秦秀梅
班級管理中,學生是主體,班主任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管理方式,學會做一個聰明的“懶”班主任,不要事必躬親,而是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改進,做個聰明的“懶”班主任,迎合新課改的主旋律,符合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
一、日常管理中學會“偷懶”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不僅僅是管理者,更是合作者、引導者、參與者,只要學生能做的事班主任不要去做,要調(diào)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投入到班級管理中,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
班級的日常管理和運作,應該以班干部為主,因為他們在班里的時間比班主任要多,對班級情況掌握更全面,對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也最清楚。有人說,“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有什么樣的學生”,同樣,班干部是否優(yōu)秀也是班級是否優(yōu)勝的直接誘因。由此看來,班干部的選用尤顯重要。而班干部的核心是班長和團支部書記,要想使班長和團支部書記充分發(fā)揮其作用,在班級學生中有號召力和影響力,一定是學生們信得過,學生們自己推選出來的人。因為,學生們自己推選出來的班干部,說話有分量、辦事也就有力度。反之,教師任命的班長和團支部書記,在學生面前說話的說服力、做事的執(zhí)行力等都會大打折扣,往往學生會對他們有令不行。
班委會實行“包干”負責制,各司其職,負責班級的學習、紀律、體育、衛(wèi)生等工作;團支部負責思想教育、宣傳工作等。有了分工明確的班干隊伍,班級大小事務包括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都有專人負責,班主任只需適時引導,給出指導性建議。
二、學生犯錯時,學會“懶”處理
傳統(tǒng)教育提倡“三勤”:腿勤——勤往班里走;眼勤——多往班里看;要嘴勤——多對學生說。隨著全球信息化的進程,傳統(tǒng)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F(xiàn)在的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觀念差距越來越大:玩手機、上網(wǎng)、早戀等為廣大教師所不容;貪玩、不愛學習、紀律性觀念差、自我約束能力差等行為舉止令教師們所困。于是,傳統(tǒng)觀念強的老師把這一切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三勤”便有了用武之地,對問題學生苦口婆心地做工作,可是效果往往適得其反,使教師們望洋興嘆。于是乎,“三勤”老師的耐心漸漸消去,耐性被磨光,對問題學生怒目相向,更激發(fā)學生的叛逆心理,使學生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班主任要學得“懶惰”一點,不要一見到學生的缺點就劈頭蓋臉、喋喋不休地批評個沒完沒了,有時要假裝看不到,給予學生足夠的面子和改正的空間;有時要看到卻不處理,讓學生產(chǎn)生愧疚心理,自我反?。患词箤Υ龑掖畏稿e的學生,也應學會耐心地傾聽和引導,引導學生把實情說出來,問題也就解決了。學生在訴說的同時也在反思自己,教師也可以因勢利導,問題也就迎刃而解。所以處理學生問題時,教師最好不說話,但只要一開口,就擊中要害,說到問題的根處、點到問題的妙處。
三、充分利用各種教育力量
不要等到學生犯錯時才與家長聯(lián)系,平時應多與家長溝通、交流,一方面讓家長了解班主任,了解班主任管理班級的理念,得到家長的認同,才能得到家長的支持和配合。例如,在對學生進行行為規(guī)范教育過程中,確定班級嚴格的請假制度,如有病或有事必須有家長簽字的請假條,如果有請假的學生,及時跟家長聯(lián)系,既證明學生請假的真實性,同時也使家長和學生感覺到老師的關心。與科任教師的密切聯(lián)系與配合也十分重要。班主任不可能每天、每節(jié)課都坐班,所以要經(jīng)常、隨時地向科任老師了解班級學生上課狀態(tài)、作業(yè)、小考等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做好學生這方面的思想工作。
每周一次的班會課,我都放手交給班委,讓他們根據(jù)班級最近狀況,確定班會主題。如我班有一段時間感覺學生集體意識淡薄,同學關系不太和諧,確定了班會主題“讓班級因我更加美好”,有一陣學生晚自習后玩手機情況較嚴重,上課瞌睡,舉行了“中學生應如何合理使用手機”主題班會,還舉行過“我最想對父母說的一句話”,“我心目中的理想班風”等各種內(nèi)容的主題班會,人人參與,因為所選主題切合學生心理,所以教育效果特別好。我只是坐在后面傾聽,每一次都異彩紛呈。學生中很多責任心強,能力強的,他們有較強的組織能力、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們的信任,能激發(fā)起學生最大的潛能,會給我們一個又一個的驚喜。
俗話說,“懶媽媽,勤孩子;勤媽媽,懶孩子”。做一名聰明的“懶”班主任,學生也會更勤勞,更能干!
(作者單位“江蘇泰州實驗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