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摘要】本文以筆者的西藏執(zhí)教經(jīng)驗為基礎,深入剖析了藏區(qū)師生相處的難點及其原因,認為只有秉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工作理念,通過大膽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等途徑,才能在師生相處中實現(xiàn)“雙贏”。
【關鍵詞】師生相處;藏區(qū)學生;以學生為本;雙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眾所周知,師生相處在教學工作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師生關系既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和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也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筆者在西藏執(zhí)教以來,通過對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廣泛接觸和深入了解,積極探索、嘗試促進師生相處“雙贏”的理念和做法,對教學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
一、藏區(qū)師生相處的難點
(一)受學生特點所限,師生溝通存在難度
從性格特點來講,藏區(qū)學生多為少數(shù)民族學生,性格樸實、善良,但同時普遍較為內斂,課題教學中羞于表達。從口語特點來講,筆者執(zhí)教的高中學生多源自農(nóng)牧區(qū),漢語文基礎薄弱,口語表達能力較差。從成長環(huán)境特點來講,受物質條件所限和傳統(tǒng)習俗影響,學生的知識面和眼界較為狹窄,看待事物的方式方法與內地學生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由此造成的學生發(fā)言欠積極、主動參與教學互動效果較差等現(xiàn)象,成為了師生相處的一大難點。
(二)受傳統(tǒng)理念影響,教學方法存在誤區(qū)
受傳統(tǒng)教育固化理念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偏執(zhí)地實施先入為主和以己為中心的教學思想理念,即:老師說的,老師做的永遠都是正確的,很多時候即使老師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錯誤,為了所謂的維護老師在同學心中的良好形象,也不會向學生承認錯誤。而在另外一個方面,對犯錯的學生,老師難以耐心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進行說服教育。相反,往往對學生大加訓斥,其結果只能是事與愿違,甚至導致學生產(chǎn)生嚴重的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難以實現(xiàn)師生融洽相處的目的。
二、師生相處難的原因分析
(一)教師“家長制”觀念作怪
受傳統(tǒng)文化影響,很多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存在“家長制”觀念,造成師生關系的不平等,導致了師生之間無法有效溝通的“怪圈”[1]。近年來,黨和國家就一直強調“以人為本”的發(fā)展方式,而在教育領域,“以人為本”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就是以學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愛護學生。
(二)課堂教學方式缺乏創(chuàng)新
活躍的課堂氣氛、良好的教學互動是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積極因素,也是改善師生關系的重要方面。學生大多喜歡寬容、和藹、有幽默感的老師,這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2]。而很多教師不注意課堂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多年下來,課程教案“始終如一”,教學缺乏新意,難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三)學生整體素質有待加強
藏區(qū)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漢語基礎較差,突出表現(xiàn)在學生參與教學互動以及與教師溝通方面的被動性。教師須從提升學生整體素質入手,以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來帶動師生關系的改善。
三、打造師生相處的“雙贏”之道
(一)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工作理念
以學生為本就是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理解學生。教師首先要善于從學生的角度去設身處地地考慮學生的行為動機或個性需 要[3],以學生的眼光去看他的世界,以學生的心情去體會學生的心情,而且還要以他的思想推理來思考他的一切;其次是把這種對學生設身處地的了解讓學生知曉,達到互相理解的目的,從而增進師生信任。在教育引導時,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真誠[4]。只有做到真正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師生之間才能更好的做到平等相處,師生情感才更容易引起共鳴,促進內心深處的交流。
(二)大膽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方法
教師要積極跟進新的教學發(fā)展態(tài)勢,主動運用新技術、新理念探索革新教學方式,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與此同時,有效的溝通必然是雙向的,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fā)言,在互動中增進師生情感[5]。教師也要注意總結學生喜歡的互動方式,揚長避短,提升互動效果。要讓學生意識到老師對他們是認可和尊重的,只要教師在教學中把自己放到和學生平等的地位,推心置腹,以心換心,學生定能從心底里依賴老師,從而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三)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以筆者執(zhí)教的高中學校為例,很多牧區(qū)學生由于漢語不過關而不善于表達,但是,一旦這些學生的漢語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后,他們不論在教學互動、還是在課下交流中,都表現(xiàn)為大不同以前的積極性,甚至在師生相處過程中影響和帶動其他學生向有益于改善師生關系的方向發(fā)展。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真正承擔起作為引導學生樹立信心和正確價值觀的作用,使學生意識到教師對每一個學生都是充滿信心和期望的,而在教學過程中師通過言語體態(tài)所傳遞出的肯定、贊賞、滿意最能激化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生的情商發(fā)展,進而增強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和投入學習的勁頭,在這種相互反饋、互為促進的良性循環(huán)模式下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成功也就勢在必然。
作為教師,我深深的熱愛著我的工作和學生,也深切體會到師生相處不僅需要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和熟練的教學技能,更需要老師的一顆真心[6]。我相信,老師的用心付出,加上學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夠營造“雙贏”的師生關系,為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李海文.師生相處的行為困擾及原因分析[J].井岡山師范學院學報,2002(S2).
[2]崔風華.試論師生關系對化學教學的影響[J].河南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yè)教育版),2008(5).
[3]王爽,余明陽.論師生相處三重境界[J].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2014(10).
[4]張曉娟,曲忠梁.良性師生關系的特征與構建策略[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4(11).
[5]張艷紅.師生相處之道[J].黑河教育,2013(9).
[6]王君.師生相處并不復雜——也談建設良性的師生關系[J].今日教育,2013(11)
(編輯:陳 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