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偉雄
【摘要】推行“先學后導”的模式,能改變過去課堂由教師“一言堂”的局面,有效地激活語文課堂,真正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要有效地推行“先學后導”的模式,就要轉變觀念,喚醒主體意識;理解其內涵,做到心中有數;就要敢于嘗試,不斷探索與創(chuàng)新。
【關鍵詞】推行;先學后導;激活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自從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好像還是沒有多大的改觀,許多老師會不自覺地走回教學的老套路,在教師的“一言堂”下,習慣了做聽眾的學生在課堂中怎么也“活”不起來。推行“先學后導”的課堂教學模式將大大地激活語文課堂,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那么怎樣做才能更有效地推行“先學后導”的模式,讓語文課堂激活起來?
一、轉變觀念,喚醒主體意識
盡管新課標實施以來已有多年,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多年來都會不自覺地走回教學的老路:整個課堂由教師唱主角,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跟著教師走,學生是在教師的“主控”下按照教師“教”的設計按部就班地學習,課后再做做作業(yè),就算完成了一個輪回的學習,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這種課堂教學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制約學生的進步與發(fā)展。這樣的課堂,教師教得辛苦,學生也學得辛苦,課堂往往死氣沉沉、效率低下,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有悖于新課標要求。因此,如何解決新課標要求和目前語文課堂現狀的矛盾問題就成為我們語文教師急切思考的問題。為了盡快走出困境,語文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改變“一言堂”的教學模式,要放下“架子”走向學生,喚醒學生的主動意識,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只做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和鼓勵者。轉變觀念反映在課堂中看是否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只有轉變觀念,喚醒意識,“先學后導”的模式才能有效推行。
二、理解內涵,做到心中有數
所謂“先學”,就是在課堂上,學生帶著教師布置的任務,有既定的學習目標進行自學教材,學生不是盲目地自學,而是在教師指導下自學。在自學中,先在課前對文本知識進行結構化預習,對課程內容盡可能做出結構化分析和問題預設,然后圍繞老師預設的問題和學生提出的問題或發(fā)現的問題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所謂“后導”,就是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答疑解惑、解決問題,從而鞏固所學知識、發(fā)展能力。在“后導”中,可以“師生互導”,也可以“生生相導”,而教師只做評定、補充和更正。說到底,“先學后導”就是使課堂教學的過程轉變成學生自學、探索、實踐的過程,教師只起解惑、釋疑的作用。我們理解了“先學后導”的內涵,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很好地為我們的實踐操作做準備。
三、敢于嘗試,激活語文課堂
在教學中,我們的語文教師哪一個不希望激活自己的語文課堂,不希望所教的語文成績一流?這也是我們語文教學追求的最高境界。要激活就要一改過去舊有的教學模式,真正發(fā)揮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先學后導”的教學模式無疑是我們目前語文教學中可操作性強的一種能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新型教學模式。
先學后導的模式基本分為幾個環(huán)節(jié):輔助環(huán)節(jié)(布置預習,出示學習目標、明確學習方法,約5分鐘);先學環(huán)節(jié)(預習展評,合作探究,約15分鐘);后導環(huán)節(jié)(師生互導、生生相導約,10 分鐘);當堂達標環(huán)節(jié)(約15分鐘)。
以初中語文版八年級下冊朱自清的《背影》為例,教師不像傳統(tǒng)的方法那樣將文章肢解,而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利用自身的經驗去主動構建和獲取知識。可把全篇課文的學習設計成一堂探究課,整個學習過程可分為五步:第一步是課前準備學習,包括拼音和詞語積累;列出專題讓學生分成四組在課前進行合作探究學習——朱自清的生平事跡探究(由第一組完成),文中寫了哪幾個背影且哪個背影最令你感動,并說說感動的原因(由第二組完成),《背影》中“我”流了幾次淚且為什么流淚(由第三組完成),“我”與父親是在怎樣的背景下見面的及開頭所寫背景的作用(由第四組完成)。第二步是展示對基礎知識預習情況(拼音、詞語),展示合作探究成果(每組派一個代表上臺交流)。第三步是在教師主持下根據學生展示的成果進行教師點評,或生生互評。第四步是學生在學習中的疑難問題由教師或學生來當堂解決。第五步是當堂練習(拼音題、課外閱讀題)。
從這個教學模式里不難看出,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淋漓盡致地發(fā)揮,整堂課教師講的時間只要短短的幾分鐘。教學模式的基本理念便是以學生自學、當堂練習為主。任務布置下去后,如果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在組長的帶領下,他們就會自覺地借助工具書或利用課余時間紛紛到學校的電子閱覽室上網查找資料,然后由組員共同篩選信息,對專題內容完成意義構建。
“先學后導”教學新模式的可貴之處,對于學生來說,在于讓學生在教師教之前先自學、探索、體驗、發(fā)現問題,進而帶著問題去學習。此外,由于學生的“先學”未受到教師思想“先入為主”的約束,他們可以從多角度來思考問題,這樣學生既學到了知識,也鍛煉了思維能力,這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方面無疑是很有意義的。
“先學后導”教學新模式對教師而言,講課之前,讓學生根據課前的學習指標來自主探究,然后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來講課,這就容易抓住重點、定準難點,能夠及時地調整講課的內容和次序,使“導”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這不僅縮短了教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也容易發(fā)現學生的學習個性,有利于因材施教。
“先學后導”教學新模式是正確的、科學的、可行的。試問,如果這樣的教學模式長期下去,學生的思維該是得到多大的提升,他們的探究意識該得到多大的發(fā)展!長期接受此法訓練的學生將有著無法估量的前景。
因此,為了激活我們的語文課堂,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自覺主動的學習習慣,為了發(fā)展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我們應大膽去嘗試“先學后導”教學新模式,把課堂的“舞臺”讓給學生,激勵學生自覺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讓“以學為本”“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成為初中語文課堂中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