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安玲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情緒的一種表現形式,是一種積極地、愉快地探究事物的認識傾向,是一種最直接的學習動機。好的教學方法可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而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精神愉悅、情緒飽滿、熱情高漲、自覺自愿、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中去獲取知識,這無疑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大舉措。
關鍵詞:激發(fā);情感;途徑
情感教育,是以心靈感應為載體、感情交流為手段、情緒感染為目的的一種開放式的教育方式??v觀當前中學語文教學存在的種種問題,原因主要在于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沒有充分體現語文教學的特點,教學中缺乏情感教育,導致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不高,因此,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落紅不是無情物”,文章同樣也不是無情物。翻開語文書,我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些優(yōu)秀的名家名篇中,有著對祖國母親、親人的情感,這些情感或壯美或感傷或喜悅。因此,在教學時,要能和學生在學習文章的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進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一、情景設置,產生共鳴
由于現代化教學技術的發(fā)展和普及,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可以運用多媒體等創(chuàng)設一種生動感人的教學情景,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使學生很快地進入課文的情感世界中。如,朱自清的《春》這篇貯滿著“詩意”的散文,描繪了春回大地、詩意盎然的動人景象,贊美春天的活力給人以希望和力量。行文語言優(yōu)美、形象生動、節(jié)奏感強,那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通過朗讀來表達期盼春天到來的欣喜之情,當朗讀情感到位時,可以將學生帶到課文的情境中。又如,教學《行道樹》時,講一些關于無私奉獻著的事例,引起學生的關注和興趣,使學生很快進入本課的學習中,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知識、探索知識的濃厚興趣,也為學生學習新知識、理解新知識提供了感性材料,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奉獻精神,以及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等情感。
同時,也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求知欲等。從他們愛看、愛聽的有趣故事著手,我抓住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從本課內容出發(fā)引入與本課有關的故事,激發(fā)學生學習本課內容的積極性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我的信念》時,我給學生講居里夫人精彩的故事。這樣就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入本課知識的學習中,同時,自然地激發(fā)了學生對本課中人物的崇敬與熱愛的情感。
二、重點導學,激發(fā)情感
在教學過程中善于抓住教學重點,及時給學生以點撥,就會使學生很快領悟到文章的主題思想,以產生強烈的情感。如,學習《陳太丘與友期》時,講一些我國古代流傳下來許多講述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如,四歲花湖的王冕、七歲的曹植、十二歲做宰相的甘羅、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等。以現在大家都能有書讀的優(yōu)越條件來激發(fā)學生要思想靈活,不拘泥于現狀,看古人,展未來。在教學《詠雪》時,先讓學生一同分享他們在雪中的快樂與趣事,再去學習課文,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設置懸念,激發(fā)情感
在一些語文課的教學時,在學生學習課文之前,我簡單地講述課文的故事情節(jié)。在關鍵之處突然停下,讓學生去猜測故事情節(jié)將怎樣發(fā)展,人物的命運會怎樣。如,在學習《走一步,再走一步》等篇目時,我就運用了這種方法,激起了學生欲知故事結局如何的好奇心,激起了學生閱讀課文的熱情,從而激發(fā)了學生關注情節(jié)發(fā)展和關心人物命運的思想情感。在教學《羚羊木雕》時,可讓學生邊讀邊思考:文中寫了一只什么樣的木雕?圍繞它發(fā)生了什么事?涉及了哪些人物?這樣使學生對課文既有所熟悉,又可以使學生在閱讀時有主動、獨特的感受,這樣學生便愿意參與進來,這樣就激發(fā)了學會說課文的情感和興趣。
四、音樂導入,激發(fā)情感
在多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運用于語文課教學的今天,用音樂導入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因為優(yōu)美的旋律、美妙的聲音可以很容易地使人們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因而更能使學生快速地進入探求知識的氛圍中。如,在學習《秋天》這篇課文,在講農家秋收圖時,播放中國民族器樂嗩吶的《慶豐收》,讓學生也能感受豐收的喜悅。在講《霜晨歸魚圖》時,播放《自然音樂——秋》,讓學生沉浸于詩人筆下秋天的寧靜與悠遠。在講少女思念圖時播放《秋日的私語》感受秋天帶給我們的微妙的感覺,入情入神。
五、合作探究,激發(fā)情感
在語文課教學過程中,合作探究要求教師一方面參與學生的學習,在平等溝通與應用中實施教學;另一方面自身也要以更積極的態(tài)度走進生活,去實踐、去學習,共同參與到語文課的學習中去。在合作探究中我們可以讓學生四人小組或制定一個問題一大組展開討論,讓他們互相補充內容,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主動學習中學生便會自然地流露出對文章的喜愛之情,這樣學生的情感也就被激發(fā)了。
總之,語文課是一片情感的花圃,一個情感的世界。語文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積極探索更具創(chuàng)新性的教育方法與手段,深入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才能全面增強語文情感教育的魅力。豐富學生的人格素養(yǎng),健全學生各種情感的必備要素,以使學生獲得身心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張平和.淺談語文教學中學生情感的激發(fā)[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03).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