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妮娜 ,封士蘭 ,周 麗
(1.蘭州大學(xué)藥學(xué)院,甘肅 蘭州 730000;2.蘭州市食品藥品檢驗所,甘肅 蘭州 730000;3.寧夏醫(yī)科大學(xué)藥學(xué)院,寧夏 銀川 750004)
一測多評法測定三顆針中4種生物堿類成分的含量
田妮娜1,2,封士蘭1,周 麗3
(1.蘭州大學(xué)藥學(xué)院,甘肅 蘭州 730000;2.蘭州市食品藥品檢驗所,甘肅 蘭州 730000;3.寧夏醫(yī)科大學(xué)藥學(xué)院,寧夏 銀川 750004)
目的建立三顆針中小檗堿、巴馬汀、尖刺堿、小檗胺一測多評法,驗證該方法的可行性和技術(shù)適應(yīng)性。方法 以小檗堿為指標,計算巴馬汀、尖刺堿、小檗胺與小檗堿的相對校正因子,并用該校正因子進行巴馬汀、尖刺堿、小檗胺的含量計算,同時采用外標法測定三顆針中該4種生物堿的含量,并比較外標法與一測多評法的結(jié)果,以驗證一測多評法的準確性和可行性。結(jié)果 外標法與一測多評法的結(jié)果無顯著性差異(RSD<5.0%)。結(jié)論 以一測多評法測定三顆針中小檗堿、巴馬汀、尖刺堿、小檗胺的含量是準確可行的。
一測多評法;三顆針;生物堿;外標法
三顆針為常用中藥,是小檗科植物擬獠豬刺、小黃連刺、細葉小檗或匙葉小檗等同屬數(shù)種植物的干燥根,主要用于濕熱瀉痢、黃疸、濕疹、咽痛目赤等癥,小檗堿的含量是目前對三顆針藥材、飲片質(zhì)量控制的主要依據(jù)[1]。但隨著對三顆針生物活性及化學(xué)成分的深入研究,發(fā)現(xiàn)巴馬汀、小檗胺、尖刺堿均具有較為顯著的生物活性,且含量較高[2~4],在多個品種中均有分布,亦可納入三顆針藥材質(zhì)量控制體系。目前雖有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三顆針中小檗堿、巴馬汀的含量[5],但因某些對照品(如尖刺堿提純難度較大)難以獲得或分析成本過高等,還未見用外標法同時測定三顆針中小檗堿、巴馬汀、尖刺堿、小檗胺含量的文獻報道,這對三顆針藥材進行多指標質(zhì)量控制造成了較大困難。
一測多評法(QAMS)以樣品中某一成分為內(nèi)參物,建立該成分與其他成分間的相對響應(yīng)因子,通過相對響應(yīng)因子計算其他成分含量。該方法能有效解決多指標質(zhì)量控制面臨的對照品短缺和檢測成本高昂等問題,實現(xiàn)了多成分同步測定[6],目前已應(yīng)用于黃連、補骨脂、虎杖等中藥的質(zhì)量評價[7~9],其中黃連一測多評的含量測定方法已收入201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針對三顆針中生物堿類對照品外缺現(xiàn)狀,為滿足對三顆針進行全面質(zhì)量監(jiān)控的迫切需求,筆者應(yīng)用一測多評法對三顆針中小檗堿、巴馬汀、尖刺堿、小檗胺的含量進行測定,從而對三顆針進行多指標質(zhì)量控制。以價廉易得的小檗堿作為內(nèi)參物,通過建立其與巴馬汀、尖刺堿、小檗胺的相對校正因子進行含量計算,并考察該方法的耐用性及系統(tǒng)適用性,探討一測多評法在三顆針藥材多指標質(zhì)量評價中的適用性和準確性。
Thermo U3 000高效液相色譜系統(tǒng),Chromeleon 7.1工作站,Agilent 1 260高效液相系統(tǒng),Agilent chemstation工作站;AcclaimTM 120 C18(4.6 mm×250 mm,5 μm),CAPCELL PAK
C18 MG II(4.6 mm×250 mm,5μm);KQ-100 超聲儀( 40 KW);乙腈、甲醇為色譜純,水為高純水,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鹽酸小檗堿(110 713-201 212)和鹽酸巴馬汀(110 732-201 309)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鹽酸尖刺堿(1 745-1)和鹽酸小檗胺(A0 619)購自北京普天同創(chuàng)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顆針藥材和飲片購自四川、貴州、云南等地,經(jīng)蘭州大學(xué)藥學(xué)院封士蘭教授鑒定為細葉小檗的干燥根。
2.1.1 色譜條件 色譜柱為AcclaimTM 120 C18(4.6 mm×250 mm,5μm),CAPCELL PAK C18 MG II(4.6 mm ×250 mm,5μm);流動相為乙腈 -0.02mol/L磷酸二氫鉀溶液(25∶75),柱溫30℃,流速0.6ml·min-1,檢測波長232 nm。在上述色譜條件下,各組分離度良好,見圖1。
圖1 三顆針藥材中4種生物堿色譜圖
2.1.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小檗堿、巴馬汀、尖刺堿與小檗胺4 種生物堿,精密稱定,分別為 7.63、8.04、16.38、11.28 mg 置于10m l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精密移取上述4個對照品溶液各1m l,置于50 m l量瓶中,加甲醇定容至刻度,為混標溶液。將上述混標保存于4℃冰箱中,備用。
2.1.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三顆針藥材粉末(過40目篩)約0.1 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鹽酸( 90∶1)50 m l,密塞,稱定重量,水浴回流 30 min,再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40 kHz)1h,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鹽酸(90∶1)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過0.45μm濾膜,5μl進樣。
2.1.4 線性范圍 精密吸取上述混合對照品溶液40、30、20、10、8、6、4、2、1μl,進樣分析,每個濃度進樣 3 次,取平均值。以進樣量對峰面積積分值進行回歸處理,得巴馬汀、尖刺堿、小檗胺與小檗堿的回歸方程(見表1)。
表1 三顆針藥材中4種生物堿的回歸方程
2.1.5 校正因子計算 以小檗堿為內(nèi)標物,計算小檗堿對巴馬汀、尖刺堿、小檗胺的校正因子,見表2。
表2 三顆針藥材中各生物堿的相對校正因子
2.1.6 精密度實驗 精密吸取同一供試品溶液5μl,于同一天內(nèi)連續(xù)進樣5次,記錄小檗堿、巴馬汀、尖刺堿、小檗胺的峰面積,得出日內(nèi)精密度分別為0.9%、0.8%、0.6%、1.3%;精密吸取同一供試品溶液5μl連續(xù)進樣3 d,每天3次,記錄峰面積,以上4個生物堿成分的日間精密度分別為 2.1%、1.5%、1.4%、2.8%。表明儀器較為穩(wěn)定。
2.1.7 穩(wěn)定性實驗 精密吸取同一供試品溶液5μl,分別于配制后的 0、2、4、8、12、24 h 測定面積積分值,小檗堿、巴馬汀、尖刺堿、小檗胺穩(wěn)定性的RSD分別為1.3%、1.1%、2.2%、0.9%。表明處理后的樣品在24 h內(nèi)穩(wěn)定。
2.1.8 重復(fù)性實驗 稱取三顆針(產(chǎn)地四川)藥材粉末(40目)約0.1 g共6份,精密稱定,按“2.1.3”項下制備樣品,測定小檗堿、巴馬汀、尖刺堿、小檗胺的平均含量分別為34.14、16.32、10.74、11.56 mg·g-1,RSD 分別為 2.1%、1.9%、2.6%、2.7%、表明該方法的重復(fù)性良好。
2.1.9 加樣回收率 精密稱取適量已知含量的三顆針藥材粉末(40目)6份,加入一定量的“2.1.2”項下(小檗堿、巴馬汀、尖刺堿、小檗胺)對照品溶液各1m l,按“2.1.3”項下制備樣品,測定,計算加樣回收率,小檗堿、巴馬汀、尖刺堿、小檗胺的加樣回收率分別為100.5% 、99.8%、101.1%、102.6%,RSD分別為2.2%、1.8%、1.9%、2.4%、表明該方法的回收率良好。
2.2.1 色譜柱及高效液相色譜儀考察 取“2.1.2”項下混合對照品溶液,進樣 10、5、2、1、0.5 μl測定,按“ 2.1.5”項下計算小檗堿對巴馬汀、尖刺堿、小檗胺的校正因子。實驗考察了Thermo U3000和Agilent1 260兩種高效液相色譜系統(tǒng),AcclaimTM 120 C18(4.6 mm×250 mm,5 μm),CAPCELL PAK C18 MG II(4.6 mm×250mm,5μm)兩種色譜柱,結(jié)果見表3。
2.2.2 同一品牌儀器不同實驗室的考察 對不同實驗室同一品牌儀器建立的一測多評方法進行復(fù)核,儀器為Thermo U 3 000,色譜柱為 AcclaimTM 120 C18( 4.6mm×250mm,5μm),以10、5、2、1、0.5μl進樣測定個各成分相對校正因子,結(jié)果見表4。
表3 不同儀器和色譜柱測得相對校正因子
表4 不同實驗室測得相對校正因子
在建立小檗堿與其余3種生物堿類成分間的相對校正因子的評價中,我們考察了不同色譜柱、液相色譜系統(tǒng)和實驗室對校正因子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以上建立的校正因子具有較好的可信度。
2.2.3 待測組分色譜峰的定位 據(jù)文獻報道,可通過保留時間差和相對保留值進行峰定位,結(jié)果見表5。據(jù)結(jié)果可知,兩種定位方法的RSD≤5.0%,說明這兩種方法均能準確判斷巴馬汀、尖刺堿、小檗胺色譜峰的位置。但因保留時間差波動較為明顯,相對保留值波動較小,所以選擇相對保留值來定位待測組分色譜峰。
表5 不同儀器和色譜柱測得的相對保留值
分別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各5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采用外標兩點法和一測多評法計算三顆針藥材中巴馬汀、尖刺堿、小檗胺的含量,結(jié)果見表6。
由表6可知,常規(guī)的外標法實測含量值與一測多評計算含量值比較無顯著性差異(RSD<5.0%)。由此說明一測多評法可用于三顆針藥材的多指標成分質(zhì)量評價研究。
本實驗選用超聲、回流和回流后超聲等不同提取方法,考察不同提取方法對三顆針中生物堿提取效率的影響,得出結(jié)論:水浴回流30min,再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40 kHz)1h,藥材中的生物堿提取效率較高。
本實驗選用甲醇、乙醇和丙酮3種提取溶劑,以及加酸與否和加酸的比例,得出結(jié)論:用甲醇—鹽酸(90∶1),藥材中的生物堿提取較為完全。
表6 外標法和一測多評法(內(nèi)標法)測定三顆針中生物堿含量的比較 (%,n=3)
比較甲醇、水、磷酸不同用量和流動相不同pH值對鹽酸小檗堿的保留時間及其相鄰峰分離度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乙腈-0.02mol/L磷酸二氫鉀溶液(25∶75),保留時間適當(dāng)分離效果較好,與其它方法相比,該方法所采用的流動相具有簡便、柱污染小、分離度好的優(yōu)點。
本實驗選用小檗堿為內(nèi)標物進行一測多評法的理由是:小檗堿不僅是三顆針中主要藥效成分,而且是201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三顆針質(zhì)量控制的指標性成分,并且其含量較高,性質(zhì)穩(wěn)定,價廉易得。
本研究初步建立了一測多評法,通過測定12個批次三顆針中4種生物堿類成分,結(jié)果表明,一測多評法與外標法得到的含量值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RSD<5.0%),說明建立的校正因子具有較好的可信度,可在對照品外缺時,通過一測多評技術(shù)實現(xiàn)同步測定三顆針藥材中生物堿類成分的多個指標成分,為三顆針藥材多指標質(zhì)量控制體系提供了更加便捷、科學(xué)的檢測方法。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
[2]楊柳萌,王睿睿.四個小檗堿類化合物的體外抗HIV-1活性[J].中國天然藥物,2007,5( 3):225-228.
[3]Ivariovska N,Philipov S.Study on the anti-inflammatory action of Berberis vulgaris root extract,alkaloid fraetions and pure alkaloids[J].Int JImmunopharmac-01,1996,18( 10):553.
[4]范東旭,包海鷹.小檗屬植物中生物堿成分及藥理活性研究概述[J].人參研究,2012( 2):55-62.
[5]王柳卜,賈憲生,胡成剛,等.三顆針中鹽酸小檗堿、鹽酸藥根堿及鹽酸巴馬汀的含量測定[J].時珍國醫(yī)國藥雜志,2011,2( 1):175-177.
[6]王智民,錢忠直,張啟偉,等.一測多評法建立的技術(shù)指南[J].中國中藥雜志,2011,36( 6):657-658.
[7]匡艷輝,朱晶晶,王智民,等.一測多評法測定黃連中小檗堿、巴馬汀、黃連堿、表小檗堿、藥根堿含量[J].中國中藥雜志,2009,44( 5):390-394.
[8]丁黎艷,周璐,王麗娜,等.一測多評法測定補骨脂中不同類型成分的含量[J].中國實驗方劑學(xué)雜志,2013,19( 5):152-156.
[9]范玲,嚴冬,李爽,等.一測多評法測定虎杖中虎杖苷、白藜蘆醇、大黃素及大黃素甲醚的含量[J].中國實驗方劑學(xué)雜志,2013,19(7):103-106.
R284.1
A
1671-1246(2015)15-01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