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東
支氣管動脈栓塞治療大咯血的臨床分析
胡艷東
目的總結概括支氣管動脈栓塞術治療大咯血的臨床效果。方法 22例經纖維支氣管鏡或胸部影像學檢查、支氣管動脈造影確診的大咯血患者采用支氣管動脈栓塞術治療。結果 22例患者經造影檢查后明確患者患者疾病發(fā)生部位后, 給予患者對癥。21例患者均治療成功, 1例患者急診治療1年后疾病復發(fā), 再次采用栓塞術治療成功止血。治療后2例腹痛惡心, 4例低熱。結論 支氣管動脈栓塞用于治療急性或反復發(fā)作的大咯血癥狀, 效果顯著, 減少患者實施外科手術的風險, 臨床預后效果顯著。
支氣管動脈栓塞;大咯血;臨床分析
大咯血為一種常見的肺科急癥, 一般是指單次咯血量>100 ml, 或24 h咯血量>600 ml??┭膊“l(fā)生后, 若未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 極易導致患者死亡。當前臨床研究表明, 采用內科治療效果不佳, 而采用外科治療也具有較高的死亡率, 且極易并發(fā)多種疾?。?]。如何才能有效治療大咯血, 提高患者生命質量, 是當前臨床治療中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本次研究中, 對大咯血患者采用支氣管動脈栓塞術治療, 分析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1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內科治療無效的大咯血患者共22例, 男15例, 女7例, 年齡21~65歲, 平均年齡(44±8.0)歲。22例患者中, 轉移性肺癌2例, 支氣管擴張并咯血10例, 肺結核致咯血10例。
自咯血發(fā)生到支氣管動脈栓塞術治療的平均時間(6.2±4.2)d,平均咯血量(755.1±425.6)ml。無高血壓患者, 入院后其中4例患者實施靜脈滴注垂體后葉素等內科保守治療, 合并高血壓患者采用酚妥拉明靜脈滴注治療后, 觀察治療效果不佳。
1.2 材料 本次研究中選取小型C臂機, 4F Cobra單彎導管、5F動脈鞘、0.035英寸超滑導絲。對比劑選擇碘海醇50~100 ml, 明膠海綿顆粒以及明膠海綿條為栓塞劑。
1.3 方法 取仰臥體位, 將患者平放在C臂機平臺, 術前常規(guī)消毒, 局部麻醉, 采用Seldinger法進行股動脈穿刺置管術治療后, 將4F Cobra單彎導管放入其中, 對比劑在T5或T6水平注入到胸主動脈內, 觀察左右支氣管動脈的位置, 若觀察可見有局部血管出現(xiàn)擴張、扭曲、異?;? 有點狀對比劑溢出, 可判定為出血動脈。將導管頭端固定于出血支氣管動脈腔中, 采用小劑量造影、低濃度、低流速造影明確后,盡量與脊髓動脈保持距離, 經導管注入頭孢替唑鈉2 mg, 在透視下觀察明膠海綿顆粒以及明膠海綿條中放入稀釋對比劑, 逐漸間歇性對支氣管動脈進行完全栓塞, 首先栓塞支氣管動脈末梢時采用0.5 mm大小的明膠海綿顆粒, 選擇大小適合支氣管動脈的明膠海綿顆粒進行栓塞治療。成功栓塞后,拔除報關, 探查其他出血動脈的具體位置, 參照上述方法實施栓塞治療, 待10 min后重復實施血管造影, 若發(fā)現(xiàn)有末梢動脈以及細小分支顯影后, 繼續(xù)實施栓塞, 最后支氣管動脈主干采用明膠海綿條進行栓塞。造影后觀察無支氣管動脈對比劑溢出情況, 成功止血后拔除導管, 局部按壓皮膚穿刺處10 min, 術后術肢制動1 d, 有必要給予患者采用抗感染、吸氧治療, 并給予患者采用止血藥物實施對癥治療,
2.1 造影結果 22例患者中, 左鎖骨下動脈分支2例, 左右支氣管動脈主干4例, 左+右支氣管動脈6例, 有支氣管動脈與右肋間動脈主干8例, 右支氣管動脈供血2例。其中2例患者肺結核患者支氣管動脈造影(BAG)發(fā)現(xiàn)有脊髓動脈主干。
2.2 療效統(tǒng)計 共給予22例患者進行25次支氣管動脈插管, 成功率為100.0%(25/25), 所有出血動脈均成功實施栓塞治療。支氣管擴張并咯血10例以及肺結核導致的咯血11例,觀察術后12 h均無咯血情況發(fā)生, 術后對患者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觀察, 均無疾病復發(fā)。1例轉移性肺癌大咯血患者在病發(fā)后實施急診手術治療即刻止血, 但1年后因病變, 咯血疾病再次復發(fā), 實施造影檢查可見出血發(fā)生是因其他血管疾病而導致的。
2.3 并發(fā)癥 栓塞術后有2例患者出現(xiàn)腹痛、腹瀉、惡心癥狀, 未采取特殊處理方法, 10 min后消失。2例術后有低熱癥狀發(fā)生, 抗感染治療5~10 d后體溫正常, 觀察患者均無其他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
大咯血疾病多病情比較兇險, 短期內即可危及患者生命健康, 因此, 采取及時有效的止血措施, 減小對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 是有效治療大咯血疾病的關鍵。傳統(tǒng)的內科保守治療方法以及外科治療方法均不能達到上述要求[2]。臨床分析大咯血病變發(fā)生與血管破裂相關, 因此采取措施栓塞破裂血管, 為治療大咯血疾病的關鍵。在實施治療時, 明確出血切確部位是實施治療前提。臨床采用支氣管動脈栓塞術治療,根據支氣管動脈細小分支大小, 選擇適合的栓塞物實施栓塞治療, 支氣管動脈中填充大量明膠海綿, 可抑制支氣管動脈向病變區(qū)供血, 實現(xiàn)較好的止血治療效果[3]。最后實施主干栓塞, 可有效防止在高壓沖擊作用下, 已成功實施栓塞的支氣管動脈內的明膠海綿受到沖擊, 可顯著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本次研究中, 22例采用支氣管動脈栓塞術中, 21例患者均治療成功, 1例患者急診治療1年后疾病復發(fā), 再次采用栓塞術治療成功止血。但支氣管動脈栓塞術仍有缺陷問題, 血管造影并不能準確探查到每處的細小脊髓, 會導致脊髓發(fā)生缺血, 而出現(xiàn)一系列的并發(fā)癥。栓塞治療不完全、明膠海綿吸收, 因側枝循環(huán), 或因病變發(fā)展而導致的血管再通發(fā)生。針對這種情況, 臨床選擇栓塞物質時, 應考慮到患者的具體病情、插管方式、經濟能力而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4]。
綜上所述, 采用支氣管動脈栓塞治療大咯血, 止血效果快速有效, 應用安全可靠, 不良反應少, 值得應用推廣。
[1] 喻光懋.難治性大咯血的急診外科治療.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 2014, 23(6):696.
[2] 王德欽.酚妥拉明聯(lián)合垂體后葉素治療老年支氣管擴張伴大咯血40例.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4, 11(4):1062.
[3] 付志剛.改良胃左導管在復雜支氣管動脈大咯血中的臨床應用.實用放射學雜志, 2014, 30(2):288.
[4] 肖剛, 田榮華, 劉志剛, 等.支氣管動脈栓塞治療大咯血的臨床應用.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 2013, 22(12):142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2.067
2014-10-30]
471000 河南科技大學附屬三門峽市中心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