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彩紅 王增民 肖素紅
膽堿能殺蟲劑中毒后發(fā)生中間綜合征的相關危險因素
任彩紅 王增民 肖素紅
目的探討膽堿能殺蟲劑中毒后發(fā)生中間綜合征(IMS)的相關危險因素。方法 收集324例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包括年齡、性別、基礎疾病, 以及毒物類型、中毒途徑、治療方法、IMS的臨床特征。觀察IMS的發(fā)病率, 并分析其相關危險因素。結果 16.4%患者發(fā)生IMS, 死亡率39.6%, 其中男性占66.7%, 且年齡>45歲是IMS進展的顯著危險因素[RR 2.67, 95%CI(1.31, 4.72), P<0.05], 而多次洗胃則是保護因素[RR 0.35, 95%CI(0.11, 0.79), P<0.05]。結論 IMS的發(fā)生與年齡>45歲、洗胃次數多少相關, 而與洗胃時機和毒物類型無關。
中毒;中間綜合征;危險因素
有機磷農藥和氨基甲酸酯化合物抑制植物神經和中樞神經系統及神經肌肉接頭處的乙酰膽堿酯酶, 使突觸接頭處乙酰膽堿增加, 導致支氣管黏液、心動過緩、瞳孔縮小、出汗、神經肌肉麻痹等急性膽堿能危象, 后期表現為中間綜合征(intermediate syndrome, IMS)和有機磷引起的遲發(fā)性腦?。?]。
IMS常發(fā)生于殺蟲劑中毒后24~96 h, 頸部肌肉無力和不同程度的近端肌肉無力是其常見的臨床特征。神經肌肉無力可進展為呼吸衰竭, 患者出現明顯的呼吸窘迫前應警惕IMS的存在。本文就本院近年來收治的急性膽堿能殺蟲劑中毒患者發(fā)生IMS的死亡率和發(fā)病率及其相關危險因素進行分析,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本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膽堿能殺蟲劑中毒患者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和批準。共有324例急性膽堿能殺蟲劑中毒患者, 年齡17~72歲, 平均年齡(45.3±15.7)歲, 男189例(58.3%), 女135例(41.7%);其中有機磷農藥中毒者202例(62.3%), 氨基甲酸酯化合物中毒者99例(30.6%), 不明毒物中毒者23例(7.1%);口服中毒者290例(89.5%), 皮膚接觸中毒者34 例(10.5%);接受早期洗胃(毒物暴露≤1 h)277例 (85.5%),接受晚期洗胃(>1 h)47例 (14.5%);單次洗胃者157 例(48.5%), 2次以上者167例 (51.5%)。共有82例 (25.3%)患者死亡, 61例 (74.4%)死于呼吸衰竭。發(fā)生IMS者53例 (16.4%), 死亡21 例(39.6%)。
1.2 方法 收集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包括年齡、性別、基礎疾病, 以及毒物類型、中毒途徑、治療方法、IMS的臨床特征、實驗室檢查結果, 觀察IMS的發(fā)病率, 并分析其相關危險因素。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相關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24例患者中, 53例(16.4%)患者發(fā)生IMS, 其中有機磷中毒者37例(69.8%), 氨基甲酸酯中毒者11例(20.8%), 不明膽堿能毒物中毒者5例 (9.4%);IMS患者中死亡21例 (39.6%),其中男性占14 例(66.7%);大多數患者(n=45, 84.9%)于中毒后(44.5±22.1)h出現肌肉無力, 并持續(xù)1~7 d, 頸部肌肉無力(3.1±2.5)h后出現呼吸困難。作者發(fā)現IMS與死亡率相關[RR 3.23, 95%CI(2.17, 5.11), P<0.05], 尤其是男性[RR 5.17, 95%CI(0.81, 31.2), P<0.05]。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 年齡>45歲是IMS進展的顯著危險因素[RR 2.67, 95% CI(1.31, 4.72), P<0.05], 而多次洗胃則是保護因素[RR 0.35, 95% CI(0.11, 0.79), P<0.05]。
在人們生活生產中, ??赡芙佑|到有機磷農藥和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 且本省是農業(yè)生產大省, 在農作物生產中常使用殺蟲劑以防止蟲害, 因此, 這些殺蟲劑常常是毒物中毒的主要原因。IMS常常出現于急性膽堿能危象消失后數小時至數天, 容易被臨床醫(yī)生忽視, 其主要表現為以肌無力為主的遲發(fā)性周圍神經病變, 病死率較高。文獻報道顯示[1-3]IMS的發(fā)病率為8%~84%, 本文研究發(fā)現其發(fā)病率為16.4%。這可能是由于毒物類型、樣本大小和癥狀出現時間的差異引起的。作者發(fā)現IMS的死亡率高達39.6%, 男性患者居多, 年齡>45歲是高風險因素。黃艷等[2]研究發(fā)現, IMS的發(fā)生率與性別無關, 而老年患者更易發(fā)生IMS。這可能是由于老年患者機體功能減退, 對毒物的清除能力降低引起的。
作者研究發(fā)現接受多次洗胃是防止IMS發(fā)展的保護性因素, 大量的毒物在胃腸道長時間停留造成延遲吸收, 而誘發(fā)IMS, 經多次洗胃減少了腸道對毒物的吸收, 延遲肌麻痹, 同時降低吸入性肺炎的發(fā)病率[4]。但洗胃時機的早晚并不影響IMS的發(fā)生, 早期胃腸道已對毒物進行了大量吸收, 而后期由于毒物對胃腸道的腐蝕, 已降低了對毒物的吸收[4]。因此,未觀察到早期洗胃對IMS的發(fā)展或預后提供任何明顯的保護作用。作者發(fā)現84.9%的IMS患者出現頸部肌肉無力, 通過這一表現可預測大多數呼吸衰竭患者。因此, 有或無呼吸衰竭的急性膽堿能綜合征恢復后, 應密切關注患者的頸部肌肉無力, 以防止發(fā)生呼吸衰竭的風險[5]。
綜上所述, IMS的發(fā)生與年齡>45歲、洗胃次數少相關,而與洗胃時機和毒物類型無關。臨床治療時應密切觀察IMS的進展, 盡早快速判斷病情, 采取合理的治療和護理措施,必要時給予呼吸機, 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1] 劉素文, 朱雨良.有機磷農藥中毒178例診治分析.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4, 17(17):81-82.
[2] 黃艷, 楊春云.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致中間綜合征的影響因素分析(附108例報告).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 2009, 19(5):731-734.
[3] 閆再宏, 陳鳳慧, 張俊英, 等.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中間綜合征相關因素分析.河北醫(yī)藥, 2011, 33(15):2336.
[4] 丁永和.重度有機磷農藥中毒最佳洗胃次數和間隔時間的探討.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1, 15(16):38-39.
[5] 李艷輝, 宋德彪, 胡家昌, 等.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致呼吸衰竭相關臨床因素的探討.中國急救醫(yī)學, 2007, 27(6):489-491.
Related risk factors of intermediate syndrome after cholinergic pesticides poisoning
REN Cai-hong,WANG Zeng-min, XIAO Su-hong.Emergency Center, Luohe Central Hospital/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ohe Medical College, Luohe 4620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related risk factors of intermediate syndrome (IMS) after cholinergic pesticides poisoning.Methods Collections were made on clinical data of age, gender, underlying disease, poison type, poisoning route, treatment method,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MS in 324 cases.Morbidity of IMS was observed to analyze its related risk factors.Results There were 16.4% of the patients had IMS with the mortality rate as 39.6%, and 66.7% of them was male patients.Aging >45 years old was a significant risk factor of IMS [(RR 2.67, 95% CI(1.31, 4.72), P<0.05)], while repeated gastric lavage is the protective factor [(RR 0.35, 95% CI(0.11, 0.79), P<0.05)].Conclusion There is a correlation in IMS, age >45 years old and gastric lavage times, while IMS is not related with time of gastric lavage and poison type.
Poisoning; Intermediate syndrome; Risk factors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3.015
2014-12-15]
462000 漯河市中心醫(yī)院(漯河醫(yī)專一附院)急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