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新昱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縣分宜一小 336600)
探究農村小學音樂教育新課程改革中的制約因素
夏侯新昱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縣分宜一小 336600)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我國小學音樂進入新課程已經十幾個年頭,農村小學的音樂教育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距離新課程標準還有一定的差距。音樂教育關系到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它對于道德情操以及藝術視野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但是農村小學由于有諸多因素的限制,制約了音樂改革作用的發(fā)揮,不利于學生的健全發(fā)展,阻礙了我國教育全面改革的腳步。本文主要探討其制約的主要因素,討論其改進策略。
農村小學;音樂教育;新課程標準;改革制約因素
(一)傳統的教學觀念不適應改革的發(fā)展
目前,我國的教育改革中著重推行素質教育的改革,為培養(yǎng)社會優(yōu)秀的人才打下素質教育的基礎,然而,素質教育遠遠沒有普及到農村教育當中,對于部分只關注升學率的農村小學影響作用不大。在農村小學的教育課堂中,音樂教育大多被定義為一種娛樂化的學科,經常有部分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將音樂課堂作其他科目教學。并且部分偏遠的農村地區(qū)未設置音樂學科,在大多數學生老師眼里,音樂教育知識存在一種附屬的形象1。大多對于音樂教育的素質提高認識不足,沒有從科學的角度認識到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音樂教育并非專業(yè)的音樂老師授課,而是由其他科目的老師代課,學校的領導對于音樂教育沒有充分的重視,淡化音樂課程的實質,影響了學生的健康發(fā)展,這種普遍的落后音樂教育觀念嚴重的制約了教育的改革。
(二)農村小學缺乏專業(yè)的音樂老師
農村小學的音樂教師大多是民辦的教師,他們對于農村小學教育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大多數教師沒有進行系統的音樂培訓,只憑借著個人的興趣愛好對課本進行自主學習然后教授,對于專業(yè)的小學音樂教師有較大的差距,沒有具備一定的音樂素質,從而無法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并且農村小學的音樂老師大多不會專業(yè)的樂器彈奏,由于個人能力的問題,降低了音樂課堂的學習效率,使學生沒有受到良好的音樂熏陶,無法提高個人素質。對于樂器以及教學的內容上,學校沒有進行專門的培訓,致使教學水平逐漸的下降,制約了音樂改革的發(fā)展。
(三)農村小學音樂課堂缺乏專業(yè)的音樂設備
目前,我國部分農村小學的音樂設施較為落后,沒有專業(yè)的音樂教師供學生們練習,連基本的音樂教學輔助設備都沒有進行配置,比如各種書籍以及掛圖等。在農村小學的音樂課堂中,大多是教師隨口教唱歌曲,無視節(jié)奏的準確以及音樂的感染力,只要教會即可。對于農村的音樂教育常見的樂器只有風琴,大多因為歷史較長出現許多變調的問題,因此,在農村教學課堂中,沒有系統的工具教學,使學生無法識別各種樂器,混淆樂器的概念,無法教授正確的音樂知識,設施的匱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課堂教學的發(fā)展,從而制約了農村小學音樂教學水平的提高2。
(四)農村小學音樂教學手段單一
由于小學音樂教學改革的影響,雖然大部分農村地區(qū)都開設了音樂課堂,但是在教學內容上存在較多的問題,比如教學手段單一等,大多數教師將音樂課變成單一的唱歌課,教學內容的缺乏,不能讓學生接受良好的音樂教育,同時一部分原因是教材與現狀嚴重不匹配,教師缺乏技能去改變教學手段,使課堂呈現單一性,制約農村音樂教學的多樣化。
(一)政府重視音樂教育,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
對于目前小學音樂教育現狀的轉變,必須從加大音樂教育投資方面著手,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政府在音樂師資力量上實現公平教育,促進教學的發(fā)展,增加對于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經費投入,從根本上改善小學的教學環(huán)境,加大專業(yè)的音樂教師隊伍的建設,重視音樂教育的素質教育作用,充分認識小學音樂教育的重要地位,制定相關的措施,設立專項的音樂教育資金,定期的對于農村的音樂教育進行監(jiān)督檢查,充分發(fā)揮教育機構的管理職責,從而促進改革的有效執(zhí)行。
(二)重視音樂學科的建設管理
小學音樂教育是教育事業(yè)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他有利于陶冶情操,為學生今后的素質發(fā)展打下基礎,音樂教育學科具有其他學科所不能代替的作用,應當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進行設置,不能進行主次之分,杜絕占用音樂課堂的現象,學校應當加強學科建設以及管理,對于校本教材進行合理化的配置,開闊音樂教育的發(fā)展,為音樂學科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教育氛圍,提高音樂學科在師生心目中的地位,在農村小學的期末以及期中進行測驗,建立有效地評價體系,促進對于音樂學科的重視,繼而能夠深化音樂教育的改革3。
(三)增加專業(yè)的音樂師資力量
學校應當引進專業(yè)的音樂人才,對于原有的教師進行系統的音樂知識培訓,加強音樂素養(yǎng)以及演奏技巧,同時培養(yǎng)教師的音樂態(tài)度,利用身邊一切可利用的教學資源進行教學,靈活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開展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同時,對于農村小學的學生心理做好充分的了解,設計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改革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需要充分了解其制約的因素,然后進行逐步的改善,最終達到我國教育的標準要求。
注釋:
1.湯丹.新課改背景下農村小學音樂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J].大眾文藝,2011(8):216-217.
2.王立紅.制約農村小學音樂教育新課程改革的因素探析[J].科技信息,2011(19):679—685.
3.張曉楠.淺析農村小學音樂教育開展現狀與對策[J].黃河之聲,2013(1):55.
夏侯新昱,(1985—)女,大學本科學歷,小學一級,研究方向:音樂教育,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縣分宜一小,職務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