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敏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音樂學院 410205)
不同文化共存的社會現象已是新世紀社會發(fā)展的一個趨勢,當今社會對藝術美的追求越來越高,對舞蹈藝術領域的研究也越來越細,而無論進行什么方向的研究都離不開舞蹈理論的指導,這些都直接影響著舞蹈藝術的發(fā)展,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可目前我國綜合性大學舞蹈學專業(yè)的學生相對較嚴重的輕視舞蹈理論的學習,普遍只重視舞蹈技術技巧能力的學習和鍛煉,對文化、理論的學習沒有興趣,通常導致了舞蹈理解能力低下,藝術修養(yǎng)水平不高,難以成為真正的舞蹈表演藝術家或是出色的舞蹈教育家,在多元文化視野下,如何研究并提高舞蹈理論的教學自然就迫在眉睫、勢在必行了。
舞蹈理論承擔著舞蹈科學理念傳播、舞蹈科學思維塑造和舞蹈科學知識傳承的重大責任,舞蹈理論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科學涵養(yǎng)和專業(yè)知識的高低,影響著能否實現培養(yǎng)具備從事中國古典舞、中國民間舞、芭蕾舞、現代舞等其他舞種的教學、創(chuàng)作、輔導工作的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高級舞蹈藝術人才,在對舞蹈藝術審美要求越來越高的當今社會,無論從事任何一方面的學習、改革或研究都離不開舞蹈理論的基礎指導,從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舞蹈藝術的發(fā)展,從以上可以看出,學習并研究舞蹈理論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
不同的理論學派有著各自的學術主張和不同觀點,所以學習和研究舞蹈理論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善于獨立思考,全面提高文化素質和藝術理論修養(yǎng),尤其要把舞蹈藝術融于社會生活中,善于發(fā)現生活中的美,加強對舞蹈的觀察、體驗和了解,多參加舞蹈的藝術實踐,努力把舞蹈理論和舞蹈實踐結合起來,從其縱向和橫向的發(fā)展中對比研究,總結發(fā)展規(guī)律,并進一步從歷史學、哲學、美學等角度系統(tǒng)的、辯證的、全面的對舞蹈本體展開理論研究學習。
在古今中外的藝術發(fā)展史上,舞蹈理論研究都是相對薄弱的一項環(huán)節(jié)。雖然舞蹈歷來被稱為“藝術之母”,但直到今日都沒有專著專門解說舞蹈的起源、發(fā)展、本質等問題,例如關于“舞蹈起源”的理論,我們只能在“藝術起源”的相關著作中參考研究學習,再加之一些舞者只重視舞蹈技術技巧能力的學習和訓練,有的演員、編導,甚至是教員,都較輕視舞蹈理論的學習培養(yǎng)和提高,從而導致了舞蹈理論滯后的必然結果。
由于招考降低分數錄取的關系,舞蹈學專業(yè)的學生文化基礎相對較弱,加之大學高強度的課堂專業(yè)技能訓練和珍貴的舞臺實踐演出機遇,大部分學生從心理上就不重視舞蹈理論學習,所以綜合性大學現階段舞蹈學專業(yè)的學生相對較嚴重的“輕理論重實踐”,普遍只重視舞蹈技術技巧能力的學習和鍛煉,對枯燥乏味的文化理論學習沒有興趣,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舞蹈理解能力和藝術修養(yǎng)水平,難以刻畫出具有情感思想內涵豐富、深刻、富有藝術魅力的舞蹈形象,因此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對舞蹈理論重要性的認識和興趣刻不容緩。
舞蹈理論教學不能采用傳統(tǒng)的“言傳身授”或“照本宣科”的教學方法,目前舞蹈學理論課程主要有《中外舞蹈史》《西方芭蕾史綱》《中國古代舞蹈史》《舞蹈藝術概論》《舞蹈解剖學》《舞蹈鑒賞》等,而教師無論教授哪一科理論課程,都必須具備全面、系統(tǒng)的舞蹈理論學識和豐富的舞蹈實踐經驗,甚至還要具備一定美學、哲學和歷史學的相關知識,才能生動的、深入淺出的傳授舞蹈理論,提高舞蹈理論課堂的趣味性,進而帶動學生對舞蹈理論的興趣和熱情。
理論來源于實踐,舞蹈理論是舞蹈實踐的經驗概括和總結,沒有理論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沒有實踐的理論也只是蒼白的理論,正確的、科學的舞蹈理論又能反過來推動并促進舞蹈實踐健康的成長和發(fā)展。記得在課堂講授“舞蹈作品與社會生活”的關系時,通過學生親身參與的一個獲獎原創(chuàng)舞蹈作品加以挖掘和引導,學生興致濃厚的各抒己見,很快就在熱烈的探討中理解了社會生活是舞蹈創(chuàng)作的源泉,舞蹈作品是舞蹈家對生活素材典型化的提煉創(chuàng)造后,滲入自己的審美情感,運用專業(yè)技巧展示舞蹈美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成果。
舞蹈理論教學的改革探索應該往多元化和多途徑發(fā)展,要打破狹隘的慣性思維,不斷探索更加新穎的教學方式,如《古典芭蕾教學法》的理論可以同芭蕾基訓的實踐同步結合、通過制作精美多媒體課件演示《中國古代舞蹈史》的相關理論、引導學生結合自身專業(yè)實踐經歷學習《舞蹈藝術概論》等,不僅要注重課堂舞蹈理論知識的講授,同時也強調利用書本或網絡資源展開導學、自學或互動的方式進行理論知識的吸收。
教師應具備良好的綜合文化素質和過硬的舞蹈專業(yè)素養(yǎng),甚至還要具備一定美學、哲學和歷史學的相關知識,才能勝任《西方芭蕾史綱》《中國古代舞蹈史》《舞蹈藝術概論》《舞蹈解剖學》《舞蹈鑒賞》等這些目前綜合性大學的主要舞蹈理論課程的教學工作,才能生動的、深入淺出的傳授舞蹈理論,融會貫通的向學生灌輸知識,提高舞蹈理論課堂的趣味性。
舞蹈理論直接影響著舞蹈藝術的發(fā)展,在對舞蹈藝術審美要求越來越高的當今社會,學習舞蹈理論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我們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善于發(fā)現生活中的舞蹈美并獨立思考,多參加舞蹈的藝術實踐,努力把舞蹈理論和舞蹈實踐結合起來,總結舞蹈藝術發(fā)展規(guī)律,并進一步從歷史學、哲學、美學等角度系統(tǒng)地、辯證地、全面地對舞蹈本體展開理論研究與學習。
[1]袁禾.中國古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2]隆蔭培,徐爾充.舞蹈藝術概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
[3]呂藝生.舞蹈學導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4]田靜.中國舞蹈名作賞析[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