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 檣 劉 燕(沈陽文藝二?。?/p>
文 / 蕭 愚
一篇1200字文章,一分鐘,11歲的孩子把文章輕松地讀完,回答問題準確無誤。90秒,9歲的孩子把15個毫無關聯(lián)的詞語,倒背如流……
這個小小的測驗,發(fā)生在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qū)文藝路第二小學(文藝二?。┑恼n堂上。聽起來很夸張,然而,這樣的“節(jié)目”,在文藝二小的課堂天天上演。
“大多學校開設的課程都以傳授知識為目的,基本上不開設學習方法方面的課程。方法少、效率低是母語學科的教學現(xiàn)狀,不少學生視學習如畏途,對學習寡情少興,學習負擔超重,學得非常辛苦。”文藝二小校長田冬說。
能否開設一門課程,不增加學生負擔,反倒減負增效?能讓孩子受益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呢?文藝二小決定從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入手。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其識字量、閱讀方法、閱讀效率、語言能力、閱讀總量等多方面滿足不了相當一部分學生的需要。而研究證明,漢語言文字,不僅是交流的有效工具,也是對孩子進行智力訓練、情感熏陶的有效工具。為了補充傳統(tǒng)語文教學訓練方法的不足,進一步提升語文學習的效率,文藝二小開始嘗試構建一種針對國家課程的補充內容——方法訓練類課程。
其時,恰逢文藝二小加入了《中小學生學習力提升的研究》的課題研究,學習力與腦認知科學理論走入學校研究視野。結合校情,校領導向課題組專家虛心請教,帶領教師辛苦研發(fā),要讓這一名為“全腦母語”的“神奇課程”在學校生根發(fā)葉、開花結果。
究竟全腦母語課程要實現(xiàn)怎樣的目標?文藝二小研究后確定了思路:在母語的環(huán)境中對眼、腦、手的機能進行科學訓練,增強右腦活動功率,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持久的創(chuàng)新能力,進而全面提升學生學習力。
課程內容的好壞是決定課程目標能否實現(xiàn)的第一步。文藝二小根據學生不同年齡的大腦發(fā)育及心理發(fā)育情況,設立了“科學識字”、“科學記憶”和“科學閱讀”三門課程,由學校組織教師編寫教材,內容涵蓋課內外。
“科學識字”在一年級進行,是通過左手劃讀、反復朗讀、脫境認讀、即時回認等有效方法達到快速高效集中識字的課程,旨在提升學生觀察、比較、聯(lián)想的能力。
“科學記憶”在二三年級進行,訓練學生將左腦的邏輯思維與右腦的形象思維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通過諧音定位法、詞語聯(lián)想法等方法,把枯燥乏味的記憶內容轉化成為生動易記的物象,并通過有趣而奇特的聯(lián)想串聯(lián)起來,來強化記憶效果,以物象為根本、以聯(lián)想為關鍵、以諧音為竅門,達到記憶省時、長久、牢固的目的。
“科學閱讀”是高年段課程。此課程重在左右腦協(xié)調并用,實現(xiàn)海量閱讀。課上改變了傳統(tǒng)閱讀法的音讀和默讀,訓練學生變點式閱讀為整行線式閱讀,這種方法使學生的目光不在單字上停留,而是在整行的文字上停留。同時通過計時閱讀、導圖閱讀訓練,讓學生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加深對閱讀材料的記憶和理解。
三門以“科學”冠名的全腦母語學習課程,對課程講授方法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耙寣W生做到‘訓練有速’,學校為每一位教師配備秒表,以秒為單位設計和計算課堂所有環(huán)節(jié),不浪費學生課堂每一分鐘時間,細致到學生的坐姿、翻書、合書、閱讀等細節(jié)都有規(guī)定動作和計時?!苯虒W主任孫麗梅介紹。
科學坐姿、定點凝視、閃視訓練、手指操、掛鉤記憶、快讀快記……一系列看起來有點枯燥而陌生的字眼,在文藝二小的全腦母語課程上,變成了一個個有趣的訓練方法。
以語義分組為例:通過有節(jié)奏的“嗒嗒”聲,將眼睛每次凝視內容的時間逐漸減到最低的0.25秒;通過畫框,將凝視的間隔擴展到一次攝入3~5個字甚或5個字以上,如果以平均閱讀速度200字/分鐘計算,那么,改變眼球運動后的閱讀速度就可以達到720~1200字/分鐘甚或1200字/分鐘以上。同時,畫框還可以起到按照語義分組的作用,因為圖像是大腦的自然語言,當所有閱讀的信息按語義適當分組后,右腦在不到0.5秒的時間內即可生成相應的圖像,大腦會更容易接受信息。這種訓練方式不僅使學生的閱讀速度大大提高,還增強了理解力,有助于記憶。
科學課程內容加之科學的課程方法,文藝二小的全腦母語課程開發(fā)實施,邁出了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要想讓課程落地,扎實前行,孩子真有收獲,前面的路還有很長,學校的導向、教師的投入和家長認可都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毙iL田冬說。
從課時安排上,學校每周將2課時編入課表。一年級上學期,每星期減2節(jié)語文課,多出的課時為科學識字課,這樣可以在一年級全學年,不借助拼音,提前識記1500個漢字,為其它學科的學習和提前閱讀打下基礎。
從師資組建上,由開始時的班主任任教,改為抽調骨干班主任和外聘研究生組建成學科教研組,作為專職教師任教。這樣的教師組合既清楚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不足,又有豐厚的理論積淀,為教學教研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從評價內容上,為了能讓教師在課題實施中拋去顧慮、闊步前行,學校在多方論證后緊抓兒童6~7歲的第二識字黃金期,增加快速識字內容,取消了一年級語文期末綜合測試。一年級語文期末測試改成朗讀、閱讀測試??茖W記憶、科學閱讀等均改變了考核方法。并要求教師將平日聽課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眼腦機能訓練、動作規(guī)范等抽測納入到期末總評中。
對于這樣一門全新的訓練類課程,教師的能力水平高低是決定課程成敗的關鍵。為此,文藝二小采取了“培訓導航—教研護航—成果展示”的實施模式,全力全程打造高素質師資。
專家引領,保證方向對。近年來,學校聘請多位專家到校指導,讓每位教師明確實驗的目的和意義。從態(tài)度上接受這門課程,從方法上學習課程,在勤奮中歷練自己。
校本教研,保證走得遠。學校定期組織研討,以年級為序,全體實驗教師參與聽評課活動。每節(jié)課后,聚在一起,共同探討,不斷修正自己的課堂教學,教師的科研能力逐步提升。
適時展示,保證有收效。學校借助學習力課題展示會及各地同行來校參觀之機,為任課教師提供展示的機會。教師們通過上觀摩課、展示課,組織學生現(xiàn)場展示等活動,總結成果、反思不足。
“科學識字”這一課程的教師王靜說:“四年前,我非常幸運地參與了學校的課題研究,重點對低年級學生識字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過程中,我的教育、教學理念也在不斷更新,可以說是和學生共成長。”
新興課程與持有傳統(tǒng)應試思想的家長的認知之間難免發(fā)生矛盾。因此,文藝二小將“經營家長”也作為落實課程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耙欢ㄒ獱幦〖议L的理解,得到家長的認可和支持、配合,家校步調一致,這一課程才能更大化地發(fā)揮作用?!碧锒f。
為此,學校通過家長會、《致家長的一封信》、每學期一次家長開放周等形式,讓家長親自感受科學實驗的顯著效果。有了家長的認可和支持,文藝二小的課題研究拓展了資源、擴大了空間,得到更好的實施。
既然是彌補國家課程的不足,校本課程就不應該單擺浮擱地進行。文藝二小基于這一點思考,將全腦母語課程的訓練方法延伸拓展,力爭使學習方法的訓練對學生的影響更加深遠。
課上習方法、課外多讀書,他們首先將這一方法應用于海量閱讀?!罢n程的開設只是為學生廣泛的閱讀打開一扇窗。開展廣泛的課外閱讀,實現(xiàn)豐富閱讀的課外大課堂是我們的目標?!碧锒f。
學校結合校園文化,將課程開設與《營造書香校園,構建書香家庭》的學?;顒泳o密結合在一起。建立一二年級的《親子讀書手冊》、三到六年級的《讀書成長手冊》。學生每周書寫一次,記錄讀書主要內容以及收獲。
隨著課程研究的深入,學校還加入思維導圖這一教學技術,修訂讀書手冊內容,循序漸進地讓學生在科學閱讀課上學習繪制一個段落、一篇文章的思維導圖,在課外閱讀中嘗試繪制一個章節(jié)、一本書、一個學科領域的思維導圖,這使學生的思維有序實現(xiàn)了“厚書讀薄、薄中讀懂、懂中讀深”的讀書目標。
到目前為止,文藝二小在課外閱讀活動中繪制了萬余份思維導圖。在課外閱讀平臺上,學生借助思維導圖,充分交換彼此在閱讀中獲得的信息。同時,學校還通過舉辦評比書香班級、書香家庭、最佳讀書成長手冊、班級讀書交流會、讀書節(jié)等一系列活動,使讀書真正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和生活需要。
教授“科學閱讀”課程的教師姜輝說:“我們的科學閱讀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眼技能及注意力等多項訓練,有固定程序閱讀、計時閱讀、導圖閱讀等方法,讓孩子們走上海量閱讀的道路,受益匪淺。”
為了讓全腦母語課程在全校范圍內的作用發(fā)揮得更廣,文藝二小對全校教師培訓全腦開發(fā)的方法,實現(xiàn)了從母語學科實驗到全學科實驗的有效遷移。
這些實踐,帶來了孩子們真真切切的變化?,F(xiàn)在,文藝二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普遍提高,良好的閱讀習慣已經形成。學生的閱讀速度從開始的每分鐘200多字,提高到每分鐘1200多字,是課程標準中“六年級要求每分鐘閱讀300字”的4倍。閱讀理解率也由50%左右提高到80%。全校每名學生一年的平均讀書量達到50萬字,有的六年級學生每月讀書量達到30萬字。
文藝二小的課堂讓來校參觀過的全國各地學校、代表團驚嘆。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整體改革委員會主任吳丙寅在觀摩課堂之后,留下了這樣的評價:生動的課堂,豐富的課程,智慧的教育。
鮮花和掌聲似乎說明了一切,文藝二小大膽邁出的一步,體現(xiàn)了他們的一種情懷:真正給予孩子們終身受用的東西。
“這樣充滿智慧的教育,必然給學生們帶來可貴的收獲,那將是他們一生的財富。”沈河區(qū)教育局局長侯德安如是說。
延伸文章
一切從學生需求出發(fā)——發(fā)現(xiàn)課、分享課與驗收課
文 / 歐陽海萍(江蘇省昆山前景學校)
以學習者為中心,要求教師以站出來的姿態(tài)服務學生,從而客觀地了解學生需求、學情……讓學生自主地去發(fā)現(xiàn)、去分享,老師的角色就是關注、指導、評價反饋……江蘇昆山前景學校開設的“發(fā)現(xiàn)課、分享課、驗收課”值得參考學習。
閉合圓式課型
文 / 蕭 愚
上海市金蘋果學校的“循環(huán)課堂”擁有自主學習、合作展示、復習提升、檢測反饋4種課型,這4種課型呈現(xiàn)出閉合圓的態(tài)勢,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截取、獨立成課。教師要堅守基本的課堂理念:“三講”、“六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