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佳
(沈陽市第四人民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031)
以眼肌麻痹為主要表現(xiàn)69例患者的臨床分析
胡曉佳
(沈陽市第四人民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031)
目的 分析眼肌麻痹的病因及臨床特點。方法 選擇2012年12月至2014年5月沈陽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收治的65例以眼肌麻痹為主要癥狀的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69例患者中,腦干血管病17例(24.64%),糖尿病性眼肌麻痹11例(15.94%),重癥肌無力9例(13.04%),痛性眼肌麻痹、多發(fā)性硬化、Fisher綜合征、繼發(fā)性顱內壓升高各占4例(各占5.80%),余為其他癥狀。結論 眼肌麻痹雖然病因復雜,但是各種疾病有相應臨床特點,應該仔細詢問病史,進行全面查體,并結合影像學檢查綜合考慮,避免誤診。
眼肌麻痹;病因;鑒別診斷
眼肌麻痹病因復雜,臨床醫(yī)師需綜合考慮顱內病變及全身疾病,臨床極易誤診。本文結合臨床資料重點分析眼肌麻痹的病因及特點,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12月至2014年5月沈陽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收治的69例以眼肌麻痹為主要癥狀的患者,其中男37例,女32例。年齡21~77歲,平均(54.35±14.87)歲。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5例。平均住院天數(shù)(13.93±8.18)d。
1.2方法。入選標準:以復視、眼瞼下垂為主要癥狀入院,入院后查體發(fā)現(xiàn),眼球運動障礙、眼瞼下垂或瞳孔異常。排除標準:意識障礙,肢體肌力<Ⅳ級,先天性斜視或外傷,明顯的腦干定位體征或核上性眼肌麻痹。
本組69例患者中,明確診斷者61例(88.41%)。其中腦干血管病17例(24.64%),糖尿病性眼肌麻痹11例(15.94%),重癥肌無力9例(13.04%),痛性眼肌麻痹、多發(fā)性硬化、Fisher綜合征、繼發(fā)性顱內壓升高各占4例(各為5.80%);其他少見原因包括顱內感染3例,肌無力綜合征2例,肺癌腦轉移2例,顱內動脈瘤1例。另有原因不明8例(11.59%)。對常見的幾種病因分析如下。
2.1腦干血管?。罕窘M有17例患者(腦干梗死16例,腦干出血1例),急性起病,均出現(xiàn)復視。影像學顯示本組腦干或中腦梗死多為腔隙性小梗死灶,以動眼神經受累最常見,且核性及核間性損傷較多,臨床上多出現(xiàn)不對稱的、分離性眼肌麻痹,這也符合核性眼肌麻痹的特點,另外有患者同時合并面神經麻痹及飲水嗆咳等癥狀,考慮與其神經核團與眼球運動神經核相臨的位置關系有關。查體發(fā)現(xiàn)小部分患者存在輕癱及共濟失調,但并不影響患者正常行走。頭磁共振顯示橋腦、中腦不同程度的缺血、出血病灶,病灶一般較小,可累及雙側。經治療,81.02%的患者在1年時預后良好。
2.2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本組11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多為中老年患者,急性起病,以復視、眼瞼下垂、頭痛為主要首發(fā)癥狀。最常受累的腦神經分別為動眼神經、外展神經。本組無眼內肌受累患者,但是既往有累及瞳孔的報道。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患者既往無糖尿病病史,甚至空腹血糖正常,這表明在臨床工作中,要注重糖耐量試驗的重要性?;颊叽蠖嘣?個月恢復,并提示復發(fā)者均伴有高血壓,可能與高血壓加重微血管病變有關[1]。
2.3眼肌型重癥肌無力:本組9例,發(fā)病形式不一,單雙側均可受累,但是即使雙側受累,也有明顯的不對稱性,上瞼提肌最常受到累及,無累及瞳孔者?;颊叽蠖囝A后較好,1例患者發(fā)病1周內加重為重癥肌無力危象,但是經過治療后好轉,另有1例患者1年內復發(fā)。
2.4痛性眼肌麻痹:本組4例患者,發(fā)病年齡為21~77歲,急性或亞急性起病,均累及單側。既往有少見的雙側受累的報道,但是多不對稱[2]。所有患者病前沒有感染史,眼肌麻痹可出現(xiàn)在頭痛前、同時或頭痛后1周內,另有2例患者出現(xiàn)眼球突出、球結膜充血等眼靜脈回流受阻的表現(xiàn)。查體最常見于動眼神經受累,2例患者合并三叉神經受累。所有患者均給予激素治療,頭痛多在3 d內好轉,而眼肌麻痹癥狀卻在3個月左右逐漸恢復,1年內隨訪,1例患者復發(fā)。
眼肌麻痹是神經內科及眼科常見的癥候,病因繁多且復雜。其主要的臨床癥狀可以包括眼瞼下垂、眼球活動障礙、復視及瞳孔改變,并且常常伴有頭痛。神經走行的各部位或神經肌肉接頭、肌肉任一處病變均可造成眼肌麻痹。根據眼肌麻痹的損害部位可分為眼外肌型、神經肌肉接頭型、周圍神經型、核型、核間型及核上型[3]。根據不同的致病因素分為血管性、外傷性、感染性、代謝性、免疫性等。
對于以眼肌麻痹為主要癥狀的患者時,要全面分析患者的情況。①根據患者年齡分析,每個年齡段患者的易患疾病有所不同。②要根據起病情況考慮,例如腦血管病及糖尿病性眼肌麻痹多急性起病,而腫瘤性疾病多起病隱襲。③詳細詢問前驅癥狀,有無感染情況,這樣對于炎癥性疾病的診斷很有幫助。④注重眼部體征。根據眼肌受累將進行定位,尤其要注意瞳孔是否受累。⑤不能將瞳孔是否受累作為一個絕對的鑒別診斷標準,還應該根據定位診斷及其他臨床表現(xiàn)選擇適當?shù)妮o助檢查。因為顱內動脈瘤發(fā)病急,預后差,在各個疾病的診斷過程中,尤其要先考慮或是排除動脈瘤的診斷,在行相關檢查排除動脈瘤后再進行其他疾病的診斷,這在診斷糖尿病性眼肌麻痹及痛性眼肌麻痹時尤為重要。⑥診斷性治療對痛性眼肌麻痹有一定意義,鑒于此病對激素較為敏感,可在排除結核及平穩(wěn)控制血糖的基礎上應用激素對癥治療,因較多患者存在海綿竇的影像學改變,治療前后影像學對比對診斷也有幫助意義。
[1]紀麗君,孫景瑩,李崇林.糖尿病眼肌麻痹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9,27(2):195-196.
[2]林仕芳,陳瑩,林艾羽.老年痛性眼肌麻痹11例臨床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28(12):1119-1120.
[3]史玉泉.實用神經病學[M].2版.上海:上??萍汲霭嫔?,1994:82-187.
R777.4+5
B
1671-8194(2015)29-01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