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莉莉
風濕病患者心理護理體會
柳莉莉
目的分析風濕病患者心理護理方法及效果。方法87例風濕病患者, 按照不同的護理方法分為對照組(43例)與實驗組(44例)。對照組給予患者常規(guī)心理護理, 實驗組給予患者優(yōu)質心理護理。觀察并對比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不穩(wěn)定情緒的發(fā)生率為4.55%(2/44), 低于對照組的16.28%(7/43),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5.45%(42/44), 高于對照組的83.72%(36/43),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風濕病患者進行優(yōu)質心理護理效果較好, 能有效提高患者心理狀態(tài), 減輕患者心理負擔, 從而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復, 滿意度較高, 值得推廣。
風濕??;心理護理;優(yōu)質護理;效果
風濕病是一種主要影響人體骨骼﹑關節(jié)﹑肌肉﹑血管及軟組織或結締組織的常見疾病, 發(fā)病原因較為復雜, 其中包括炎癥反應﹑家族遺傳﹑微生物感染及內分泌失調等各種原因。藥物治療是風濕病的主要治療方式[1]。但是由于風濕病發(fā)病多半較為隱藏, 且治療過程緩慢, 易復發(fā), 在長期反復的治療過程中, 容易給患者心理上造成負擔, 影響其情緒的變化, 從而影響治療的結果。所以, 為了使患者在治療期間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 以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 在對風濕病患者進行治療時, 應首先對患者進行優(yōu)質的心理護理?,F(xiàn)收集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接收的87例風濕病患者, 對其心理護理的方法和效果進行總結性分析, 并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接收的87例風濕病患者, 按照不同的護理方法分為對照組(43例)與實驗組(44例)。全部患者均由不同程度的關節(jié)疼痛﹑紅腫﹑發(fā)熱。對照組男25例, 女18例;年齡30~75歲, 平均年齡(51.13±7.96)歲。實驗組中男25例, 女19例;年齡32~73歲,平均年齡(53.32±6.5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心理護理;給予實驗組優(yōu)質心理護理, 具體如下。
1.2.1 治療前 ①健康知識普及。通過多種途徑和手段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的普及, 使其對風濕病得到充分理性地認識, 消除過于片面偏激的看法[2], 緩解患者緊張﹑恐懼的情緒;為患者發(fā)放風濕病相關知識的手冊, 對患者說明藥物治療的必要性和穩(wěn)定性, 也可以請以往采用同種方式治愈風濕病的患者向其傳達經(jīng)驗, 以提升患者對治愈的自信心[3]。②心理輔導。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心理疑問解析, 避免其有過重的心理壓力。③治療前準備。應對患者在藥物服用期間的飲食情況﹑作息情況等作詳細說明, 以免影響治療效果, 延長治療期限。
1.2.2 治療中 根據(jù)患者風濕病的不同類型, 可分別采用非甾體類抗炎藥﹑腎上腺皮質激素﹑慢作用抗風濕藥物以及其他藥物等。
1.2.3 心理護理 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有疑問時對患者進行耐心地心理輔導, 消除其緊張﹑恐懼的情緒, 使其在治療過程中保持心態(tài)上的平穩(wěn), 增強治愈的自信心。
1.3 觀察指標[4]準確記錄兩組患者的恢復狀況, 并進行比較。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心理及情緒變化情況。采用本院自制的問卷調查表測定兩組患者滿意度, 調查結果分為基本滿意﹑比較滿意和不滿意, 滿意度=(基本滿意+比較滿意)/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心理狀況比較 對照組中患者不穩(wěn)定情緒的發(fā)生率為16.28%(7/43), 其中4例情緒非常不穩(wěn)定, 拒絕配合治療, 3例比較不穩(wěn)定;實驗組不穩(wěn)定情緒的發(fā)生率為4.55%(2/44), 其中1例情緒非常不穩(wěn)定, 1例比較不穩(wěn)定。實驗組患者不穩(wěn)定情緒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3.72%(36/43), 7例不滿意, 占16.28%;20例基本滿意, 占46.51%;16例比較滿意, 占37.21%。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5.45%(42/44), 2例不滿意, 占4.55%;10例基本滿意, 占22.73%;32例比較滿意, 占72.73%。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風濕病作為一種治療過程反復緩慢的疾病, 在治療過程中極易使患者產(chǎn)生低落﹑治愈無望的情緒, 嚴重者可能做出過激的行為, 如輕生等。所以, 在患者治療過程中應注重對其進行相應的心理護理, 使其消除緊張﹑無望的情緒[5,6]。在本文的研究中, 實驗組不穩(wěn)定情緒的發(fā)生率為4.55%(2/44),高于對照組的16.28%(7/43)(P<0.05);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5.45%(42/44), 高于對照組的83.72%(36/43)(P<0.05)。
綜上所述, 優(yōu)質的心理護理在風濕病患者治療過程中的應用效果較好, 作用顯著, 值得推廣及應用。
[1]米立新,王彥香,楊清云,等.風濕病患者心理分析與康復.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3, 13(12):53-54.
[2]郭蔚玲.風濕病患者的臨床心理護理.中國藥物經(jīng)濟學, 2013, 10(12):47-48.
[3]寇菊花.對風濕病患者心理護理的體會.中國民康醫(yī)學, 2014, 16(14):87-88.
[4]Gabriel SE.The epidemiology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RheumDis Clin North Am, 2001(27):269, 281.
[5]Brown SC, Glass JM, Park DC. The relationship of pain and depression to cognitive functio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Pain, 2002, 96(3):279-284.
[6]Latman NS,Walls R. Personality and stress:an exploratory tomparison of theumatoid arthritis and osteoarthritis. Arch PhysMed Rehabil, 2002(77):79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182
2015-08-21]
鄭州市科技功關項目(項目編號:20140520)
450007 河南省鄭州市中醫(yī)院腎病風濕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