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玲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往往只是重視備課環(huán)節(jié),忽視課后小結是體育教師重要的思考和提高的過程。要使課堂教學效果更加趨向完美,寫好課后小結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常見的課后小結類型
1.按課的過程劃分:過程式小結和階段式小結
過程式小結就是對一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或某一環(huán)節(jié)的回顧。其是以一種記流水賬的形式對教學過程的簡單回顧,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和可取之處,以便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
階段式小結是指針對一節(jié)課的某一環(huán)節(jié)(如準備部分)的回顧或反思。雖然階段式小結可能是過程式小結的一部分,但階段式小結相對于過程式小結中的各階段小結,更加具體,分析更加透徹,指導意義更強。
2.按研究的連續(xù)性劃分:反問式小結、推理式小結、延續(xù)式小結和結論式小結
反問式小結是針對一節(jié)課或幾節(jié)課的課堂上出現(xiàn)的同一類型問題,利用小結的形式對自己提出問題,對自己教學進行提醒,做到心中有數(shù),便于后續(xù)實踐研究的小結形式。
推理式小結是承接上一小結中的某一問題,對此問題進行推理和論證,或反思研究中是否出現(xiàn)了偏差,給出假設性的答案。
延續(xù)式小結是針對某一問題的實踐研究,還沒有得出結論,但有一定的成果或值得借鑒的地方,或者說需要把問題進行拓展,拓寬研究途徑,采用小結的形式進行總結和延伸。主要是對問題的提醒和初步成果的修改和積累。
結論式小結是對課上的問題得出了結論,通過小結的形式記錄下來;也可以是在研究問題時的一些好的做法值得以后借鑒采用,從而記錄在案,使課后小結升華成為自己的研究成果。有時這也是一篇好的論文素材。
3.按評價人員劃分:自我評價小結、學生評價式小結和聽、評課者評價小結
自我評價式小結是本節(jié)課上,對自己的表現(xiàn)、學生的反映、互動過程等方面綜合評價或感想。
學生評價小結是上課教師結合學生(一般用在中高年級)對本課的意見、想法(也就是學生及時的反饋),聯(lián)系自己形成小結。
聽、評課者評價小結是教師結合評課者的思想,聯(lián)系自己的想法,形成感悟記錄在案。
其實,在我們平時寫小結時,小結的形式不可能完全是以哪一種小結形式單獨存在的,可能是兩種或更多的小結類型的綜合。比方說,在過程式的小結最后加入了反問式小結,形成了對教學過程的多個點的反思。而在任何一個小結當中,或多或少地都會加入了自我評價形成綜合型的小結。所以說,在寫小結時,不要刻意地追求單一的小結形式,當然更不要追求面面俱到。以某一種小結類型為主,其他小結類型為輔的形式寫課后小結,是一種較為理想的形式。
二、寫好課后小結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保證課后小結的真實性
我們寫教學小結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課后小結來自于教學,又反哺于教學。小結一定要寫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感悟,切勿敷衍了事,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原地踏步,沒有絲毫的進步。就像我們常說的一句話:機械地工作了十年,只相當于重復工作了十次,有苦勞而沒有功勞。
2.及時記錄所感所想
許多好的論文題材和教學靈感就出現(xiàn)在一瞬間,轉瞬即逝,如果教師沒有及時記錄在案,造成的損失會是無法彌補的。在課后,即使時間不寬裕,也要粗略記下,以便以后有時間推敲和揣摩。
3.有針對性
教師要推敲課中的某一點或問題,去除無效理論對某一問題的影響,從而有針對性地對某一問題進行實踐和研究。
4.注意平時的積累
厚積才能薄發(fā)。每堂課后進行小結,今天一點,明天一點,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有一天你轉過頭來再審視一下自己,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我進步了這么多。
5.注意連續(xù)性
認識問題不能淺嘗輒止,泛泛而談,要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不一定追求小結的字數(shù),但要考慮其內(nèi)在銜接,對某一問題要不斷追蹤、探索。
(作者單位:江蘇徐州市銅山區(qū)張集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