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玲
課堂教學改革一直是教育改革中備受關注的課題,在新課標實施以來,“優(yōu)化教學設計”受到了教師的高度關注,教師開始重視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設計,通過對教材的深入鉆研,精心設計出引導學生學的教學步驟,使得學生掌握教材知識。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看似主動了,但是按照教師預設的軌道學習,仍然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自主學習與探究的思維培養(yǎng)沒有得到體現。
事實證明,許多教師偏重于對“教”的鉆研,而較少涉及“學”的探究。其實,當今教學理念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教育的本質與最終目標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個性健康發(fā)展與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大教育家夸美紐斯說:“尋求并找出一種教學方法使教師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币虼?,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努力探索“少教多學”的有效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層面解讀教材,追求以學生為主體,一切為了學生,變“教師好教”為“學生好學”的課堂改進策略。本文將以江蘇版《牛津小學英語》3A 第三單元中B部分單詞和E部分童謠的教學為例,探討“少教多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
一、注重教學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
【片段1】將學生扮演的猴子Jackey帶入課堂,學生運用已學過的問候語和Jackey進行交流。通過師生的對話以及教室布置的水果圖片自然導入本課的主題Fruit。
俗語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亦是如此,新朋友Jackey的到來,激發(fā)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異?;钴S。三年級的學生剛剛接觸英語,知識儲備還不多,卻能把僅學了兩單元的句子都用上了,產生了愉快的學習體驗。同時教師通過與Jackey的對話引出本單元的主題Fruit,幾分鐘的時間就帶著學生進入了英語學習的狀態(tài)。因此,筆者認為,好的導入能調動學生樂學、愛學的情緒,為學生的“多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導入的方法有很多,我們在教學中要采用適合、新穎的導入方法,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預習反饋,調整教學思路
【片段2】導入課題Fruit后,T:Can you name some fruits in English? What are they?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幫助學生有效地使用學習策略,不僅有利于他們把握學習的方向、采用科學的途徑、提高學習效率,而且還有助于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弊鳛橛⒄Z基本學習習慣之一,預習是學習和掌握英語知識的有效方法。我們所提倡的預習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預習,如回家聽錄音、跟讀、寫出意思、家長簽名等,這樣的過程往往流于形式,忽略了個體學生的知識儲備,教師還是根據自己的教學設計講課。
三年級的學生雖然是英語的初學者,但是有很多學生在幼兒園、家庭等課外活動中接觸過,為了真正發(fā)揮“少教多學”的功效,筆者在課前布置學生用簡筆畫畫出常見的水果,并圈出會用英文說出來的水果。課前意外地發(fā)現所有的學生都圈出了蘋果、橘子和香蕉的圖片,而其它的圖片不一,這樣真實的學情讓筆者立刻調整了教學中的思路,雖然apple, orange, banana 是本課的新知,但是既然學生已知,重點就放在其他三種水果pear, peach, pineapple的教學上,在課堂的回答中,進一步了解學生的發(fā)音,找出其問題所在,再根據學生學習中的難點來組織核心的課堂教學。教師少教,學生才能多學,教師通過學生的預習反饋及時調整教學中的重、難點,避免重復已知的內容,留下時間和空間,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
三、注重知識生成,提高課堂實效
【片段3】
Task 1.看圖連線,學習apple, orange, pear, pineapple的單復數。
Task 2.看顏色聯想水果,復習水果單詞。
Task 3.將水果放入big fruit或small fruit的盤子里,重點復習水果單詞的復數,為童謠的學習做好準備。
Task 4. 練說童謠。
“少教多學”的課堂以學生為中心,著力從教師如何“教”轉變?yōu)閷W生如何“學”。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水果單詞的復數,在教會學生banana和peach的復數后,學生通過圖片、單詞、發(fā)音的對比了解單、復數的變化,然后小組討論其余四個水果單詞的復數,最后向老師進行匯報。這樣的學習過程符合小學英語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在活動中互相幫助、互相溝通、共同成長、共同進步,課堂成為學生求知和展示的舞臺。
童謠的理解和表達是本課的難點,為突破這一難點,筆者在設計教學時,注重知識的生成,展開了為完成任務4的一系列教學活動。事實證明,除個別的學生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夠有節(jié)奏地、愉快地說出童謠,學生學得輕松,課堂教學效果非常明顯。
四、注重拓展教學,擴充語言知識
【片段4】T:Boys and girls, I like apples. What do you like? 說說你喜歡吃什么水果呢?
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要“活用教材、超越教材”,學習語言,要使學生能夠真正地進行口語交際,離不開“說”,要讓英語逐漸成為學生的主要交際語言之一,得將所學知識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知識的拓展要基于掌握教材知識為根據進行,因此,筆者設計了說說自己喜歡的水果的主題,復習了已學的水果單詞的復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同時學生的回答過程中還拓展了其它水果的單詞,如:grapes, lemons, strawberries, cherries等。這樣的知識拓展不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以興趣為前提,學生主動要求“多學”,在有限的時間內給學生更多的信息量,將知識向生活延伸。
五、注重課堂練習,檢驗教學效果
【片段5】T:Now listen and circle the pictures.圈出所聽的圖片,注意單、復數的變化。
課堂教學強調教學的實效性,教師“少教”后,要檢驗一堂課是否有效需要設計一些適當的課堂練習,通過練習才能對教學效果進行檢測、評價和反饋,及時發(fā)現學生出現的問題并進行教學調整,最后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三年級的英語課堂教學重視聽說訓練,因此,學生在進行一系列的說的活動后,筆者設計了聽力練習:聽錄音,圈出所聽到的水果圖片。學生做完聽力練習后,小組討論答案,再向老師匯報小組中錯誤的圖片,最后進行集體的點評。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課堂練習,才能夠有效地促使學生理解、掌握和鞏固所學的知識,才能有利用學生同化新知識,更好地建立新的認知結構。
“少教多學”教學模式非常適合運用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講授的內容要盡可能地精簡,要騰出時間和精力讓學生進行大量的活動和自主學習,力求使教程簡短,學程擴展。要相信學生的能力,幫助學生學會學習,鼓勵學生多學知識,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這樣的模式是當今比較流行的教學模式,如何更好地用于小學英語課堂,有待所有英語教師大膽地探索和實踐。
(作者單位:江蘇南通師范學校第一附屬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