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順成
教育是愛的洪流匯聚而成的。因為愛的涌動,使我們的教育充滿著希望,流淌著智慧,洋溢著人性;因為愛的滋潤,使孩子們擁有無限的自信,使他們有能力,也有勇氣發(fā)現(xiàn)自身才華,使他們對未來充滿遐想、充滿憧憬,也充滿無限的力量。
1.用尊重開啟孩子健康人生的天地
我們期待著兒童對我們的愛和尊重,但這意味著我們必須給予孩子們更多的關愛和尊重。用我們身體力行的范式,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體味到愛的滋味,感受尊重的力量。2012年3月8日《今日早報》有一篇報道:“近日,一張浙江寧波江北實驗中學校門口一位學生鞠躬90度給老師行禮,老師卻自顧開車不回禮的照片引起熱議。學?;貞Q,確實有個別老師沒向?qū)λㄋ┬卸Y的學生回禮,將會重視此事情,并進行相應整改?!睅熣撸t謙君子也。古人將之與天地君王平齊,可見教師仁德與情知應是高山流水,會不斷感化與影響一代又一代人。學校弘揚尊師重教的教育傳統(tǒng),教育學生遇見師長鞠躬行禮,其宗旨和出發(fā)點無可厚非。讓學生學會尊重,學會與人為善,學做謙謙君子,我想這是我們應該找回的教育的本真之一。然而,教師視而不見,嚴以待人卻寬以待己,我想這違背了活動的初衷,也背離了教育的本真。因為教師沒有傾注自己的愛和尊重,讓教育變得空洞和虛假,過于功利化,甚至是虛偽的化身。
教師對孩子行禮的尊重,不只是一種表象,其凸顯的是教師對學生人格的維護,是實行平等教育的信條。教師的冷漠,造就的是一顆顆冰封的心靈,讓我們延續(xù)千年的文明成為一紙空文;教師的無視,讓學生很尷尬,也很茫然,到底要不要尊敬師長,當我們付出行動時是不是可以被當作不存在……這一切都讓我回想起“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的古訓。其身不正,何以號令?是的,這樣的教育無法呈現(xiàn)師生的平等,無法彰顯人性的溫暖,更使我們的教育變得蒼白無力?;囟Y,看似小事,卻讓我們感受尊重的無限力量,讓尊重對等起來,可以讓愛釋放開來,使我們的教育充滿信度和力度。
給予孩子的尊重,就是給予孩子快樂成長的力量,也是給予教育的尊重。它有利于教育的貫穿延續(xù),讓學生感受到教師言傳身教的巨大力量,會使我們的教育變得生機盎然和朝氣磅礴,無形之中會助燃社會風氣,給我們古老的文明注入新活的力量。因為愛和尊重的存在,孩子們感受的是溫暖和希望,使他們時刻沐浴在愛的陽光中。
2.用尊重濡養(yǎng)孩子純潔美好的心靈
和諧的教育要給予兒童同樣的愛和尊重,從而使兒童的內(nèi)心充滿陽光,使孩子們的生活到處蘊含著幸福。用教師最真摯的愛讓孩子們的心靈得到慰藉,用我們對孩子的尊重贏得孩子的信賴,用真心、真誠,讓我們與他們的關系變得親密無間,似朋友、似親人、似師徒,有真情的自然流露,有溫暖的源源流淌,不具有任何“放棄”的形式,也不會染有任何“蠱惑”的色彩。愛孩子們,尊重他們的一言一行,尊重他們的人格,用我們的魅力,用教育的智慧,搭建自由快樂生長的平臺,使之擁有搏擊長空的期望,擁有放飛理想的氣場。
愛我們的孩子,尊重他們,這樣的信條和思想將會使我們的教育充滿生機,飽含激情,同樣也會給我們以勇氣和力量,我們就不會在遇到最初的困難時而氣餒,而放棄自己的努力,也不會放棄教育。面對他們難于集中精力,不能及時理解和掌握相應的知識,反應遲緩不能跟上集體前行的步伐,簡單的計算也是漏洞百出,連基本的生字詞都無法掌握,甚至是一篇極其簡單的課文也不能順暢閱讀等諸多問題的呈現(xiàn),我們得有愛心,得尊重每一個孩子的現(xiàn)狀,尊重每一個孩子的生存與發(fā)展狀況,用細心號準問題的脈搏,用恒心對待不斷反復的毛病,用耐心善待每一個差錯,用信心支撐每一點進步,從而使這一教育之寶永放奇異的光彩。缺少愛的教育,尊重缺失的教育,都不會塑造一個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真正意義上的自由人。
愛他們、尊重他們,并不意味著我們的教育只惟他們?yōu)榉较驑?,更不是無原則、無理性地遷就于他們,而是要切實履行準教育的義務,把握住社會的政策方向。因此,我們有義務引導他們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學習和思考,使其明白何事可為,何事不可為,明白善惡的區(qū)別,理解文明的意義和價值,知曉尊重生命的意義等。獎勵優(yōu)秀,懲罰錯誤,培育對真、善、美、偉大與深刻事物的欣賞,對假、惡、丑、渺小與平庸事物的厭惡,這便是愛學生的靈魂,更是對人性尊重的所承擔的工作。正因如此,我們對學生的尊重應成為教育的基礎,把學生看成人,善待學生每一次活動,用欣賞的眼光對待每一點進步,用智慧引領學生不斷前行。指導學生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知道感恩和回報,學會尊重教師的工作,尊重家長的愛護??傊蛊湓趯W習和生活的生涯中知曉尊重的使命,明晰尊重的力量,學會尊重,并通過教育及活動的交互,讓每一點、每一次,都產(chǎn)生價值,生成尊重,從而打造和諧的關系,營造和諧的小環(huán)境,讓人性得以徜徉在幸??鞓返乃{天下。
重建一種尊重的教育,一個尊重的學校。讓孩子從管好自己、說好話、禮貌待人、和善待物開始,進而塑造思想開放、寬容大度、明義曉禮等良好的人格。
3.用尊重搭建孩子快樂成長的平臺
教育應從尊重兒童開始。這是智者的吶喊,也是教育的根。我們深知未來是兒童的,作為未來的建設者和創(chuàng)造者,我們就得尊重孩子們,首先讓其擁有快樂和幸福的童年,其次再擁有自由的美滿的未來世界。
學會在管束中尊重孩子。學生是善變的,小學階段是人生奠基的關鍵時刻,如果沒有正確的灌輸,規(guī)范的引領,科學的施教,任性、叛逆,甚至是暴戾將成為人性中不可揮去的一抹陰影。用教師的機智,用教育的智慧來規(guī)范和約束那日益膨脹的欲望,使其明白“孔融讓梨”并非只是物質(zhì)的取舍,而是精神的升華,使其明白助人為樂的內(nèi)涵所在,不是表象中得與失,而是在人性暖流中愛的流淌,是愛的升華。從而使其逐步養(yǎng)成管束和克制自己欲望的能力,以便在人生的長途中學會思考,學會辨析,能夠克服感性,釋放出最大限度的理性。但我們也應理智地掌控好學生的狀態(tài),當他們還不能運用理智時,管束要嚴格;當他們能夠運用理智時,管束則要放松。如當孩子們已經(jīng)知道尊重他人勞動時,我們就應退居幕后,讓其有自由的活動、思考和研究的時空,尊重他們的所思所行。又如孩子們的幼稚,哪怕是莽撞行為,甚至是逆反心理等端倪初現(xiàn),我們首先要解讀孩子們的行為舉止的出發(fā)點,努力發(fā)掘其中蘊含的理性或者是善的因素,其次要運用教育的智慧,使其明白行為的欠妥,甚至是會給自己或他人帶來傷害的一面,從而讓其在反思中獲得提升。給孩子們一定的空間,他們也會幡然醒悟,也會做出善的舉止。在管束教育中尊重孩子,貼近其生長的特點,符合其成長規(guī)律,使我們的管理更趨合適、有效,又能凸顯孩童的本真。
學會在獎懲中尊重孩子。“沒有懲罰的教育是虛偽的教育”,這的確是真理。因此,靈活駕馭獎懲教育這根杠桿,使其欲望在向善、向積極理想的層面推進,讓自尊的追求、尊重名譽的追求、友善互助信條的締造、憎惡羞恥心理的養(yǎng)成等成為學生實現(xiàn)自我追求的主旋律。讓孩子懂得追求自尊是教育中最具深遠意義的教育。一個人一旦懂得自尊和羞恥,那么尊重與羞恥就是鞭策其不斷走向遠方的中堅力量,是非善惡觀念就會內(nèi)化為一種難以磨滅的信念。
褒獎好的行為,懲戒差的行為,鼓勵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知道團隊的意義與價值,激勵創(chuàng)新,從而營造一個有助于學生積極向上的育人環(huán)境。無論是獎勵還是處罰,僅僅是教的重要手段。在獎懲教育中,尊重他們的正確需求,不可壓抑理性的欲望。
心靈的圣潔,自始至終是人類全部文明的源泉。愛和尊重就是汲取生命之源的生生不息的力量。
(作者單位:江蘇寶應縣水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