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
[摘 要]教師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設計思維導圖,為閱讀教學服務。對話中的思維導圖,理清學生思路;短文中的思維導圖,抓住文本主線;故事中的思維導圖,再現(xiàn)精彩情節(jié)。通過思維導圖來提升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益,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得到提升,為他們未來的發(fā)展打好基礎。
[關鍵詞]思維導圖 Story time 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36-049
《英語課程標準》對小學生英語“讀”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并養(yǎng)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或短文。新版的牛津小學英語教材中Story time和Cartoon time板塊是由對話、短文和故事構成的,這些都是非常好的閱讀材料,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文本材料來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愛上閱讀。那么,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該如何指導學生閱讀呢?
一、解讀思維導圖,為閱讀奠基
思維導圖又稱腦圖、心智地圖、腦力激蕩圖、概念地圖等,它是一種圖形式思維工具,是一種利用圖像來思考并表達思維的工具。思維導圖可以借助于圖形打開大腦的潛能,讓大腦皮層在圖形的刺激下展現(xiàn)所有智能,其中包括學習者對于詞匯、數(shù)字、邏輯、韻律、顏色等的感知。這樣的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有效地進行學習,讓學生的大腦把加工后的知識內(nèi)容整合成清晰的脈絡。運用思維導圖不是復制知識鏈接,而是把思維過程變成可視化展示的工具,把知識融于圖式之中,達到提升思維水平的目的。
牛津小學英語教材中的Story time和Cartoon time多數(shù)是較為經(jīng)典、貼近學生生活的閱讀材料。在學生學習時,為了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并讓他們能夠更加清晰地記住文本材料的內(nèi)容,我們可以把思維導圖引入閱讀教學。讓學生在圖式化的引導中更好地理解閱讀材料。
二、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Story time和Cartoon time部分是由對話、短文、故事等構成,我們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內(nèi)容來設計思維導圖,讓思維導圖為閱讀教學服務。
1.對話中的思維導圖,理清學生思路
以《Unit4 Seeing the doctor》Story time的對話教學為例:本部分由兩個場景構成。場景一是蘇海發(fā)燒去看醫(yī)生的情景;場景二是邁克牙疼去看醫(yī)生的情景。為了讓學生了解對話的原因和經(jīng)過,我用問題式思維導圖來引領他們深刻領悟對話內(nèi)容。在進行場景一教學時,問題式思維導圖如下:What do you usually do when you have a cold / fever?——Do you like to take medicine?——Do you like to go to hospital?——Are you afraid of doctor?Why?——Do you drink a lot of water when you have a cold / fever?通過這幾個問題,學生的大腦中會出現(xiàn)看病時的情景,能夠初步建立起圖式框架。場景二教學時,仍然用問題式思維導圖,如:Do you brush your teeth in the morning and before bedtime?——Do you like sweets?——Do you often have a toothache?——Do you often go to the dentist?這幾個問題式思維導圖為學生的文本閱讀做好了鋪墊,讓他們在自主閱讀對話時更加容易理解文本內(nèi)容,同時也操練了目標詞匯,加深了他們對詞匯的記憶。
2.短文中的思維導圖,抓住文本主線
以《Unit2 What a day!》Story time為例,本部分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楊玲和朋友們周末一天在公園的活動。日記通過天氣的不斷變換,逐步推動活動的發(fā)展和人物心理的變化。為了抓住日記的主線,我利用天氣狀況的圖片(sunny,windy,cloudy,rainy)來構建思維導圖。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引領下,大腦中很快形成了知識網(wǎng)絡,他們能夠清楚地記住每一種天氣狀況下,公園里人物的動作以及行為的變化。最后,我又讓學生根據(jù)思維導圖所展示的課文主線來復述課文,因為思維導圖形象生動,學生可以按照綱領來闡述。這樣的訓練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促進他們的記憶、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3.故事中的思維導圖,再現(xiàn)精彩情節(jié)
以《Unit1 The King’s new clothes》Story time為例,這個部分是經(jīng)典的安徒生童話,許多學生都讀過,但是英文版本他們還是第一次接觸。為了理清故事脈絡,我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來理解英文童話。如:信息提示式思維導圖,long long ago——there was——new clothes——one day——the two men——a lot of people——a little boy。短文填空式思維導圖:The King_____________new clothes.Two men made______________clothes for him.___________people could see them.___________people could not see them.A little boy________________,Ha!Ha!The King isn’t wearing any________________.這樣的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歸納、概括出故事中的具體事實和重要細節(jié),便于學生理解文本內(nèi)容。
總之,使用思維導圖來輔助學生學習英語知識,能夠讓學生學會整理加工信息,并學會歸納英語知識點,讓他們的英語學習變得更加有效。
(特約編輯 陳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