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迎弟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代技術影響著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教育領域,教育信息化已經成為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F(xiàn)代技術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為新課改指明了方向,特別是近兩年來提出的“微課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國,課堂教學已然進入“微時代”。與此同時,班級管理也亟須改革,微博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正迅速影響教育者的班級管理理念,班級管理也正迅速邁進“微管理”的時代。
一、班級微博的概念及特征
微博又叫微博客,是微型博客的簡稱,是以網絡作為載體,簡易迅速便捷地發(fā)布自己的心得,及時有效輕松地與他人進行交流,集豐富多彩的個性化展示于一體的綜合性網絡交互平臺。與傳統(tǒng)博客相比,以“短、靈、快”為特點,實現(xiàn)即時分享。班級微博,是指以班級集體為主體的,師生、家長通過發(fā)貼和回貼等方式進行思想交流、資源共享和互助互進的平臺,學生以文字、多媒體等方式,就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學習心得、課堂感受、課外時間利用、同學關系、師生關系、業(yè)余愛好等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超越傳統(tǒng)時空局限,促進學生個人隱性知識顯性化,并讓所有的學生可以共享知識和思想。
據不完全統(tǒng)計,中國的微博用戶已近3億,為世界微博用戶第一大國。從人群分布來看,以年輕人為主,特別是在校學生的數量在迅速上升。微博已經成為年輕人表達心情與朋友交流的主要渠道;從行業(yè)分布來講,微博的用戶幾乎涵蓋了行政、醫(yī)務、教育等所有部門,成為這些部門事務公開、加強交流的主要方式。教育是當今人們主要關注對象,若能把教育與微博結合起來,及時通過微博形式傳遞教育信息,必能加強教育與社會的聯(lián)系,建立起學校與社會的橋梁。
微博的特點也使其在教育領域具有廣闊的前景:第一,微博操作技術簡單,容易掌握。微博操作簡單,不存在技術門檻,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都可以無障礙的參與其中,實現(xiàn)零距離溝通。同時,微博的使用形式多樣,微博既可以通過手機短信、彩信、WAP 瀏覽器發(fā)布,也可以通過PC 上的WEB 瀏覽器、即時通訊工具發(fā)布,微博倡導博主個性化的自由行為,同時簡潔的語言也便于微博信息的及時捕捉和傳遞。第二,微博信息傳播快速,影響力大。微博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將身邊的各種新鮮事物和內心的真實想法在第一時間發(fā)布到微博上,這就意味著一則剛發(fā)生的新聞事件及其社會反響,會在最短的時間內以幾何速度迅速傳播和擴張。在班級微博中,班主任可以把作業(yè)、通知、要求等傳到微博中,學生可以迅速接收到信息,利用微博這個平臺把學校與學生緊密聯(lián)系起來,讓微博發(fā)揮紐帶作用。第三,微博交流方式靈活,溝通順暢。微博用戶之間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一種不對稱的背對臉的跟隨,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意愿選擇跟隨的對象,并且在自己的個人空間里隨時更新被跟隨對象的狀態(tài),而彼此間可以不主動交流。因此這種跟隨可以一點對一點,也可以一點對多點。用戶可以發(fā)布文字、音頻、視頻等形式的文件,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個性。第四,微博作為新興平臺,易被接受。微博作為新興的交流平臺,為廣大青年所接受,滿足了他們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微博與班級管理相結合,以學生樂意接受的方式對其教育引導,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班級微博提供了學生管理中多領域銜接的階梯
管理手段由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轉變。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主要依靠班主任的一張嘴和兩條腿,班級的任何事情都需要班主任多往教室跑,多傳達,任何事情都需要班主任與學生面對面的安排,所以,在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下,班主任工作很累很辛苦?,F(xiàn)代的信息交流平臺讓班主任從日常的瑣碎工作中解放出來,作業(yè)的布置、任務的安排、通知公告等都可以通過微博等交流平臺發(fā)布出去,讓學生及時獲得信息。
管理時空由課堂向課外延伸。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的唯一陣地就是課堂。在學校里,班主任可以利用好時間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一旦學生離開了學校,班主任就束手無策。這就使得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影響了教學質量。雖然班主任一直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家長協(xié)助管理學生,但是,操作起來卻是困難重重。但是,網絡給學生管理提供了一個交流平臺,利用這個平臺,班主任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約束,隨時隨地與學生進行交流,解答學生的困惑,實現(xiàn)了全天候的教育。
管理實踐由授受向合作改進。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主要是靠班主任一個人講,或是讓學生講,雖然形式有所不同,但是從本質上來講,都是說教。在網絡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學生,高度重視自己的主動性、參與性、互動性。因此,傳統(tǒng)的說教式管理模式已經越來越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F(xiàn)在的學生獲得信息的渠道很多,在對各種信息加工后,他們往往會形成自己的想法,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說教式教育,只能讓學生口服心不服。網絡交流平臺給學生管理提供了參與其中的機會,班主任與學生在參與中討論,在討論中引導,在引導中達成共識,讓學生心服口服。
三、班級微博打造了學生管理中多維度引導的平臺
學生有較多的課余時間,由于自身的約束能力較弱,難以控制自己的時間和行動。大多數家長由于工作的原因也疏于對孩子的監(jiān)督,因此,課余時間是學生思想最容易產生問題的一個重要時段。特別是在現(xiàn)在的網絡環(huán)境下,不少學生放學回家的唯一任務就是上網,長時間沉迷于網絡,給學生的學習帶來負面影響,更給學生身心造成極大的傷害。在這種情況下,班級微博就可以幫助我們很好地做一些看似與班級管理沒有關系而事實上又有著千絲萬縷聯(lián)系的事情。班級可以定期召開微博會議,號召全體同學準時參與,討論的話題可以是最新的時事新聞,也可以是班級內部安排的某些話題,讓學生針對這些問題積極發(fā)言,暢談感受,班主任則在其中適時引導,這樣不僅滿足了學生的上網要求,了解國家大事,而且在潛移默化中實現(xiàn)了教育的目的。這樣,班主任就可在常規(guī)班級管理的真空時段做生活的指導者,學業(yè)的傳授者,心靈的傾聽者。
同樣,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把在課堂上出現(xiàn)疏忽或遺漏的地方,或者是教學內容的重難點發(fā)布在班級微博中,拓展學生的知識點,學生則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進一步的理解,把班級微博作為課堂的延伸和補充;學生也可以把學習中遇到各種各樣不理解的疑難問題公布出來,等待老師或同學對其進行解答,實現(xiàn)知識的共享,在班級微博上形成第二課堂。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互幫互助的品質,增強了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通過班級微博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團結協(xié)作與合作探究的能力,自我定位與他人評價的能力。
四、班級微博拓寬了學生管理中多方面溝通的渠道
“快樂與別人共享,快樂可以增加一倍;痛苦與別人分擔,痛苦可以減少一半”,其實說的就是溝通的重要性。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教師缺乏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耙驗檎n堂時空上的限制,本該是‘教學相長的教學管理活動幾乎變成了教師純粹地向學生灌輸‘內容信息的單方面流動的過程,學生的學習僅僅就是單純地從教師那里記錄、背誦知識,這完全違背了教學的初衷,也不利于學生學習意識與創(chuàng)新思維的形成。在班級微博環(huán)境下,教師可以把教學心得、教學反思、教學管理、教學要求等公布出來,學生也可以把學習中的困惑和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或是自己對班級的意見和建議公布出來,供大家共同探討,以便老師充分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和想法,并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增進師生間的了解和信任,解決師生間的隔閡,加強師生間的感情。
在傳統(tǒng)教育教學模式中,由于年齡、心理的特殊性,很少有學生愿意向教師或家長面對面地傾訴自己的“困惑”。日常生活中由父母和教師進行的思想教育,是按照社會公認的規(guī)范和道德標準要求進行的,而同輩群體則有著自己的價值標準,因此學生與長輩之間很容易產生“代溝”。班級微博的出現(xiàn),則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可以傾訴的途徑,也為老師和家長了解學生提供了一條有效的傾訴途徑。在這里,學生可以把自己的困惑說出來,其他同學則可以從同齡人的角度去分析解答問題,達到互幫互助作用,同輩之間的這種對話式的交流能對對方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此過程中,家長也可以加入班級微博,及時關注班級和孩子的狀況,并把自己的想法和問題提出來,與其他人共同探討,從而可以實現(xiàn)學校與家長,學生與家長,家長與家長面對面的交流。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班級管理理念和實踐也隨著發(fā)生巨大了的變化。班級微博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對其進行管理,不僅有利于形成對學生全方面的引導教育,而且有利于形成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教育合力,從而逐步形成新型的班級管理模式,實現(xiàn)對班級學生的“微管理”。
(作者單位:江蘇新海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