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蘭琴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4)22-0121-01
伯納說過,學生的最好動力莫過于對所學材料的興趣??鬃诱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作文、興趣與成功是孿生兄弟。有興趣則勝,沒興趣則殆!《新課程標準》要求:中年級學生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認真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內容寫清楚。教師在施教過程中,如何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呢?下面,聯(lián)系本人平時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1.開拓學生視野,誘發(fā)寫作欲望
創(chuàng)作欲望往往來源于強烈的生活感受和現(xiàn)實需要。如果學生對客觀事物產生了強烈的愛憎情感,便有了"一發(fā)而不可收拾"的寫作欲望。這就要求學生們熱愛生活,熟悉生活,接近生活,如生活若于學生游離,自身感受不深刻,自然不會產生寫作興趣。所以說,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首先要讓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在美化感受中激發(fā)學生寫作的內在積極性。如我在中年級開始,要求學生寫周記,在這一周當中,你做了家務事嗎?做了那就把它寫下來?;蜻@一周父母帶你去玩嗎或去走親戚了嗎?去了,就把你看到的、聽到的寫下來。如此一來,學生就慢慢習慣了,逐漸地學生把寫周記看做是一件快樂的事。因為當他們升入高一個年級時,再翻閱原來的周記時,會覺得很有趣,會覺得自己原來做的事情有多可笑,有多傻,更能勾起童年的回憶。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使我深刻感受到此方法對學生的習作的提高效果非常明顯。
2.指導課外閱讀,激發(fā)寫作興趣
《新課標標準》要求: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要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從而獲得思想啟迪。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生單靠課堂學的那些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只憑借那點知識,寫的作文就不夠豐富生動。應指導學生多閱讀課外書以及報紙、雜志,借鑒別人的寫作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學生的識別能力比較差,老師必須替學生選擇有價值,適應小學生需要的讀物,讓學生有選擇的讀。如《小學生周報》、《小學生語文報》、《小學生作文選刊》、《兒童文學》………
選擇好讀物之后,還要傳給學生閱讀方法。為了讓課外閱讀收到更好的效果,我利用課外時間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并要求學生建立讀書筆記本,每讀完一篇文章,就給文章寫提綱,概括主要內容,摘錄優(yōu)美詞句,并寫心得體會,或者收集剪貼好的文段。通過閱讀書報,強化學生課外知識的積累,為練習寫作奠定比較扎實的基礎。
3.開展競賽活動,激發(fā)寫作興趣
爭強好勝是少年兒童的心里特點之一。開展作文競賽活動,既符合學生的心理需要,又能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比如組織民間故事講演比賽,看圖作文賽,命題作文賽,讀書心得講演賽,以及給文章加開頭、續(xù)結尾,添過渡等等,根據學生實際,創(chuàng)作一些符合兒童認識特征和作文心理的競賽情境,只要引導得當,指導得法,即可樹立學生的爭優(yōu)意識,又能在緊張的競賽氣氛中,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興趣。
4.創(chuàng)作作文情境,激發(fā)寫作興趣
小學生其行為動力往往帶有濃濃的感情色彩。只要他們愿意做,樂意做的事便會積極去做,并想方設法做好。感情因素是他行為的驅動力。抓住這一特點,我便經常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做情境,誘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如預先布置學生去觀賞某一個特定的景物,或參加校內外某個活動,或記述他們熟悉的一個人,或要求學生親手做一件事,通過自己親手去做,親身體驗勞動過程,把自己做的事情從頭到尾寫清楚、寫具體。我曾設計這么一道命題作文:"(她)是誰?"要求:要通過人物外貌、神態(tài)、性格、興趣、愛好、習慣、語言、動作等描寫,讓學生能認定是寫誰?這一設計使學生對此次作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連平時怕作文的學生也覺得不會無話可說了。
5.堅持多練多寫,誘發(fā)學生興趣
學生進行練習寫字時,除了生活體驗與閱讀賞析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面,那就是多練多寫。因為這是一個落實階段。如果僅僅只是讓學生滿足于一種體驗和賞析而不對這些體驗和賞析所帶來的心理變化和情感啟發(fā)作一些文字的處理,這樣無異于對應了這樣一句論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墒?,事實上我們作為教師的是不希望看到這樣的結果。我們費盡心思地在課堂上運用了各種方法、手段和技巧去從事作文教學,其最終的目的就是希望能看到學生把一篇篇美麗的作文呈現(xiàn)在世人的面前。如在這一方面,我的做法是:(1)用一個總起句,讓學生寫一段話;(2)我寫第一段,接下來讓學生去續(xù)寫;(3)根據課文想象性結尾,讓學生進行補寫;(4)根據課后小練筆進行練習等等,收到良好效果。所以說,要求學生堅持多練多寫,不僅僅使學生做到學以致用,更為重要的是能夠使學生保持一顆快快樂樂的童心,從而使寫作興趣不斷的被這樣自我創(chuàng)作所帶來的一種快感支撐下去。
6.評講學生作文,激發(fā)寫作興趣
多數(shù)老師講評作文,總是把班上幾個作文尖子的文章念念,而大多數(shù)學生的作文文采難登其"大雅之堂"。因此,學生作文興趣就日益淡漠。我認為學生的作文不可能處處寫得好,但也總會有那么"一點之美"。因此,我在講評作文中的"閃光點",講評時就評"一點之美"。如某學生的文章有一個好的開頭,出語不凡:某某同學的作文有一個好結尾,余韻無窮,某某學生的文章構思巧妙,曲折有致;某某學生的作文,語句流暢,清新上口;某某學生過去作文較差,可這次的作文有一段寫的特別精彩……….我都加以肯定表揚,只要誰的文章有那么一點突出的進步,我都不隨意放過,并加以正面啟發(fā)、引導,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影響,用此調動其作文的積極性,我認為還是可行的。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贊科夫說過:"只要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的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使學生的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因此,作文教學應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有了興趣,學生才能走進生活,貼近生活,去細細品味情趣,才會有向人表達的欲望,也才會漸漸養(yǎng)成愛動筆,勤動筆的好習慣。我要大聲呼吁:培養(yǎng)習作興趣是小學生習作的基礎,是通往成功大道的階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