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育梅
【摘 要】正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以計算機的發(fā)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的第三次人類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動,人們的生活步入了信息時代。信息時代的到來,給現(xiàn)代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想真正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和需要,必須要掌握信息技術?!敖虩o定法,但教定要有法”。這是各科教學必須遵守的一個通用原則。隨著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不斷發(fā)展和計算機教學的不斷深入,其教學從不規(guī)范到基本規(guī)范,教學方法從無到有,教學模式從借用其它學科的教學模式逐漸過渡到具有信息技術學科特色的教學模式。我在信息技術教學實踐中,以有利于學生學習及發(fā)展為原則,積極探索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法,根據(jù)對平時教學的總結(jié),歸納出初中信息技術有以下的教學法。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信息技術的課程;課堂教學過程;計算機
從事信息技術教學時間不長,但也取得了一些經(jīng)驗,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教師的教學方法往往直接響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生學習方法的創(chuàng)新首先是教師的教學方法要創(chuàng)新,從而產(chǎn)生一個良好的導向作用。
一 、示范教學
適用于操作性較強的學科教學示范教學法就是教師操作,學生從教師的示范性操作中學習操作的步驟和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主要用于操作性較強的學科教學,如自然實驗,科技制作,運動技巧等。這種教學方法在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是一種重要而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 其應用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指操作姿勢的示范,如:操作計算機的坐姿,操作鍵盤的指法,操作鼠標的指法;另一面方面是指計算機軟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驟的示范。如:講Windows 操作基礎時,講文件夾的創(chuàng)建,其操作步驟為:
①進入到指定位置;②文件—新建一文件夾;③轉(zhuǎn)換輸入法;④把鼠標移到新建文件夾,點右鍵,選重命名;⑤輸入文件夾的名字;⑥確定。教師可以借助計算機投影儀或網(wǎng)絡教學系統(tǒng)進行一步一步地演示。這種教學法能夠很直觀地讓學生從教師的示范操作中學到操作方法,從而完成學習任務。在信息技術的教學中很適用這種教學方法,我們學校配有語音室,多媒體教室,使用上存在著優(yōu)良的條件,學生對新生事物也比較感興趣,加上初中生的模仿性又很強,示范教學的成果也很明顯。
二、講授教學
鞏固信息技術常識性的知識講授教學法就是教師對知識進行系統(tǒng)地講解。它作為一種最常用,最古老的教學方法,同樣適合新興的信息技術學科,這種教學方法主要運用于信息技術常識性的知識教學。如教學計算機的發(fā)展史,計算機的組成,計算機的日常維護和病毒預防以及計算機的用途等。這種教學方法也同樣適用于計算機操作性知識的原理講解和操作步驟的講解。此種教學方式在初一段的教學中我深有體會,初一的新生剛剛?cè)雽W,學習方式上還處于對教師新教法的適應接受的過渡階段,小學年段接受的是老師傳統(tǒng)的講授教學法,這樣傳統(tǒng)學習方法對這個年段的學生十分有利。
三、直觀感知法
雖然在一些小學已開設信息技術課程,但對學生來說,還是一門新興的、新穎的課程,因而對計算機更是充滿著一種神秘感,很想知道計算機是怎么工作的,主機箱內(nèi)到底有些什么東西,它們各有什么用途?對此,我常通過現(xiàn)場實物展示來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認識一下什么是硬盤、主板、內(nèi)存、顯卡等,然后再簡單地解釋其作用。通過直覺的感官認識,學生就會對心中的疑團有所解開,并在腦海里建立起一個對計算機基本結(jié)構(gòu)的模型,這樣學生就能對教材中基礎知識部分很輕松地掌握了。
四、對比、類比講解法
比如在講Windows基礎知識時,經(jīng)常用到對比教學方法。如講授資源管理器,可通過觀察“我的電腦”窗口來進行對比,比較兩者窗口界面的不同,來加強學習的效果。再比如講“復制”、“移動”文件或文件夾時,運用對比教學法,教學效果不錯。
另外,在信息技術知識方面有許多“相似”的知識點,在備課過程中,我注意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分類,善于歸納知識要點。具體說來要注意做到將“相似”的知識點合起來講,操作方法“相同”的挑一個來講。例如,在講解Word中“圖文混排”一節(jié)時,我將圖片、藝術字和文本框的插入方法和格式的設置合在一起來講,只給同學們講解并演示了圖片的插入和格式的設置方法,而藝術字和文本框的插入與格式設置留給同學們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和小組內(nèi)的合作學習自己去完成學習目標。雖然一節(jié)課我只講了7分鐘左右的時間,由于同學們有了充足的操作和交流時間,卻起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五、自由作業(yè)法
如在講Word中“綜合應用”這一節(jié)時,根據(jù)學生對前三節(jié)的內(nèi)容已掌握,所以我在這節(jié)課上運用自由作業(yè)法,在課上不是純粹的要求學生按照書本上的詳細操作步驟進行,而是讓學生在根據(jù)自己掌握基本技巧與理論知識前提下,自由發(fā)揮。然后教師選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學生在多媒體教學平臺上演示給大家看,讓全班學生一起進行講評,比一比誰做得更簡捷、更方便,從而使學生能觸類旁通,共同學習與提高。
六、講授與練習相結(jié)合
利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駕馭課堂教學。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相信“多媒體網(wǎng)絡教室”系列軟件大家都不陌生,它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教學過程中,教師一邊演示,一邊講解。教師一邊教,學生一邊學,然后再加上教師有目的、有意義的指導和分組討論學習,從而達到教學目的,這也是信息技術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
七、互動式合作學習
針對初中學生的個性和本學科的特點,經(jīng)過幾年來的實踐,我在教學中也采用“互動式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它是一種以個人為主體,以小組為單位,以互動、合作為精髓的學習方式,其優(yōu)勢在于:1.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實踐過程之中。2.能在充分挖掘?qū)W生的個人表現(xiàn)欲望的同時,培養(yǎng)集體榮譽感。3.小組成員間能相互取長補短,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能力,在增進友誼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同學們的競爭意識。4.形成了有效的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課上與課下之間的立體互動,有效地落實了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例如在講“收發(fā)電子郵件”這一課時,我在課下了解到班里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已有電子郵箱,并經(jīng)常收、發(fā)郵件。在備課時,我把本課的知識點做成專題網(wǎng)站,在課上采用“互動式合作學習”,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不僅是一門科學,而且是一門藝術,科學而又精妙的方法,是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信息技術課程的建設之路還有一段路要走,作為教師,我們都將和新課程一道成長。在這漫長的征途當中,我們都會繼續(xù)做出自己的努力,為學生成長和課程建設貢獻自己的教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