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香
(福建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3)
從當前的體育發(fā)展情況上看,游泳教學作為一場全民健身性質(zhì)的運動,對于提升個人的綜合身體素質(zhì)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能夠有效地防止游泳教學中的安全事故發(fā)生,就必須要不斷加強游泳課程的幾種教學效果的檢測和分析。從我國目前高校游泳課程的實施現(xiàn)狀來看,情況并不是很樂觀,其中主要的原因便是大學生的游泳技能不過硬,或者是自救能力還有待加強,自我保護的意識不強,這些原因就更為集中體現(xiàn)出我國游泳教學中所存在的教學方法有待提高。
針對當前我國游泳教學中存在的客觀原因,必須要深入分析我國游泳教學中各種特點,才能更好地開展今后的游泳教學工作。筆者就從當前國外先進的游泳教學和訓練方法進行科學探究,在我國國內(nèi)首次游泳教學中,將韻律呼吸有效引進到游泳教學中,同時對三種不同的游泳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對比和研究,從而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探討出適合游泳初學者的方法,更好地為初學者提供各種不同的游泳學習方法。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極大促進學生的學習進度,全面提升初學者的游泳教學方法,建立更加堅實的水上自救基礎。
筆者從當前的大學體育游泳教學課程中的大學生初學者當中40名男生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成三個學習小組,第一組可以分為一般游泳教學法,第二組可以分為原地式韻律呼吸游泳教學法,第三組可以分為移動韻律呼吸游泳教學法,并將這三組之間人員的成績進行相應的比較,最后才能得出相應的結(jié)論。為此,本文針對各個受試者的基本資料進行分析(見表1),以更好地推動游泳教學的發(fā)展。
表1 受試者基本資料統(tǒng)計
表2 實驗教學法的安排
在實驗過程中,一般可以分為9周,每周進行1次到2次的實踐教學。在第一周,可以選取30名實驗者,通過教學內(nèi)容上的相同,利用三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對相同的內(nèi)容進行比較和分析,從而更好地比較出三種不同游泳教學效果。對于當前的換氣次數(shù),以及游泳上的距離考試,這樣就能夠基本上確定實驗者當中是否有初學者。一般的實驗環(huán)節(jié)上,進行半個月左右的閉氣實驗和漂浮學習。與此同時,還應該將30個人逐步分為三個不同的小組,對每個小組采用三種不同的游戲教學方法,并對其進行相應的訓練,最后在測試過程中測試相同的項目,從而更好地比較出三種游泳教學效果的水平。而且,其訓練時間為兩個月,在兩個月之后,可以分別對其進行相應的換氣次數(shù)測試和游泳距離測試。為了能夠更好地達到相應的游泳教學的效果,就必須要注重加強實驗教學法的安排,如表2所示。
通過以上的實驗安排,可以讓學生在游戲環(huán)節(jié)中更好地領會到游泳技巧。尤其是對腿部技術(shù)和手臂技術(shù),以及呼吸技術(shù)和配合技術(shù)等方面進行鞏固訓練,這樣就能夠更好地加強對游泳教學上的效果。
例如,在熟悉水性階段方面:憋氣在10秒以上的便可以記為優(yōu)秀,在6-10秒成績?yōu)橐话?,?秒以下便為較差。
在手臂技術(shù)階段上,若一口氣劃臂前進50米為優(yōu)秀,在30-50米以內(nèi)為一般,低于30米便為較差。
在呼吸階段,學生游泳時利用呼吸技術(shù),若能夠一次性連續(xù)換氣10次以上為優(yōu)秀,在5-9次成績?yōu)橐话?,?次便記為較差。
在配合技術(shù)層面上,若使用三種不同的游泳姿勢來游進,35米為優(yōu)秀,25-35米便可以為合格,低于25米為不合格。
為此,本文筆者就選擇幾種比較容易掌握的自由泳為基礎,在測驗指標上,不僅僅要對相應的常規(guī)游泳距離進行掌握,還應該將相應的換氣次數(shù)納入到正常考核體系中。以下就是三種不同的游泳教學動作技術(shù)的要點分析。
一般性的游泳教學法主要是在課堂上以自由泳為主,適應水性和閉氣,以及漂浮和打水等方面的課程編排內(nèi)容。
韻律呼吸法是在適應一般游泳教學或者是在游泳訓練的過程中,經(jīng)常利用的一種休息呼吸法。這種測驗方式動作要領可以為:站在水中,雙手可以向左右伸直,同時手掌心慢慢向下,呼吸一口氣,身體上可以逐漸呈現(xiàn)一種雙腳半蹲的姿勢,游泳者將頭浸入水面后及時將氣吐出,這樣就能夠有效調(diào)整身體上下的速度,嚴格配合個人吐完氣的時間,在游泳者吐氣之后就必須要將雙手向下壓水,身體向上,頭伸出水面后再進行吸氣。這樣往復循環(huán),就可以很好地掌握各種游泳技能。
另外一個方面,韻律呼吸一定要切實根據(jù)身體之間發(fā)生位移情況做出分析。一般的情況是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就是在原地上進行韻律呼吸法,這種呼吸動作要領主要是可以讓嘴巴深吸一口氣,身體自然下垂直立,雙手上舉靠近耳邊,身體姿勢整體往下沉,并用鼻子在水中進行吐氣訓練,當身體碰觸到池底時,就可以用雙腳用力向上,雙手向上舉的同時身體下壓,身軀逐漸上升,在頭出在水面后,可以利用嘴巴進行吸氣。通過這種游泳方式,使得身體在原處進行上下動作,進而能夠有效地保持呼吸上的穩(wěn)定。
另外一個方式,是一種移動式的呼吸方法。其主要掌握的要領就是要將嘴巴呼吸一口氣,身體可以自然進行下垂,兩手舉過頭頂,身體上逐漸往下沉,鼻子在水中進行慢慢吐氣,并讓身體下沉到池底,之后腳就可以用力向上,并盡量往上前進,雙手舉過,同時努力向下壓,身體自然往上伸展,在腦袋出水面時用嘴巴進行吸氣。重復上述的動作,這樣就能夠讓身體盡量往上,并將游泳者盡量帶到較淺處的池邊,有效地避免減免各種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在蛙泳蹬腿的教學效果上,實驗小組必須強化學習蛙泳蹬腿和呼吸上的配合,動作上可以基本上達到相應的動力定性和自動化。尤其要注重游泳者連續(xù)蹬腿的數(shù),這樣就能夠有效地通過蹬腿練習,讓更多的人體驗到各種漂浮和滑行動作,這樣的安排更加科學合理。
在實驗各個小組中,針對蛙泳教學效果上進行比對,實驗設計上的標準主要是為動作規(guī)范性的蛙泳脫漂。在三個小組中,第一組可達標率為93%第二組的蛙泳達標率為30%,第三組達標率為70%。從這些達標中可以看出,三組之間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在換氣次數(shù)上,讓學生從游泳池一端出發(fā),并將所教的游泳姿勢進行不間斷訓練。在這種距離上進行換氣次數(shù)訓練,可以讓實驗者自己計算換氣次數(shù),并上報測試人員,測試人員要切實做好相應的記錄。
給三組經(jīng)過三個月共計十八個學時訓練,在測試換氣次數(shù)時,第三組的次數(shù)最高,第二組和第三組的平均水平顯著提高。這就表明三種不同游泳教學方法對大學生進行換氣次數(shù)的訓練,有效地移動式韻律呼吸游泳教學方法取得較好的成績,其次是原地上進行韻律呼吸游泳教學法,最差的便是一般游泳教學法。
在游泳距離上,當前游泳教學中的課程進行編排,學習者從游泳池出發(fā),自由泳開始而途中不休息,雙腳之間可以碰觸到池底,這樣就能夠達到最遠的距離。測試的時候,利用三組之間進行相應的競爭,三組不同的游泳教學法對大多數(shù)大學生游泳初學者的距離進行訓練,這樣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比較出更加科學高效的游泳教學法。
通過對三種不同的教學法在三個小組之間的運用,三個小組分別學習三種不同的游泳教學法,之后讓三個小組的成員面對同樣的教學項目進行比賽,如在蛙泳蹬腿和韻律呼吸法以及自由泳三個方面,對閉氣、漂浮和打水三個方面進行比較。通過計時和姿勢的準確性來判斷三種不同的游泳教學方法,從而更好地比較出三者游泳教學法效果的不同。
從這三種不同的教學方法上可以看出,無論是換氣次數(shù)還是游泳距離上,從整體上看,均能夠以移動式的韻律呼吸游泳教學獲得較好的成績。從移動式的韻律呼吸教學法效果上看,相比其他兩種不同教學方法,更好地顯示出三種之間的差距,能夠有助于提升大學生游泳初學者換氣次數(shù)。所以,游泳教學者和游泳教學單位之間進行商議,有效地將移動式韻律呼吸教學法融入到游泳教學課堂中去,這樣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達到相應的游泳效果。
在實施游泳教學上,一定不能忽視游泳者自身的自救訓練。通常情況下,移動式韻律呼吸游泳教學法不單單有助于提升初學者的游泳換氣能力和游泳距離上的長度,同時還能夠有效地提升自身在游泳教學中的安全性。另外一個方面,我們不僅需要重視游泳技能的學習,更需要適當將自救相關課程上融入到游泳課堂中,這樣就能夠極大提升游泳教學自身的教育意義。
除此之外,游泳教學項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學生的身心素質(zhì)。針對當前我國國內(nèi)大學生的體質(zhì)下降趨勢,游泳項目可以有效地納入到陽光體育鍛煉的項目中去,這樣就能夠在全國各大高校中推廣游泳課程。但是我們也應該要看到,游泳課程教學在兼顧學習和自救等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上,必須要不斷改進當前的游泳教學方法,尤其要切實注重將移動式韻律呼吸法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有效提升游泳教學上的課堂效果,逐步擺脫過去學游泳先蛙泳的傳統(tǒng)模式。采用更加科學的教法,在掌握好踩水的基礎上,先從仰泳上進行教學。
[1]史海燕.高校體育與健康課程運動參與學習評價方法研究[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3(5):3-18.
[2]周義義,周志雄,吳寶升.我國普通高校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評價的研究[J].體育與科學,2012(1):79-109.
[3]萬茹,莫磊.體育教學中的“探究式學習”教學法[J].體育學刊,2012(8):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