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安寧
青城山是詩一樣的山,三十六座青峰如道道翠屏,又似郁郁蒼茫的城廓。青城山是鬧市中的一片凈土,登上青城小徑,便有投入大自然懷抱的感覺,滿山綠樹濾去了鬧市的塵囂,幽幽的勝景洗凈了一切煩憂和旅途的疲勞。走在曲徑丹梯上一步一步登山,聽松濤、泉聲、鳥鳴,如歌如訴其樂融融,心情舒展。
青城山永遠是春天,這里一年四季漫山蔥綠,到處是奇峰、怪石、瀑布、流泉,有杜鵑、山茶、蘭花爭芳斗妍;諸多牌樓、亭榭、小橋、殿宇錯落有致地鑲嵌在儀態(tài)萬方的山林之間,倍增樂趣。
登上高臺山彭祖峰絕頂的“呼應亭”,憑欄四望,白云繚繞,如絲、如帶、如綢,盈盈綠意,悠悠白云,映襯著藍藍的天,分明是一幅懸掛天際的天然圖畫。向東遙望,岷江如帶,廣袤千里的川西平原盡收眼底;西看巍巍大面山,林壑莽莽,云天雪嶺;近處群峰獻翠,綠意幽郁,清泉漱石,澗水凝碧,把人帶入如癡如夢的幻境之中。
夜宿上清宮,已是日墜霞落,暮色低垂。六七人相邀,來至“神燈亭”前,大家品茗閑聊,談及從古至今也不知多少善男信女餐風露宿,跋山涉水,千里迢迢來到青城山,以睹神燈勝景為快。鄰座一青城??透且馕渡铋L地講起神燈的傳說故事。
唐時青城山常在夏秋晴霽,星朗月暗之時,看見萬點星火,閃閃發(fā)光,漂浮不定,疑是“鬼火”,“怪光”,后來上清宮的小道童向人泄露,是天上神仙提著萬盞神燈來朝賀道教始祖張?zhí)鞄?。以后,每遇神燈出現(xiàn),眾人莫不頂禮膜拜,以求福澤。這時,眾人不由舉目眺望,星朗風輕,山色幽暗,對面大面山上果然有靈光點點,飄忽閃爍,時而疾走如飛,時而飄逸如帶,神秘莫測。當然這燈不是神仙,同行人中有說是骨骼磷火,但磷火只能貼地面浮動,絕不能在空中飄舞飛行,還有人稱是磷螢,但螢蟲不會發(fā)出如此強烈的光來。我猛然想起《甲記》中記有“觀前有靈燈,齋日必見,神燈千余,輝灼林表”這便是對青城山美景神燈這一奇觀現(xiàn)象的精妙寫照。
在上清宮旅居一宿,清晨五點便趕往“觀日亭”,此時,千山萬壑,半藏半露,半掩半遮,盡在茫茫薄霧中,群峰沉浮,氣象萬千。少頃,云海中出現(xiàn)一條紅帶,紅帶徐徐展開,越來越紅,越來越亮了,仿似一條巨龍在攪動天際。隨后,霧隨著晨風飄逸,紅日噴薄而出,壯若巨大赤球,紅霞滿天。群峰初醒了,它青綠色身上裹上了一層血紅的霞光。徐徐的,青城山在青青蒼蒼中露出了古老而迷人的姿容。憑欄眺望,遠山雪嶺,紅云漂浮;碧江似練,穿山越嶺而來,又回現(xiàn)蜿蜒而去;回望“伏龍”,煙籠霧鎖,瑞靄飄飄,碧玉潭面綠玉生波。
離開青城山時,已是夕陽西下玉兔東升,正行間,看見兩個身著黃色馬褂的保潔員正在山道下的懸崖邊將游人丟棄的垃圾撿進掛在腰間的塑料袋里,此情此景,敬重之情由然而生。
旅游景區(qū)更要加強環(huán)保意識,因為青城山不僅屬于中國,更是屬于世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