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過文本細讀和對作者的分析,本文試圖找到巴克生活中不同時期環(huán)境所起的關鍵作用。此外,在環(huán)境決定論的指導下,本文分析了巴克由一只文明的狗退變成了一只野狼的原因。進而得出環(huán)境決定著巴克變化的結論。
[關鍵詞] 巴克;環(huán)境決定論;適應
引言
《野性的呼喚》是杰克·倫敦最富盛名的小說之一。從1903年出版以來,這部小說就在世界范圍內成描述動物小說中的經(jīng)典之作。亞布拉罕·羅斯伯格說這是倫敦寫出的最完美的現(xiàn)實小說。批評家給予的好評也紛至沓來,學者們也對這部小說做了大量的研究。在國內研究者們從自然主義,敘事學,生態(tài)批評和主題等不同的角度分析這部小說,也有學者認為這是一部寓言故事,也有學者把它處理為人與自然或者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然而,從環(huán)境決定論這一角度來分析這部作品鮮有人問津。本文試從這一角度對這一領域做出補充。
《野性的呼喚》講的是關于一只叫巴克的狗的故事。亞布拉罕·羅斯伯格認為這部小說有三層意義。第一層,關于巴克這只狗的故事。第二層,自傳性的。第三層就是政治和哲學層面。從這一層面上講,作品以小說的形式展現(xiàn)了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教條。通過這種適應,人或者狗在生理上變得更加強大,而精神上無論在社會層面還是自然層面也更加貪婪,狡詐,殘暴和自私。因此,本論文是從環(huán)境決定論方面來研究這部小說的第三個層面。
一、作家背景
杰克·倫敦(1876-1916)是美國長篇小說家和短篇小說家,他出生在舊金山的貧民窟,是弗洛拉·韋爾曼和威廉·錢尼的(未婚)兒子。杰克的繼父是一個文靜的紳士,他熱愛土地和飼養(yǎng)動物,這對杰克以后的寫作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此外,杰克出身的非法性也對他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最終成為塑造他個人性格的重要因素。1916年11月22日,年僅40歲的杰克·倫自殺于過多服用嗎啡。他是美國的奇跡,他是個人創(chuàng)造自我和民族奇跡的綜合體。杰克·倫敦作為故事敘述人的超級能力和他對動物以及人性精準的理解他的故事具有很強大的感染力,這也為他贏得了美國杰出作家的榮譽。
十九世紀后期,赫伯特·斯賓塞(1820-1903)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和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1900)的超人理論風靡一時。此外,法國作家艾米麗·佐拉的自然主義也為人所熟悉。上述幾個理論都對杰克·倫敦的寫作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
二、不同時期,不同的巴克
人類生態(tài)學作為一門社會文化科學,在魯?shù)婪颉つ査购土_伯特·布朗斯特恩的著作《環(huán)境和烏托邦:一種綜合體》包含三層含義,它們是:環(huán)境決定論,環(huán)境可能論,環(huán)境適合論。環(huán)境決定論把人看成是在自然面前無能為力的,這是觀點也是這種理論最純粹的個案。其實,決定論不僅僅是對環(huán)境限制個人努力的一種信任。這種理論推斷自然會抑制人的行為。這種理論不僅適用于人類,也適用于其它動物。在這部小說中,巴克的一生可以分為七個不同的階段,這七個階段是:1在加利福尼亞米勒法官的家中;2被園丁的一個幫手麥尼爾販賣給穿紅外套的人;3被賣給帕羅特和弗朗索斯;4再次被販賣,生活在哈爾,查爾斯和梅賽德斯的棍棒之下;5被約翰?桑頓挽救并與之相依為命;6桑頓被害;7接受野性的呼喚,最終變?yōu)橐恢灰袄恰?/p>
在第一階段中,巴克在米勒法官的家中過著安逸穩(wěn)定的完美生活。在米勒法官家長達四年的生活期間,巴克根本不用擔心食物和安全問題。這種環(huán)境決定了巴克高貴而優(yōu)雅的舉止,寒冷、饑餓和為了領導權而斗爭的思想從未在他腦海中出現(xiàn)過?!八敲桌辗ü偌业膰?,是這里所有爬行、飛行生物的國王,甚至包括人類”。(p22)作為一只狗,巴克甚至從不和其它狗交流,雖然它們都住在米勒法官家中,但它們之間有一層看不見的隔膜?!霸谔鞖馇缋实臅r候,它和法官的兒子去狩獵,或者作法官女兒莫利和愛麗絲的陪護者;在冬季的夜晚,它躺在米勒法官的腳下,旁邊是書房里熊熊的火爐;有時候,它會馱著法官的孫子閑逛或者在草地上和他們打滾……”(p22)這種情景只有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才會發(fā)生,也只有在這種環(huán)境才養(yǎng)成了巴克與世無爭、閑適高貴的性格。
從以上分析很容易看出,處在這種環(huán)境中的巴克還是一只天真溫順的狗;處在這種環(huán)境中的巴克也體會不到荒野生活的艱難。另外,加利福尼亞溫和的氣候也決定了巴克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雪,更不用說滑雪橇了。無論從自然還是從社會方面,它都有太多的地方要向環(huán)境學習。換言之,環(huán)境還要進一步塑造巴克。偶然的遭遇迎來了巴克生命中第二個階段的到來,它也開始向環(huán)境學習。
巴克所經(jīng)歷的第二個階段被認為是它一生中最重要的,在這一階段中,它學會了殘酷無情環(huán)境之下的基本生存法則。剛開始,它被繩子套在脖子上,這種事情以前從沒在它身上發(fā)生過。雖然它也掙扎,但目前的巴克在環(huán)境面前是無助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去適應環(huán)境。在這樣的環(huán)境之下,巴克的野性已經(jīng)有所流露,而且以后這種野性還會逐漸增強。為了讓巴克長點記性,穿紅外套的人在他和巴克之間進行了一場公平的較量。因為要求公平,所以巴克脖子里的的繩子被取了下來。巴克相信憑著“兩天來它胸中被壓抑的怒火,再加上它一百四十磅的體重”,它會好好教訓一下眼前這個折磨它這么久的人。巴克的上述行為是不會在米勒法官家里的,因為那里文明的環(huán)境沒有為它提供行為粗魯野蠻的條件。然而,它卻可以在此時此地放肆野蠻,因為環(huán)境不同。這場較量的結果是巴克被眼前這位手拿大棒身穿紅外套的人徹底打趴下了。從此,巴克明白了最原始的法則:手拿大棒的人就是法則的制定者,是必須服從其命令的主人”。(p28)巴克從它的經(jīng)歷和周圍環(huán)境中學到的對它以后的生存是必要的,而對巴克來說,懂得這一法則又是幸運的:必須服從規(guī)則的制定者,否則就要死。巴克從這一事件中所受到的啟示為它的第三個階段做了必要的準備。
在第三個階段,巴克被以三百美元的價格賣給了帕羅特。于是巴克結束了舊的生活,開始新的階段。這一階段是與前兩個階段完全不同的,因為“帕羅特了解狗,當他第一眼看到巴克時他就知道巴克是千里挑一的(好狗)”。(p29)雖然巴克對帕羅特和它的伙伴弗朗索斯沒有感情,“然而,它越發(fā)的從心底里面尊重他們。巴克很快了解到帕羅特和弗朗索斯這兩個人公平,正直,鎮(zhèn)定,崇尚平等,并且對狗的常用伎倆了如指掌,不會輕易被狗所欺騙”。(p29)在此階段中,巴克不用擔心主人的威脅,但它要時刻保持警惕,因為它會遇到不同的野蠻者。在第三個階段,巴克第一次難忘的經(jīng)歷就是看到狗的相互撕咬。在撕咬過程中,一只叫柯利的母狗倒下了那個“膚色黝黑的混血兒站在柯利尸體上面厲聲咒罵著……這就是結果。沒有公平的游戲,你一旦倒下,游戲就結束了”。(p33)理解了這一點,巴克在無情的環(huán)境中生存下來的技巧又增進一步。越是理解環(huán)境,就越能適應環(huán)境,生存下來的幾率就越大。
巴克越是遠離文明,距離野蠻越是近?!白约何拿鞯臅r候,出于道德,巴克甚至可以為了保護米勒法官的馬鞭而死;然而現(xiàn)在巴克已經(jīng)完全遠離了文明,其明顯標志就是它不再考慮道德的束縛,只為了保全自己而躲在狗窩里。”(p37)至此,巴克已經(jīng)完成了由文明的狗向荒蠻野獸轉變的準備,它開始展露它野性的一面?!昂浼澎o的深夜,巴克會把頭高高揚起像狼一樣對著天空嚎叫。它的祖先就是這樣仰頭長嚎,這樣的長嚎延續(xù)了幾百年,縱使那些祖先早已死去,成為灰燼,巴克依然和祖先一樣嚎叫著”。(P38)巴克遠離文明太久了,它內心的野性也被目前這種環(huán)境激發(fā)出來了。在一次和領頭狗斯皮茲爭斗的過程中,巴克毫不留情的將對方置于死地,贏得了斗爭的勝利?!鞍涂舜舸舻恼局?,眼睛望著(死去的斯皮茲),它是斗爭的冠軍,是內心的野性促使它完成這次殺戮,而巴克現(xiàn)在感覺這種殺戮很有趣”。(P51)巴克尊重眼前的兩位主人,而主人對巴克也是戀戀不舍。
巴克生命中第四五六階段與前三階段相似:它的性格都是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而不斷改變。
結論
通過分析作家和小說的細讀,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環(huán)境在巴克生命的各個階段中起著關鍵作用。此外,本文從環(huán)境決定論的視角下分析了巴克由狗退變成狼的過程中環(huán)境所起的決定性作用。環(huán)境決定著巴克是狗還是狼,這也從另一方面再次向人類警示環(huán)境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London,Jack.TheCalloftheWildand WhiteFang.NewYork:BantamBooks,Inc.,1963
[2]RudolfMoors,RobertBrownstein.EnvironmentandUtopia:ASynthesis.NewYork:PlenumPress,1977.p.7.
[3]耿霞.試論野性的呼喊中巴克野性的回歸[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2009,(4).
作者簡介:凌建平(1981—),男,河南開封人,碩士,主要從事英美小說研究和大學英語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