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松 楊 進
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當前,我國海洋國土面臨嚴峻的安全威脅,未來與敵發(fā)生海上軍事沖突或局部戰(zhàn)爭的可能性客觀存在。與之相適應,沿海地區(qū)必須充分做好支前動員準備。
建強一支隊伍。積極參戰(zhàn)支前,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勝利,是中國人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未來作戰(zhàn)支前隊伍包括民兵、民工和廣大干部群眾及各種社會力量,其中民兵是支前骨干,海上作戰(zhàn)更加離不開素質過硬的海上民兵支前,海上民兵不僅擔負物資運輸保障、傷員救護后送、專業(yè)技術支援等作戰(zhàn)支前任務,而且擔負海上宣示主權、海上搜救、海上重要目標防護等維權處突任務。因此,在支前動員準備中,必須徹底破除對海上民兵“能力弱”“用不上”的錯誤認識,牢固樹立“重點建設”“戰(zhàn)必使用”的觀念,遵循“一專多能、一隊多用”的原則,采取軍地聯訓、掛鉤帶訓、部隊導訓等辦法,將海上民兵打造成為“懂海、能戰(zhàn)、會?!钡暮I现啊凹獗犖椤焙汀叭^力量”。
提高“兩個能力”。一個是組織指揮能力。支前動員指揮能力是決定支前成效的關節(jié)點。在支前動員準備中,必須深入研究探索提高支前動員指揮能力的措施辦法。指揮體制上,部隊和地方國動委應構建作戰(zhàn)支前保障聯合指揮機構,負責動員物資籌備、陸運、裝載等組織指揮;鑒于海上通信和海上情況復雜,必要時可將部分海上民兵分隊、交戰(zhàn)專業(yè)分隊等海上運輸保障力量轉隸給海上一線部隊直接指揮,確保軍地一體聯動。指揮手段上,要采取約定密語表,使用保密對講機、保密電臺等多種手段進行部隊和海上民兵船艇之間通聯,確?!巴ǖ昧耍ǖ煤谩?。另一個是集結裝載能力。支前物資裝備集結裝載速度是衡量支前動員質量的重要指標?,F代海上作戰(zhàn)科技含量高、規(guī)模有限、進展快速,對物資裝備支前總要求除了對口、高質外,就是“集結快、裝載快”。因此,要把研究探索快速集結裝載作為支前動員準備的重要內容。通常,應采取物資分種類集結、車輛分功能集結、船只分批次集結等多種方式,實現支前物資裝備快速集結;要通過啟動國防交通戰(zhàn)備碼頭、民用碼頭等大型設施設備,采取大噸位物資使用裝載機吊裝上船、零散物資分類裝箱上船、輕便物資攜帶上船等方式,實現支前物資裝備快速裝載。
夯實“三個基礎”。信息化條件下海上作戰(zhàn)是諸軍兵種聯合作戰(zhàn),參戰(zhàn)力量多元、進展快速,支前保障要素多、要求高,距離遠、風險大,支前動員準備必須著力夯實“三個基礎”。一是完善征用措施。重點是針對部分民船可能因出航、維修等原因“召之不來”,采取預編多編辦法,確?!半S征隨用”;針對一些基礎設施民用轉軍用可能因政策法規(guī)不健全、措施辦法不到位“征而不轉”,采取與碼頭、港口、機場、大型商場等單位簽訂民用轉軍用協(xié)議的辦法,用合同規(guī)范其實施,確保“現征現用”;針對部分物資技術裝備可能因需求不明或交通不便等“難儲難供”,采取與電信、醫(yī)院、交通、食品、油料等保障單位簽訂后勤物資、技術裝備儲備協(xié)議的辦法,落實足量儲備,確?!皩S谩薄6歉愫藐懞c暯?。重點是打破以往支前動員準備“重陸輕?!蹦J?,將陸上補給和海上運輸保障統(tǒng)一納入作戰(zhàn)支前動員范疇進行建設,將民船緊急集結、物資裝載、海上運輸、海上聯動等內容納入作戰(zhàn)支前保障體系,梳理形成一套“任務部隊提需求、國動委征集、專業(yè)分隊裝載、海上民兵運輸、海上協(xié)同過駁”的由陸向海支前保障方法路子,實現陸海保障一體聯動,裝載運輸緊密銜接,交接過駁聯合實施。三是暢通運行機制。重點是構建完善情報會商機制,軍地相互通報敵情、海情、民情,以利準確預判,快速反應;構建供需會商機制,軍地相互通報作戰(zhàn)保障需求和支前潛力情況,確保供需一致、精確保障;構建保障實施會商機制,軍地相互通報支前人員、物資、裝備動態(tài)情況,做到實時掌控、順暢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