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錦飛 ,杜 茜,孫光春(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yī)院藥劑科,上海 200240)
抗菌藥物是治療以細菌為代表的多種病原體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咕幬锏牟缓侠響?,不僅會促使細菌產(chǎn)生耐藥性,降低其療效,從而浪費醫(yī)療資源、加重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而且會增加藥源性疾病和藥品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嚴重危害生命健康[1-2]。為了解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yī)院(以下簡稱“我院”)門、急診藥房近3 年抗菌藥物的應用情況,本調查對我院2012—2014 年抗菌藥物應用情況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旨在為臨床合理用藥和監(jiān)管部門的科學管理提供參考。
資料來源于我院醫(yī)院信息系統(tǒng),從藥品庫存管理系統(tǒng)中提取2012—2014 年抗菌藥物的使用數(shù)據(jù),內容包括藥品名稱、規(guī)格、銷售數(shù)量、銷售金額等。
限定日劑量(defined daily dose,DDD)采用《中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2010 年版)[3]和《新編藥物學》(17 版)[4]推薦的成人平均日劑量,文獻未收載的新藥根據(jù)藥品說明書推薦的成人常規(guī)劑量并結合臨床習慣用量確定。用藥頻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某藥的用量/相應藥物的DDD 值。DDDs 具有量的相加性,DDDs 越大,說明此種(類)藥物的使用頻率越高[5]。限定日費用(daily drug cost,DDC)=該藥年銷售總金額/該藥的DDDs 值,DDC 反映了藥品的平均日費用。排序比(B/A)=藥品的銷售金額排序(B)/DDDs排序(A),B/A 是反映銷售金額與用藥人次是否同步的指標,能較為客觀、全面的體現(xiàn)臨床合理用藥的水平和銷售金額與用量的同步性,比值接近1,表示同步情況良好,有比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比值>1,說明該藥品在同類中價格相對低廉,社會效益好于經(jīng)濟效益;比值<1,說明該藥品市場份額大于DDDs,經(jīng)濟效益大于社會效益[6]。
2012—2014 年注射劑、抗菌藥物、門診藥房的銷售金額以及注射劑、抗菌藥物所占銷售金額比例見表1。
表1 各年度抗菌藥物銷售金額及其占比例情況Tab 1 Consumption sum of antibiotics and its proportion in the total consumption sum of drugs in each year
2012—2014 年各類抗菌藥物的銷售金額、銷售金額所占比例以及品種數(shù)情況見表2。
2012—2014 年,我院銷售金額、DDDs、DDC、B/A 排序位居前10 位的抗菌藥物分別見表3 ~5。
表2 各類抗菌藥物的銷售金額及所占比例與品種數(shù)Tab 2 Consumption sum of different kinds of antibiotics and its constituent ratio and the varieties
表3 各年度銷售金額排序位居前10 位的抗菌藥物Tab 3 The top 10 antibiotics ranked by consumption sum in each year
表4 各年度DDDs 排序位居前10 位的抗菌藥物Tab 4 The top 10 antibiotics ranked by DDDs in each year
表5 各年度銷售金額排序位居前10 位藥品的DDC 及B/ATab 5 DDC and B/A of the top 10 antibiotics ranked by consumption sum in each year
我院對抗菌藥物實行分級管理制度,2012—2014 年我院各級抗菌藥物使用情況見表6。
表6 我院各級抗菌藥物使用情況(%)Tab 6 Use of different level of antibiotics in our hospital(%)
如表1 所示,近3 年來,我院門、急診藥房的抗菌藥物銷售金額占門、急診藥品銷售總金額的比例平均約為11.55%,處于較低水平,雖然有輕微的逐年上升的趨勢,但基本處于平穩(wěn)的態(tài)勢。說明我院的抗菌藥物使用基本處于比較合理的水平,沒有因為加強管理而出現(xiàn)明顯的波動。3 年間,抗菌藥物的注射劑銷售金額比例平均在55%左右,且處于比較穩(wěn)定的水平。說明我院醫(yī)師比較注重給藥方式的合理性,基本做到了“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靜注”的用藥原則。
如表2 所示,我院2012—2014 年門、急診藥房抗菌藥物的銷售金額位居前列的分別是:頭孢菌素類、大環(huán)內酯類、氟喹諾酮類。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由于其療效確切、不良反應?。?],藥物種類多,在我院門、急診被廣泛使用,銷售金額逐年上升,從2012 年的近40%上升到2014 年的近50%,藥物品種數(shù)也保持在20 種左右。大環(huán)內酯類抗菌藥物抗菌譜廣,包括支原體、衣原體等不典型病原菌[8],且毒性較低,不需要皮試,因此受到臨床醫(yī)師的歡迎,3 年來其銷售金額雖有波動,但基本保持在30%左右,藥物品種數(shù)也保持穩(wěn)定。氟喹諾酮類藥物主要用于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病、胃腸疾病以及呼吸道的革蘭陰性細菌感染的治療[9]。根據(jù)《衛(wèi)生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的通知》(衛(wèi)辦醫(yī)發(fā)〔2008〕48 號)[10]的要求,我院也加強了對氟喹諾酮類藥物的使用管理,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結果可以看出,氟喹諾酮類藥物所占比例和藥物的品種數(shù)也在逐年下降。
如表3 所示,在銷售金額位居前列的10 種藥品中,注射劑型與口服劑型基本各占半壁江山,說明我院醫(yī)師在選擇給藥途徑時能夠根據(jù)患者病情選擇合理的給藥方式。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3 年來穩(wěn)居銷售金額排行榜的首位,其銷售金額雖逐年下降,但占抗菌藥物銷售總金額的比例仍然在20%左右。臨床常用于支氣管炎、肺炎、泌尿系統(tǒng)感染及皮膚軟組織感染等疾病的治療。頭孢呋辛酯片、頭孢地尼膠囊和阿奇霉素片是口服劑型中銷售金額較高的。頭孢呋辛酯片對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膚軟組織、婦科和耳鼻咽喉科感染等均有良好療效[11]。頭孢地尼對β-內酰胺酶高度穩(wěn)定,抗菌譜廣、抗菌活性高、不良反應較少。其對甲氧西林敏感的金葡菌、化膿性鏈球菌和肺炎球菌等G+菌具有很強的抗菌活性[12]。這3 種藥物的銷售金額逐年上升,占總銷售金額的比例從2012 年的17.85%上升到2014 年的21.61%,占據(jù)了口服抗菌藥物總銷售金額的近一半。排行榜前10 位藥物的銷售金額占總銷售金額的比例基本處于穩(wěn)定的態(tài)勢,3 年來的比例均在65% ~68%之間。說明我院能夠按照國家對醫(yī)院抗菌藥物使用與管理方面的嚴格要求,將抗菌藥物的使用控制在穩(wěn)定、合理的范圍之內。
如表4 所示,在DDDs 排名居前的10 位的藥品中,口服用藥有9 個,說明在我院門、急診患者中,口服給藥使用的范圍更廣,很好地貫徹了“能口服,不注射”的給藥原則。其中頭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和阿奇霉素片3 年來一直穩(wěn)居DDDs 排序前3 位。三者DDDs 合計占當年抗菌藥物總的DDDs 的比例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從2012 年的36.26%上升到2014 年的48.41%,說明這3 種藥物在我院門、急診患者中使用非常廣泛。頭孢呋辛酯片屬于非限制類抗菌藥物,使用方便,且其抗菌譜廣,安全性高。左氧氟沙星片具有抗菌譜廣,抗菌作用強的特點,廣泛用于呼吸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皮膚軟組織、腸道感染等,不良反應少見且輕微,使用不需皮試,使用方便。阿奇霉素片抗菌譜廣,作用強,可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呼吸系統(tǒng)、泌尿生殖系統(tǒng)及皮膚軟組織感染等,且可用于非典型病原體,如支原體、衣原體引起的感染。排序前10 位藥品的總DDDs 占所有抗菌藥物DDDs 的比例有增加的趨勢,說明藥物的使用有集中的趨勢。
銷售金額居10 位的抗菌藥物的DDC 和B/A 值列于表5中。由表5 可以看出,銷售金額居前的注射劑的DDC 基本都在40 元/d 以上,個別藥物在100 元/d 左右,其B/A 值均小于0.5,說明其經(jīng)濟效益大于社會效益;而銷售金額居前的口服劑型中,除頭孢地尼膠囊DDC 較高,其B/A 值<1 以外,其他藥物基本上B/A 值均>1??咕幬锟诜┬驮谖以洪T診內科、五官科、婦科、兒科常用于輕、中度感染的治療,用藥合理。其使用量大、頻度高與其DDC 較低、使用方便、無創(chuàng)給藥、患者依從性好有關[13]。
如表6 所示,3 年來,我院門、急診患者抗菌藥物DDDs 所占比例為:非限制使用類平均為62.01%,限制使用類平均為37.92%,特殊使用類為0.06%。銷售金額所占比例為:非限制使用類平均為38.66%,限制使用類平均為57.99%,特殊使用類為3.35%。因此,總體來說,我院門急診選用非限制級別抗菌藥物較多,其DDDs 穩(wěn)中有升,但其銷售金額有逐年下降趨勢,這可能與非限制類藥品降價較多有關。限制使用類抗菌藥物的DDDs 穩(wěn)中有降,但其銷售金額卻逐步上升,說明臨床醫(yī)師在選用藥物時可能有一定的經(jīng)濟因素考慮,因此需要加強監(jiān)管。
醫(yī)院嚴格按照國家衛(wèi)計委《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的要求[14-15],進一步完善了相關規(guī)章制度和監(jiān)督考核的機制,門診處方的抗菌藥物使用率從2012 年的18.26%下降到2014 年的16.07%,均低于國家衛(wèi)計委不高于20%的要求,且不斷下降;急診處方的抗菌藥物使用率從2012 年的44.20%下降到2014 年的40.32%,雖然與國家衛(wèi)計委急診使用率不高于40%的要求還有些許的差距,但已有了顯著的變化。
綜上所述,我院門、急診藥房的抗菌藥物應用基本合理。臨床醫(yī)師在選用抗菌藥物時能嚴格按照患者的具體情況,根據(jù)相關檢查結果選擇適當?shù)乃幤?、適當?shù)慕o藥方式,以達到最好的用藥依從性和治療效果。但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可見,個別藥物的使用比較集中,有濫用的可能,還需要相關職能部門加強監(jiān)管,以進一步促進我院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
[1] 林桂榮.醫(yī)院抗菌藥物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處理對策[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8):1647-1648.
[2] 鐘瑜華.醫(yī)院感染現(xiàn)患率及抗生素使用的調查分析[J]. 臨床與實驗醫(yī)學雜志,2010,9(14):1112-1114.
[3] 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S].2010 年版.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967-999.
[4] 陳新謙,金有豫,湯光. 新編藥物學[M].17 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34-105.
[5] 鄒豪,邵元福,朱才娟,等.醫(yī)院藥品DDD 數(shù)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利用[J].中國藥房,1996,7(5):215-217.
[6] 陳世靈,王娟娟,張勤勇. 我院住院藥房2009-2010 年免疫增強劑用藥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2):126-127.
[7] 劉忠,劉立,陳冠容.武漢25 所醫(yī)院2004—2005 年頭孢菌素應用分析[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06,15(5):289-291.
[8] 孫路路.第2 代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的臨床應用評價[J]. 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4,4(2):79-83.
[9] 何慧麗,魯燕俠,嚴蓮珍.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的臨床應用[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7,17(6):725-726.
[10] 衛(wèi)生部辦公廳. 關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衛(wèi)辦醫(yī)發(fā)〔2008〕48 號)[EB/OL]. http://www. nhfpc. gov. cn,2008-03-19.
[11] 殷凱生,吳振國,黃建安.國產(chǎn)與進口頭孢呋辛酯片的對照性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1999,15(6):413-416.
[12] 周永健,邊穎,蔡毅.第三代口服頭孢菌素——頭孢地尼[J]. 天津藥學,2003,15(2):66-68.
[13] 張利國,周軒.細菌耐藥性分析與抗菌藥物的應用[J]. 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3,13(1):44-48.
[14] 衛(wèi)生部辦公廳.關于做好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的通知(衛(wèi)辦醫(yī)政發(fā)〔2011〕56 號)附件:2011 年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EB/OL]. http://www. nhfpc. gov.cn,2011-04-18.
[15] 衛(wèi)生部辦公廳.關于繼續(xù)深入開展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的通知(衛(wèi)辦醫(yī)政發(fā)〔2012〕32 號)附件:2012 年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EB/OL]. http://www.nhfpc.gov.cn,2012-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