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浙江 舟山 316131)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的臨床觀察
周杰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浙江 舟山 316131)
目的觀察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將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6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兩組患者均予以西醫(yī)綜合治療,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服益氣養(yǎng)陰的中藥湯劑,兩組療程均為14 d。結果觀察組心絞痛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33%(P<0.05)。觀察組患者心電圖療效的總有效率為76.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0.00%(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后的癥狀積分分別為(23.34±7.73)分、(45.12±9.33)分,分別低于治療前的(91.57±8.33)分、(92.15± 7.56)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脂蛋白α[Lp(α)]均較治療前逐漸減少(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第7、14日時hs-CRP、Lp(α)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中醫(yī)癥候總有效率高達96.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0%(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
急性冠脈綜合征 中醫(yī)辨證 中西結合 不良反應
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是由于冠狀動脈不穩(wěn)定性的斑塊發(fā)生破潰,進而導致完全或者不完全的閉塞性血栓的形成[1],冠心病急癥是以患者出現急性的心肌缺血作為共同特點的臨床綜合征。它主要包含不穩(wěn)定性的心絞痛 (UAP)、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以及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2]。本院對ACS患者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治療?,F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所選病例臨床診斷參照標準以《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3]為準。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文獻[4]。中醫(yī)辨證為氣陰兩虛證。納入標準:1)符合上述診斷標準的患者;2)患者的精神正常;3)患者的肝腎等功能性器官正常;4)所有患者均在知情且自愿的情況下參加此次研究。排除標準:1)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2)合并高血壓以及糖尿病的患者;3)猝死患者;4)拒絕服用中藥的患者;5)對藥物過敏的患者。
1.2 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經本院收治的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6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齡(52.31±17.77)歲。對照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齡(53.21±17.55)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包括β受體阻滯劑、他汀類、硝酸酯類以及阿司匹林等藥物治療。此外,采用一般治療,包括高維生素、低糖、低脂、低鹽飲食,囑注意休息、戒煙酒?;颊叱霈F急性的心肌梗死需立即進行PCI術或者是靜脈溶栓。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服益氣養(yǎng)陰湯:生曬參30 g(另煎),沙參100 g,麥冬100 g,玄參15 g。水煎服,患者早、晚各服1次,于餐后溫服,每日1劑,兩組療程均為14 d。
表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情況比較n(%)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后心絞痛癥狀療效、中醫(yī)證候療效和心電圖療效。觀察兩組治療后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與脂蛋白α[Lp(α)]變化情況。
1.5 療效標準 心絞痛療效標準參照文獻[5]制定。顯效:心絞痛癥狀完全消失,血栓明顯減少,患者冠脈血流的改善級別增加至少35%。有效:心絞痛發(fā)生的頻率減小,其發(fā)作的時間變短。無效:心絞痛癥狀沒有任何的改善。心電圖療效標準參照文獻[6]制定。顯效:心電圖基本上已恢復到正常。有效:S-T段的回升在0.05 mV以上,T波有所變淺,房室及房內的傳導阻滯有改善。無效:心電圖沒有任何改善。患者中醫(yī)癥候療效標準參照[7]制定。顯效:患者的心悸、氣短、胸悶以及胸痛等癥狀完全消失。有效:上訴的癥狀有緩解,患者的療效指數在75%~95%之間。無效:上訴癥狀沒有任何的改善,或者是患者的療效指數在40%以下?;颊咴谥委熐昂蟮陌Y狀學積分參照文獻[8]。
1.6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并對數據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心絞痛療效比較 見表2。結果示觀察組心絞痛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P<0.05)。
表2 兩組患者心絞痛療效比較(n)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心電圖療效比較 見表3。結果示觀察組患者心電圖療效的總有效率為76.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0%(P<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癥狀積分比較 結果示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后的癥狀積分分別為(23.34±7.73)分、(45.12±9.33)分,分別低于治療前的(91.57±8.33)分、(92.15±7.56)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患者心電圖療效比較(n)
2.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hs-CRP比較 見表4。結果示兩組患者治療后hs-CRP均較治療前逐漸減少(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第7、14日時hs-CRP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s-CRP比較(mg/L,±s)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s-CRP比較(mg/L,±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下同。
組別 治療后第7日 治療后第1 4日觀察組 5 . 5 0 ± 3 . 1 1*△2 . 5 0 ± 1 . 0 4*△對照組 7 . 2 5 ± 2 . 2 2*3 . 8 4 ± 3 . 4 2*n 治療前3 0 9 . 4 8 ± 1 . 2 3 3 0 9 . 4 3 ± 1 . 0 2
2.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Lp(α)比較 見表5。兩組患者在治療后的Lp(α)較治療前均逐漸減少(P<0.05);兩組比較,觀察組患者在治療后第7、14日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Lp(α)比較(mg/L,±s)
表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Lp(α)比較(mg/L,±s)
組別 治療后第7日 治療后第1 4日觀察組 2 6 8 . 0 0 ± 1 0 . 3 3*△2 2 1 . 0 0 ± 1 3 . 8 2*△對照組 2 8 0 . 0 0 ± 1 2 . 5 6*2 3 9 . 0 0 ± 1 3 . 3 2*n 治療前3 0 3 5 4 . 0 0 ± 7 . 8 2 3 0 3 8 9 . 0 0 ± 7 . 5 3
2.6 兩組患者治療后中醫(yī)癥候改善情況 見表6。觀察組中醫(yī)癥候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表6 兩組患者中醫(yī)癥候改善情況(n)
2.7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比較 結果示觀察組患者出現心律失常1例,心力衰竭0例,再發(fā)心肌梗死0例。對照組患者出現心律失常5例,心力衰竭4例,再發(fā)心肌梗死7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臨床大量的影像、病理以及臨床的研究表明,約有60%的ACS患者是由于不穩(wěn)定的斑塊破裂所導致的,而炎癥反應又是不穩(wěn)定的斑塊破裂的主要原因[9]。Lp(α)、hs-CRP作為炎性標記物中最重要成分,和血栓的形成、斑塊的穩(wěn)定性有極大的聯系[10]。但迄今為止,臨床上對動脈炎癥的抑制藥物療效并不是很好,患者對藥物的過敏反應,以及患者治療后的并發(fā)癥率較高。本院對ACS患者采用中醫(yī)辨證治療措施和西醫(yī)聯合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對患者的并發(fā)癥率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
ACS屬于中醫(yī)學“卒心痛”“真心痛”“胸痹”范疇,其病機多是本虛標實。標實為寒凝、血瘀、痰濁,本虛為心陰、心血、心陽不足。本研究用生曬參、沙參、麥冬,玄參4味藥治療。方中生曬參大補元氣,扶正固本;麥冬養(yǎng)陰生津,配玄參增強養(yǎng)陰生津,又可清熱降火?,F代藥理研究證實,生曬參可以改善患者的微循環(huán)、抑制患者血小板聚集、提升患者的抗缺氧能力、Ca2+的拮抗以及對前列腺素的代謝產生影響[11];同時,藥理證明麥冬具有良好的抗血栓、抗心肌缺血、耐缺氧等作用;玄參可增加患者冠狀動脈的血流量,進而增加其心肌的營養(yǎng),防止患者心肌缺氧、缺血等。本研究發(fā)現,在西醫(yī)治療的基礎上,對患者采用中藥進行聯合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觀察組患者心絞痛有效率為96.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33%。此外,觀察組心電圖總有效率為76.67%,高于對照組的50.00%。中醫(yī)癥候改善方面,觀察組中醫(yī)癥候總有效率高達96.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0%。癥狀積分方面,兩組均較治療前降低,但觀察組降低更加明顯。兩組患者治療后hs-CRP、Lp(α)均較治療前逐漸減少,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第7、14日時hs-CRP、Lp(α)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
綜上所述,對ACS患者采用中西醫(yī)聯合治療,可以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減少患者的并發(fā)癥率,在臨床上值得推廣使用。
[1] Xie C,Ding XL,Xue L,et al.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clopidogrel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syndrome[J].YaoXueXueBao,2014,49(10):1426-1432.
[2] 胡舜英,陳韻岱.評估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預后的生物標志物研究進展[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1,36(12):1365-1368.
[3] 高潤霖.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1,29(12):9-24.
[4] 楊濤,丁以艷,黃磊,等.心氣虛證的因子分析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3,24(2):457-458.
[5] 范維琥,王文健.慢性穩(wěn)定性心絞痛的中西醫(yī)結合治療[J].上海醫(yī)藥,2012,33(2):3-6.
[6] 郭望英,彭麗容,孫紅梅,等.急性冠脈綜合征介入術后心電圖變化與生存質量的相關性[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28(13):2199-2202.
[7] 姚純儉.急性冠脈綜合征的辨證施治[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3,22(6):986-987.
[8] 萬凌峰,趙紅兵,邵銘,等.肝硬化肝腎陰虛證辨證論治規(guī)律研究[J].中醫(yī)雜志,2012,53(15):1318-1320.
[9] 劉春麗,蔡輝.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不穩(wěn)定性因素的研究進展[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28(15):2636-2638.
[10]王光蘇,張玉琴,謝美芳,等.中藥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血清SCD_(40)L、hs-CRP水平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2,21(3):349,350-376.
[11]楊明,林賀,陳聲武,等.生曬參毒理學安全性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2,23(10):2506-2508.
R541.4
B
1004-745X(2015)08-1489-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8.069
201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