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錦輝
白城市結核病防治研究所,吉林白城 137000
胰島素皮下輸注強化治療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臨床研究
祁錦輝
白城市結核病防治研究所,吉林白城 137000
目的觀察胰島素皮下輸注強化治療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效果。方法采用胰島素持續(xù)皮下輸注和抗結核藥物治療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結果采用胰島素持續(xù)皮下輸注和抗結核藥物糖尿病合并肺結核,可以提高痰檢的陰轉率及治愈率,與普通肺結核治療時間基本相同。結論連續(xù)皮下輸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能盡快達到良好的控制病情,痰涂片陰轉率高,治療周期短,節(jié)省治療費用。
糖尿?。环谓Y核;胰島素;連續(xù)輸注治療
目前在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在逐年增高,與肺結核一樣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結核病并存糖尿病患者,無論從臨床癥狀、胸部X光影像、痰涂片等表現(xiàn)要比普通結核病患者重。特別是在按照國家規(guī)范化用藥治療上,臨床癥狀的改善、痰涂片的轉陰等都較困難;抗結核藥物治療又可加重糖尿病,可誘發(fā)酸中毒等急性并發(fā)癥。因此,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病治療是臨床關注的重點。通過對2013年3月—2014年6月在該院采用連續(xù)胰島素皮下輸注方案治療30例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取得較滿意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30例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均為該院住院的肺結核患者,痰涂片陽性并既往未服用過抗結核藥物。男性30歲,女性28歲;空腹血糖>10 mmol/L,并以同期住院痰涂片陽性未患有糖尿病的肺結核患者30例進行臨床用藥、用藥后的癥狀情況、痰涂片陰轉情況進行對比。兩組患者均未患惡性腫瘤、慢性肝炎或肝硬化、腎病等疾病。
1.2 診斷標準和兩病并存糖尿病控制標準
肺結核和糖尿病分別依據(jù)《肺結核診斷與治療指南》[1]和1999年WHO制定的標準診斷。
兩病并發(fā)糖尿病控制標準:①理想:空腹和餐后血糖分別低于7.2和10.0mmol/L;②良好: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空腹和餐后血糖分別低于8.3和13.9mmol/L;③不良:癥狀存在,空腹和餐后血糖分別高于8.3和13.9mmol/L。
1.3 胰島素持續(xù)皮下輸注方法
采用胰島素泵經(jīng)皮下輸入胰島素,起始全天用量[體重×(0.44~0.80U)]的50%以基礎量形式由泵持續(xù)皮下輸入,余下50%按早、午、晚餐前各1/3分配以追加形式由泵輸入皮下。監(jiān)測三餐前、后2 h血糖,調(diào)整用量,所有患者飲食及運動相對固定,以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0.0 mmol/L,同時以上指標穩(wěn)定在3~7 d為預期控制目標。2周后停用胰島素,堅持飲食、運動療法,不用任何降糖藥的情況隨訪,了解維持時間。
1.4 抗結核藥物治療
對于初治病例按2SHRZ/7HR,強化治療2月后痰涂片仍為陽性者,延長強化期治療1月,對于耐S或腎功能受損者換用E。復治肺結核患者根據(jù)以往用藥情況及病例、抗結核藥物的使用情況,首先進行痰涂片檢查,痰涂片陽性患者,進行藥物敏感培養(yǎng),選擇敏藥物使用,保障合并結核患者短時間內(nèi)達到痰陰轉及治愈率。
1.5 技術難點
①血糖指標的控制與使用調(diào)節(jié),非結核糖尿病患者易控制血糖,服用抗結核藥物后科學嚴格控制血糖有一定的難度;②抗結核藥物與連續(xù)皮下輸注胰島素聯(lián)合應用可致肝、腎功能損害,加重糖代謝紊亂。因此不間斷的血糖監(jiān)測,抗結核藥物的使用調(diào)整、肝腎功能和藥物敏感性等實驗室檢查;③初期合并肺結核患者,痰檢陽性率高;④糖尿病代謝紊亂可使結核病迅速惡化,結核病進展又可加重糖尿病的代謝紊亂,相互影響,由于糖尿病對肺結核的影響大于肺結核對糖尿病的影響,首先要積極地控制糖尿病,保證抗結核化療有效;同時要對肺結核有效化療使肺結核好轉,有利于控制糖尿病。
1.6 技術目標
①1月和3月后痰菌陰轉率均達到95%以上,病灶吸收快;②治療周期由普通注射胰島素肺結核治療12個月縮短到6~7個月;③治愈率達到95%以上,高于國家標準5%。
由表1看出,兩組主要指標接近,也就是說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通過采用以上方法,可以提高痰檢的陰轉率及治愈率,與普通肺結核治療時間基本一樣,節(jié)省治療時間及費用。
表1 兩組患者痰陰轉和病灶吸收吸收情況的比較
糖尿病和結核病的發(fā)病率和患病率及其合并人數(shù)呈逐年上升趨勢。糖尿病患者是結核病重要的相關性疾病之一,糖尿病患者是結核病的易感者。糖尿病患者的結核病率較非糖尿病患者群高3~6倍[3],糖尿病控制不良者結核病發(fā)病率約比控制良好者高3倍;而活動性結核病作為感染因素又可加重糖尿病,甚至誘發(fā)酮癥酸中毒等急性并發(fā)癥。因此,糖尿病并發(fā)結核病的診斷與治療一直是關注的熱點。
糖尿病與肺結核關系密切,二者并存的臨床表現(xiàn)與單純糖尿病或單純肺結核不同。一般糖尿病發(fā)現(xiàn)先于肺結核占大多數(shù),二者同時發(fā)現(xiàn)其次,肺結核發(fā)病先于糖尿病最少,后者多為隱性糖尿病,抗結核藥物的不良反應,對血糖的代謝影響極大,因此治療難度大。
國內(nèi)外對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病治療的通行辦法是皮下注射胰島素并口服抗結核藥物,這種方法雖然簡單,但治療周期長,長時間服用抗結核藥物會加重患者的疾病負擔,很多患者在服藥一段時間后自行停藥,造成復發(fā)后癥狀加重,嚴重者產(chǎn)生耐多藥結核病,最終導致死亡。
新檢驗技術、新藥品及新治療技術的發(fā)展,提高了結核病診斷水平,對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病患者的治療帶來福音,治療時間的縮短、費用的減少、治愈率的提高及完好的愈后,使合并肺結核患者治療達到滿意效果。
[1]張培元.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1,24(2): 70-74.
[2]李雪莉,姜亞云,張景玲,等.WHO與美國糖尿病學會糖尿病診斷標準異同的探討[J].中華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2000,16(2):87-90.
[3]羅茂紅.糖尿病與肺結核并發(fā)的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中國防癆雜志,2004,26(2):114-115.
R587.1
A
1672-4062(2015)01(b)-0059-01
2014-10-19)
祁錦輝(1967-),男,吉林鎮(zhèn)賚人,本科,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結核病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