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敏 張慶俊
山東省利津縣汀羅鎮(zhèn)衛(wèi)生院,山東利津 257452
牙周非手術治療對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癥控制的臨床觀察
朱立敏 張慶俊
山東省利津縣汀羅鎮(zhèn)衛(wèi)生院,山東利津 257452
目的探討牙周非手術治療對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狀況的影響。方法選擇150例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以2∶1的比例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100例治療組患者接受牙周非手術治療,50例對照組不進行牙周治療,但實行與治療組相同的口腔衛(wèi)生教育。觀察和對比記錄兩組患者基線及干預6個月后的牙周探診深度(PD)和附著喪失(AL)情況。結(jié)果治療組經(jīng)牙周非手術治療后,牙周探診深度(PD)和附著喪失(AL)都明顯下降(P<0.05);對照組則無明顯變化(P>0.05)。結(jié)論牙周非手術治療可有效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炎癥進行控制。
2型糖尿?。谎乐苎?;牙周非手術治療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種世界上目前最常見的內(nèi)分泌代謝性疾病,已成為發(fā)病率僅次于心血管病和腫瘤的第三大疾病。按照對胰島素是否產(chǎn)生依賴性,糖尿病可被分為1型胰島素依賴型糖尿?。↖DDM)和2型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NIDDM),目前糖尿病的主要類型是2型糖尿病,約占總數(shù)的85%~95%。牙周炎是一種由菌斑微生物導致的持續(xù)慢性感染性疾病,在我國,成人牙周炎的發(fā)病率高達80%~90%,是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之一。牙周炎同時也是糖尿病的第六大并發(fā)癥[1],糖尿病患者患重度型牙周炎的風險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3倍。大量研究表面血糖代謝水平與牙周病之間存在雙向關系,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2]。該研究擬探討牙周非手術治療對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癥控制的臨床影響,現(xiàn)分析2012年5月—2014年4月間該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150例臨床資料,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在該院就診的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總計150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80例,年齡35~79歲,平均(56.55±9.26)歲,糖尿病平均患病年限(7.56±5.56)年。所有實驗者都需事先填寫一份問卷調(diào)查表,按2:1的比例隨機的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其中治療組100例,對照組50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納入標準:糖尿病患者確診1年及以上,目前病情穩(wěn)定,用藥2個月內(nèi)無變化,無嚴重的并發(fā)癥;患慢性牙周炎,但全口存留的牙齒數(shù)目≥16顆,未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牙周治療,同時1年內(nèi)未接受過潔治。排除標準:患有系統(tǒng)性疾病(如冠心?。怀乐苎滓酝?,身體的其他部位有活動性炎癥;哺乳期、妊娠期或治療期間計劃懷孕;調(diào)查前4周內(nèi)服用過抗生素;拒絕參加該研究的。
診斷標準:①牙周炎診斷標準:根據(jù)1999年美國牙周病分類標準[3]。②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根據(jù)1999年世衛(wèi)組織頒布的診斷標準):空腹血糖濃度≥7.0 mmol/L或餐后2 h血糖濃度≥11.1 mmol/L,有明顯的胰島素抵抗同時伴有胰島素的相對缺乏,或胰島素分泌不足同時伴或不伴有胰島素抵抗。
1.2 方法
在基線時,治療組接受正規(guī)牙周非手術治療,包括全口潔刮、根面平整、調(diào)袷、拔除患牙,同時接受全面的口腔衛(wèi)生教育等措施。所有的基礎治療都是由同一名經(jīng)驗豐富的牙周醫(yī)師在24 h內(nèi)完成的。對照組實行與治療組同樣的口腔衛(wèi)生教育。牙周非手術治療期間盡量避免抗生素藥物的使用。在整個試驗觀察期內(nèi),患者均被告知及要求繼續(xù)原來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和用藥情況。
1.3 牙周臨床檢查
在基線和6個月時的復診時,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全口臨床牙周檢查,內(nèi)容包括牙周探診深度(probing depth,PD)和附著喪失(attachment loss,AL)情況。每顆牙均需檢測頰、舌側(cè)的近中、正中和遠中6個位點。
1.4 統(tǒng)計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都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進行t檢驗,當檢測指標不服從正態(tài)分布時,通過自然對數(shù)函數(shù)進行轉(zhuǎn)化,使其符合正態(tài)分布后,再進行分析。
治療組經(jīng)牙周非手術治療后,牙周探診深度(PD)和附著喪失(AL)均有顯著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則無顯著臨床變化,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牙周非手術治療前后的牙周檢查指標(±s)
表1 牙周非手術治療前后的牙周檢查指標(±s)
?
2型糖尿病是一種以胰島素抵抗為主,機體天然免疫系統(tǒng)啟動且細胞因子介導的臨床綜合征。研究顯示牙周炎和糖尿病之間存在著雙向關系,一方面糖尿病是牙周炎的致病因素,而另一方面牙周炎作為一種慢性炎癥會對糖尿病的代謝控制產(chǎn)生負面影響[4]。
糖尿病在現(xiàn)代中老年人群中十分普遍。其發(fā)病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①遺傳因素:胰島素相關基因缺失導致胰島素的分泌不足。②高熱量食物:進食多又缺乏鍛煉,機體不能及時代謝血糖。牙周炎是糖尿病患者中一種常見的并發(fā)癥。
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降低,口腔容易滋生細菌,引發(fā)牙周炎。發(fā)生牙周炎后,通?;颊叩木捉拦δ軙陆担畬ζ渖睢⒕竦确矫嫱斐珊艽罄_。牙周非手術治療是1995年由Quirynen提出的,即在24 h之內(nèi)完成全口潔刮治與根面平整,因為他認為在24 h之內(nèi)完成牙周非手術治療不僅可以減少齦下致病菌的數(shù)量,還能夠大大降低整個口腔環(huán)境內(nèi)的細菌總量,從而避免了未治療部位再次感染已治療部位。牙周非手術治療可以清除牙根面的牙石、菌斑,緩解甚至消除牙周炎癥,而且創(chuàng)傷小,無術后反應,已經(jīng)被廣泛應用于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的牙周治療中,相關文獻都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
此類患者通常需采取綜合治療。首先,應進行潔牙,清除牙周肉芽組織及牙齒上的菌斑,避免炎性反應的持續(xù)惡化。其次進行根面平整及松齒同定,保持齒齦的完整性,避免細菌侵襲,也可增加患者的咀嚼功能。此外,應積極應對糖尿病,控制飲食,增加鍛煉。最后,要進行口腔衛(wèi)生知識的宣講,教育患者注重牙齒的保護,不進食過酸、過冷、過熱的食物,飯后漱口,早晚刷牙。
在該研究中,治療組在牙周非手術治療的6個月后平均牙周探診深度(probing depth,PD)和附著喪失(attachment loss,AL)均得到顯著下降,而對照組的平均牙周探診深度(probing depth,PD)和附著喪失(attachment loss,AL)在整個觀察期間內(nèi)則無明變化。綜上所述,牙周非手術治療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狀況。這一結(jié)論與目前多數(shù)研究的結(jié)果保持一致,說明牙周非手術治療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牙周炎癥的控制是有效的。這一治療方法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
[1]寇育榮,李倩,王宏巖,等.牙周非手術治療對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致病菌及糖化血紅蛋白的影響[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42(11): 1012-1015.
[2]那娜,劉佳,蔣延玲,等.牙周病與糖尿病相關性研究進展[J].武警醫(yī)學院學報,2009,18(11):990.
[3]李婧.牙周非手術治療對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影響[D].廣州:南方醫(yī)科大學,2011.
[4]宦泓,吳燕平,周艷,等.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42例牙周基礎治療效果觀察[J].有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09,18(6):993.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he Effect of Periodontal Nonoperative Treatment on Controlling the Periodontiti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ZHU LiminZHANG Qingjun
Shandong Lijin County Tingluo Town Health Center,Dongying,Shandong Province,257452,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eriodontal nonoperative treatment on the periodontal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chronic periodontitis.Methods15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chronic periodontiti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group and the controlgroup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atio of 2:1.Based on the oral health education,100 cases in the treatmentgroup weregiven the periodontal nonoperative treatment,while 50 cases in the controlgroup were not.The baseline and periodontal probing depth(PD)and attachment loss(AL)6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of the two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The periodontal PD and AL of the treatment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nonoperative treatment(P<0.05);while those of the controlgroup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P>0.05).ConclusionPeriodontal nonoperative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periodontiti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Type 2 diabetes;Periodontitis;Periodontal nonoperative treatment
R781.4
A
1672-4062(2015)01(b)-0011-02
2014-10-12)
朱立敏(1970.5-),女,本科,山東人,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口腔醫(y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