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杭 謝惟薇
高校輔導員網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模式
◎蘇杭1謝惟薇2
互聯(lián)網(INTER—NET)繼報紙、廣播、電視之后成為了第四大信息媒體,它越來越多地滲透到社會各個層次,不斷地更新著人們的生活觀念和方式,成為了傳播思想文化的新載體以及開展輿論斗爭的新陣地。這就意味著,掌握斗爭的主動性關鍵在于掌握網絡這個當今思想輿論的制高點。
在我國,高等院校是全社會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場所,大學生群體是與互聯(lián)網接觸最緊密的群體。如何切實掌握當前學生對網絡的接受模式與影響心理,分析網絡迅猛發(fā)展時代下傳統(tǒng)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模式的局限與弊端;如何利用網絡載體正面加強與改進當前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方法;如何適應網絡時代的要求,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對當代大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目前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急需破解的課題。
急如星火,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已迫在眉睫。網絡的迅猛發(fā)展給高校大學生的價值觀念﹑行為模式等帶來的影響舉足輕重。當今社會信息膨脹,學生們的信息來源更為廣闊,在思想認識方面學生更有主見,反應更為快捷,而且習慣于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工具確立自己的觀點。 “網絡空間不僅為網民的人際互動提供了全新的平臺,而且為網民重新塑造自我認同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空間,使網絡用戶能夠在身體不在場的虛擬空間進行新的身份認同”。因而,輔導員要與時俱進,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網絡資源,倡導雙向溝通交流的教育機制,不能僅靠給學生開會的方式來完成思想道德教育,否則,就會淡化正面的信息和文化以致受到排斥。
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舉措。代表自由﹑高效﹑個性化的溝通趨勢的網絡載體已被社會群體和廣大學生廣泛應用,這具有時代意義。一方面,人際關系的壓力被虛擬和匿名的網絡人際交往變小,從在某種程度上人變得更為“率真”。另一方面,大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絡的途徑宣泄情感,釋放他們的壓力,保持心理健康。
著名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壓抑和宣泄是人的兩種基本心理機制。因此,當你宣泄的時候你就不再壓抑,從而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當你沒有場所可以宣泄的時候,你就會壓抑內心的感受,從而引發(fā)心理的不適感”。在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拓展高校輔導員工作的載體顯得尤為重要。
互聯(lián)網的迅猛發(fā)展給高校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歷史發(fā)展機遇。第一,高校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針對性﹑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社會化在網絡的輔助下最大限度的實現(xiàn)。第二,具有隱蔽性﹑平等性﹑可選擇性﹑無權威性的網絡信息,有助于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人情味,使得教育效果更加可觀。網絡虛擬化德功能有助于克服師生交流的障礙,及時掌握學生之所需﹑所想,以便及時采取相應的教育措施。第三,跨時空﹑跨地域的思想交流因網絡的存在而成為可能。同時具有獨特的傳播方式的網絡,使得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高校學生思想道德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第一,在網絡社會中大學生時刻受到形式各異的政治﹑文化﹑觀念﹑語言以及網絡垃圾信息的沖擊,而此時他們的價值觀﹑人生觀尚未成熟,如果缺少正確的引導個干預,很容易在世界觀和人生觀上出現(xiàn)偏差。第二,輔導員如果想加強和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占領網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陣地,就需要做到能夠穩(wěn)定駕馭新技術﹑新渠道,而這對輔導員來說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第三,對于不良信息,這就要求輔導員利用網絡,引導大多數(shù)學生學會排斥不良信息,改變學生身邊環(huán)境。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說:“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xiàn)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p>
新時期,輔導員隊伍中加入了一大批高素質﹑懂教育﹑講政治﹑有道德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研究生,使得高校學生輔導員隊伍平均年齡逐漸降低,學歷層次不斷提高,工作活力大大增強。高校輔導員的網絡教育平臺建設因這批主力軍的加入有了堅實的人才基礎。針對新時期大學生的特點,網絡平臺建設應該積極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并不斷修正和完善,主動占領網絡思想道德教育的陣地。
輔導員網絡平臺建設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主體力量,不僅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管理者更是大學生人生規(guī)劃的引路人。輔導員要通過運用網絡交流平臺,引導學生了解時事政治﹑關心國家大事﹑提高思想道德覺悟,幫助學生正處理網絡信息。
豐富多彩﹑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恰恰為輔導員提供了一個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技﹑文化和娛樂活動的極好的平臺。輔導員可以借此平臺來引導大多數(shù)學生思想積極向上﹑正視網絡信息﹑發(fā)表樂觀言論。
根據實際需求,輔導員應主動探索適合網絡傳播思想道德教育的模式。與學生溝通交流,共同開創(chuàng)適合師生的網絡思想道德教育模式,為輔導員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提供便利平臺,并能夠及時掌握學生思想狀態(tài)。
網絡媒體在突發(fā)事件中的輿論引導作用網絡輔導員應充分利用,網絡加速負面輿論傳播的同時,也為我們正確引導突發(fā)事件的輿論提供了有利條件。通過網絡,使得輔導員可以進行控制預防突發(fā)性的網絡事件,使謠言﹑傳言沒有生存空間。
本文將輔導員利用網絡載體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模式作為研究目的,運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倫理學等多學科的理論,從多種角度和多重層面對怎樣利用網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進行理論剖析和研究,初步縷清了輔導員與大學生利用網絡建立溝通渠道并開展工作這一問題的理論框架和話語體系,形成了關于大學生網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引導與規(guī)范等諸多理論認識。
輔導員要抓住網絡平臺先機,積極提理論與實踐水平,抓住機遇﹑迎接挑戰(zhàn)﹑積極應對。充分發(fā)揮網絡的功能,引導大學生成為新時期社會迫切需要的高素質的可靠接班人。
(作者單位:1.東北林業(yè)大學;2.東北師范大學)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2572014BC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