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兆勝 (山東省肥城市老城街道辦事處楊莊社區(qū)學校,271601)
點擊游戲:研究運用方法 體現(xiàn)游戲價值
“肩上投擲沙包”教學妙招
馬兆勝 (山東省肥城市老城街道辦事處楊莊社區(qū)學校,271601)
向前投擲沙包(或壘球)的教學是小學階段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之一,其中投遠和投準是需要學生學習和掌握的重要基本技能。研究證明,經(jīng)常參加投擲項目的鍛煉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力量素質(zhì),發(fā)展學生的靈活性、協(xié)調(diào)性和動作的準確性,提高投擲能力,而且還培養(yǎng)學生自信、果斷、遵守紀律等良好品質(zhì),但是筆者一直苦于沒有找到好的教學方法,所以每次上完投擲課后都感到教學效果不理想。于是,在教學中嘗試了借助輔助器材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此與同行們一起分享。
這之前,關于原地向前投擲沙包或壘球的教學方法,筆者了解、學習過很多相關知識,聽過不少優(yōu)秀教師的相關講課,參考過許多投擲沙包或壘球的材料和視頻,甚至我也曾經(jīng)嘗試過“投紙飛機”、“甩鞭子”等輔助器材的教學方法,即使再三強調(diào):“左腳前(以右手為例),右腳后,肩上屈肘,用力投”的口訣,但是,總感覺這些方法都不能讓學生較好地掌握投擲沙包的基本動作技術——肩上屈肘,難以解決存在的問題,如,肘低于肩、出手過晚、直臂橫甩等。怎么辦呢?為了教學生單手把沙包從肩上投出并且掌握好上下角度和左右方向,上課時筆者是這樣安排的:
首先帶領學生做好各種相關的準備活動之后,每人手持一個沙包,左腳前,右腳后,齊投擲線成橫排散點站立后。然后在投擲線前橫空拉一條細繩,細繩離地面高度兩米左右,距投擲線的水平距離三米左右(見圖1)。教師引導學生投擲沙包,設法使其飛過前面的繩子。經(jīng)過幾次的強化訓練,學生自己會慢慢地體會到要想使沙包投的高過繩子,必須抬起肘部,使勁向上揮臂,所以學生們“肘高肩”的動作技術很快就掌握了。事實證明,橫空拉繩的方法,比借助于投紙飛機、甩鞭子等方式訓練學生“肘高于肩”的效果要好許多。因為以前上投擲課時觀察到學生難以把握投擲紙飛機和甩鞭子的時機,且不少學生出手過晚,直接把沙包砸在腳前不遠的地方;而現(xiàn)在,學生使沙包高于繩的時機則容易把握多了,若不抬肘,沙包就難以飛過橫繩,當然也就投不遠了。
圖1
其次,再訓練學生揮臂的力量。要想使沙包投得再遠一點,必須有力揮動手臂。在圖1的基礎上,在前面再添一條橫繩(見圖2),并且兩條繩之間的距離根據(jù)學生發(fā)展的情況還可以適當調(diào)整。學生們要想使沙包飛過兩條繩子,會體會到逐步加大上體轉體、后仰和投擲臂后伸的幅度,除了肘高于肩,還必須使勁揮動手臂。設了梯度,學生學習的熱情很高,都想展示自己的能力,使出了全身的力氣,幾輪下來,沙包投得遠了,也有了揮臂的感覺。但隨之也暴露出了左、右方向偏差過大的問題。
圖2
再次,再設置另一種圈高2~3米的輔助投準器材(見圖3)。要求學生站在距圈3米處,使勁把沙包投進面前的呼啦圈內(nèi)?!鞍俨酱睢?,投進呼啦圈的學生又多了幾份成功的喜悅和興奮感,學生們不一會兒就把握了左、右方向偏差過大的問題,幾乎沒有直臂橫甩的現(xiàn)象了,學生們的胳膊肘抬得更是恰到好處了,絕大多數(shù)學生能把沙包投得又狠、又準、又遠,隨后極少數(shù)學困生也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有了較大的進步。課堂上不斷地創(chuàng)新開發(fā)器材,學生感覺“新鮮”,心情就愉悅,學習興趣就更濃厚;通過移動圈與投擲線的距離,增加投擲的難度,并以掌聲獎勵的辦法來鼓勵學生的進步,讓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喜悅和滿足感,達到了既關注個體又面向全體的教育思想。
最后,強化投擲技術和動作的連貫性(見圖4)。借助于該綜合場地的布置,指導學生可以助跑幾步,把沙包投的更遠一些,初步解決出手角度、速度及手腳同時用力的投擲動作。
圖3
圖4
總之,我認為這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手段。通過精心設置場地及變化的多樣性,讓學生感覺似在游戲中盡情地玩樂,同時還幫助學生掌握了在蹬地、轉體、揮臂的基礎上,快速有力、角度適宜、方向準確地投出沙包的投擲方法,進入玩中學,學中玩的最高境界。
山東馬兆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