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榮昌縣教師進修學校 李先民
學校開展校園足球要“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重慶市榮昌縣教師進修學校 李先民
校園足球如今正在如火如荼、轟轟烈烈地開展著。開展校園足球的學校和地方大多數(shù)都是按照中央對校園足球工作要求去做的:有的遵循青少年生長規(guī)律,從孩子們的興趣出發(fā),重在激發(fā)學習興趣,以游戲為主開展活動;有的按照教育部門要求每周上一節(jié)足球課,通過足球課提升學生運動能力;還有的在課外活動時間組織更多學生踢足球、以班級聯(lián)賽等形式激勵孩子們參與到足球活動中。雖然招數(shù)不盡相同,但基本是朝著正確方向去發(fā)展校園足球的。
然而,正如俗話所說,“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實踐中,有不少學校在開展校園足球時不按“常理”出牌,奇葩怪招屢出:把體育課全都上成足球課的有之;在校時間有規(guī)定,沒有踢比賽的時間,于是就把體育課“借來”用于比賽的有之;從幼兒園開始就天天訓練甚至比賽的有之。凡此種種不亦樂乎,完全違背了校園足球通過開展足球激發(fā)孩子運動興趣、普及推廣足球運動、擴大校園足球人口的宗旨。
筆者認為,這些做法一定程度上混淆了視聽,攪亂了校園足球正常的生態(tài),必須盡快在學校,尤其是基層學校得到澄清,方能正本清源,讓校園足球回到增強學生體質、提高運動技能、培養(yǎng)完善人格的三位一體目標上。
筆者認為,基層學校在開展校園足球時需要做到以下“有所為”和“有所不為”。
一是為了全體學生的發(fā)展做好校園足球?!吨袊闱蚋母锇l(fā)展總體方案》指出,校園足球首要任務是立德樹人,發(fā)揮足球的育人功能。把校園足球作為擴大足球人口規(guī)模、夯實人才根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礎性工程,增強家長、社會的認同和支持,讓更多的青少年學生熱愛足球、享受足球、使足球運動成為體驗、適應社會規(guī)則和道德規(guī)范的有效途徑?!斗桨浮烽_宗明義,把校園足球當作一項教育任務,而非體育運動項目提出來,為的就是要讓校園足球充分發(fā)揮教育功能,其次才作為一項體育活動來開展。既然是教育,校園足球就“一個也不能少”,而是要面向全體學生,把校園足球當作校園里人人都要接受的語文、英語等課一樣對待,不僅要讓學生得到好的足球技能和戰(zhàn)術培養(yǎng),更要讓他們受到足球先進文化的熏陶,成為具有較高足球技能和文化素養(yǎng)的新型學生。
二是不能等靠要。開展校園足球,相當一部分基層學校都存在師資、場地不足的問題,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一時間也很難改變。作為校園足球的特色學校和試點單位,絕不能等靠要,待一切條件成熟了再去搞校園足球,而應當因地制宜地開展活動。需要澄清的是,校園足球并非培養(yǎng)運動員,也不是非要打什么正規(guī)比賽,是通過普及推廣足球運動,通過擴大足球人口讓更多孩子喜愛上足球。這就要求基層學校,不拘一格開展足球活動。沒有標準的體育場地,籃球場、排球場上照樣可以踢。要樹立這樣的理念,凡有平整場地的學校都可以踢足球,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無論場地大還是場地小。通過介紹我們了解到,許多外國球星都是在不規(guī)則的巷子里和馬路上成長起來的,沒有理由到了我們這里非要有正規(guī)的場地才能踢足球。
場地不足或場地較小的學校其實還可以通過改進賽制來化解矛盾。筆者認為,小學階段最適合開展的是五人制比賽,而非大場地或成人化的十一人制比賽。沒有場地或場地較小的學校應該因地制宜開展活動,既可以踢五人制足球賽,也可以搞四對四、三對三甚至二對二的對抗活動。只要能讓孩子們動起來,更多地接觸到足球,享受足球樂趣的目的就達到了。
三是挖掘課任教師的潛力。據(jù)統(tǒng)計,我國現(xiàn)有體育教師40余萬名,體育教師缺編達30余萬名,開展校園足球僅僅依靠體育教師顯然不夠。體育教師缺乏的學校完全可以從挖掘課任教師的潛力上下功夫。據(jù)報道,北京十一學?,F(xiàn)有體育教師幾十名,但該校卻開設了上百門體育選修課,體育教師乏矛盾如何解決?該校的做法是積極挖掘課任教師的潛力。在該校,武術選修課由科技教師擔任,棋類課由數(shù)學教師上。
課任教師并非一開始就可以勝任工作,而是通過不斷地學習和進修,才成為了合格的體育選修課的教師。因此,學??梢詫φn任教師予以足夠的培訓,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來有效緩解教師不足的矛盾?,F(xiàn)在是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學習或掌握一門足球的技術和理論已經(jīng)不是難題,重要的是有責任心和事業(yè)心。從十一學校教師的實踐來看,非體育教師的選修課受歡迎程度有的甚至超過了體育教師,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熱愛,是由于課任教師以高度的事業(yè)心與責任感贏得了孩子們的心。
在做到“有所為”的同時,還要做到“有所不為”。
“有所不為”首先就要嚴格按照教育部門的有關規(guī)定做好工作?!吨袊闱虬l(fā)展改革總體方案》和2014年11月26日劉延東副總理在校園足球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已經(jīng)為我們指明了方向。我們必須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頂層設計,將校園足球當作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舉措來認真落實,絕不能偏離這一航線,另搞一套。歷史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再按照以往體育部門的“老一套”以競賽為主行事,這樣必然會重蹈錦標主義、弄虛作假的覆轍,必然會把校園足球引向歧途。
其次,不能人云亦云。隨著校園足球的不斷深入開展,越來越多的學校加入到開展校園足球的行列中。開展校園足球不是一時之事,也不是看到領導重視,大家都在搞就一哄而上。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和堅持。所謂自己的判斷就是看準了適合不適合自己的校情、學情再去做,一定不能因為所謂的長官意志就盲目地開展,以至于既丟了本來的特色又毀壞了校園“生態(tài)”。同時校園足球是一件久久為功的百年大計,一定要堅持住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要樹立“久久為功,功成不必在我”的決心和信念,才能為中國足球打翻身仗奠定基礎。
最后,開展校園足球一定要遵照孩子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孩子的生長發(fā)育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像幼兒階段前庭器官發(fā)展是敏感期,在幼兒時期注重了“爬”的訓練,孩子的平衡感就會得到訓練,感覺統(tǒng)合就不會失調,成為一個平衡感很差的人。而這樣的敏感期還有很多,比如,幼兒階段柔韌性、靈敏性和協(xié)調性是幼兒發(fā)展的敏感期,如果在這個時期抓緊發(fā)展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相反,在長大以后再發(fā)展就會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總之,只要我們充分尊重孩子身體和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去做,在孩子身體和心理發(fā)展的最佳時期做好各項工作,孩子們就會得到健康的成長,孩子們健康成長了,校園足球的明天就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