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明5000年,產(chǎn)生的歷史名人自然是眾多,而他們所生活過的這片土地上自然會留下一些與他們相關的痕跡供后人瞻仰,其中以他們的故居最能引起人們的興趣,故居作為這些歷史名人成長發(fā)跡的第一個地方,反映出了他們是怎樣取得成功的環(huán)境因素,也讓參觀者能感受到離這些歷史名人的距離更近,所以,歷史名人的故居往往備受參觀者的親睞,愿意千里迢迢的到此一游只為領略他們的風采,但是,隨著參觀人數(shù)的增加,故居的接待承受力有限,需要有效及時的人為管理來對舊址加以保護,并且讓參觀者得到更好的參觀
體驗。
對歷史名人的故居舊址改造并不同于普通的文化歷史陳列館建設,它需要考慮到的問題更多更復雜,以下,我將對這些問題進行一一探究與分析,希望對以后的歷史名人故居的陳列館改造有所幫助。
歷史名人故居的特征
顧名思義名人故居就是指名人出生或者較長時間居住、生活、學習、工作過的地方,在“名人故居”的概念中,名人是最重要的,因為名人,這座建筑提升了它的地位以及價值。例如毛澤東故居,劉少奇故居等等。歷史名人故居有別于其他的歷史文化類陳列館往往有著特殊的精神文化內(nèi)涵與個性,它在歷史史料、文化情感、藝術、科學等方面都對現(xiàn)代社會有著巨大的意義。然而作為歷史名人故居,必然在時間上距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非常久遠,國外在對“名人故居”的界定上就有了非常嚴格的規(guī)定:如英國,確認“名人故居”的其中一條要求就是該名人誕辰超過一百周年并已過世,所以在客觀上對故居房屋的修葺與保護是非常需要重視的一項問題。
對歷史名人故居舊址改建成陳列館的意義
歷史名人故居被時間賦予了特殊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他見證了歷史人物在一個時期內(nèi)的成長環(huán)境,對現(xiàn)代生活的人們有著一定的吸引力與影響力,為現(xiàn)代人提供了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傳遞著健康的文化氛圍。將其改造設計成陳列館更有利于向游客凸顯其文化內(nèi)涵。
在市場經(jīng)濟下,對于故居的維護管理費用除了政府撥款以外,合理有效的利用名人故居進行經(jīng)營用以維護日常管理更有保障,有的甚至能帶動當?shù)芈糜螛I(yè)經(jīng)濟的發(fā)展,為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做出貢獻,將歷史名人故居改造成陳列館更有利于管理與吸引游客,如湖南韶山,因為毛主席故居的影響力,成功將一處并不特別的邊緣城區(qū)發(fā)展成了一處花園般的城市。
對舊址故居的陳列館改造有哪些問題
所以將歷史名人故居改建成陳列館從整體上來看十分有利,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改造所要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本文就是要就這些問題進行探討分析,希望通過研究更好的解決這些問題為以后的故居改造提供幫助。
第一,在文物保護方面:如何在改造的同時最大程度上的保持故居原貌并將對文物的損傷降至最低,改建成陳列館的目的自然是吸引游客前來參觀,而過多的游客勢必會對故居本身造成不可避免的損害,特別是對室內(nèi)擺放的家具物品更是極易造成破壞,而如何保護,在現(xiàn)代故居陳列館中最長用的方法就是用隔離欄在故居中劃分出一部分專門用于游客行走的路線,避免游客與家具物品的碰觸,但這樣處理讓游客的參觀路線過于狹小,當人稍微多一點的時候參觀人群相互之間擁擠十分影響參觀體驗,在清水塘毛澤東與楊開慧的故居共同生活過的故居內(nèi),就將其中堂屋與一部分公共房間的文物用仿造的家具替代,既開闊了參觀路線,也沒有影響到參觀者的參觀感受。
第二,在陳列品展示方面:對故居進行改造是為了增加其可觀性,除了本身房屋中自有的家具外,在故居中增添與歷史名人相關的文物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展示品的選取上需要認真斟酌,需要考慮到的問題就有空間,環(huán)境,主題等等,例如過大的物品就很難在故居內(nèi)展示,所以,展品的選用往往是體積小且與故居有一定淵源的物品,也有另一種方式,在故居附近選址,修建一處專門用于陳列有關名人文物的陳列館,如劉少奇故居旁邊的劉少奇陳列館。
第三,在現(xiàn)代科技運用方面:在科技高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利用高科技的手段對增強故居陳列館的參觀體驗有很大幫助,隨著時代發(fā)展,人民的陳列館的要求越來越高,適當?shù)亩嗝襟w技術運用在故居陳列館當中可以增加參觀者的興趣,在陳列展示內(nèi)容方面可以通過短片等形式向觀眾介紹一個更立體的歷史名人。
第四,在歷史名人故居周邊的環(huán)境方面:故居自然不可能是單獨存在的,它所處于的周邊環(huán)境也會對參觀者的感受與吸引力有著一定的影響,在我國,很多是將故居周邊改造成小型公園供游客游覽,也能提高景區(qū)的接待力,是個非常不錯的處理方式,也有處于鬧市區(qū)的,如湖南長沙的賈誼故居,其周邊商鋪建筑環(huán)境與故居建筑風格相當統(tǒng)一,在人們逛街的時候就可以隨時進去參觀。
對歷史名人的故居進行陳列改造不僅僅是對名人本身的宣傳,它已經(jīng)更多的成為了一個地區(qū),一種文化的建設,所以我們在對待歷史名人故居改造成陳列館的這一建設上需要更多的思考與總結,注重繼承和發(fā)展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在建設故居陳列館的同時,切實深化、細化名人故居的保護及利用的各項工作,在全社會的努力下使得歷史名人故居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
(作者單位:湖南師范大學工程與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