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紋樣本身是平面形式,但在設計師通過各種材料和工藝手法的處理,賦予其第三維的立體形式,使其不同角度呈現(xiàn)出不同的樣式,不僅豐富了傳統(tǒng)紋樣的形式,而且賦予傳統(tǒng)紋樣另一層含義,進而展現(xiàn)設計師自身對紋樣的理解。
中國傳統(tǒng)紋樣以其獨特的魅力在諸多紋樣中獨樹一幟,在服裝設計中起到了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角色。而中國傳統(tǒng)紋樣本身是平面形式,然而設計師們卻能用創(chuàng)新的立體化手法將其應用到服裝設計中。
堆疊
在許多傳統(tǒng)紋樣的平面構成形式里面,都有對空間的刻畫,比如清代的疊云紋,就是在平面上對自然中層疊的云的刻畫,而堆疊手法,是將若干平面形式的單位紋樣堆疊起來,是靠紋樣所依托的面料來堆出層次感,這樣的表現(xiàn)手法能將紋樣的層次更加明顯更加真實,具有浮雕效果。堆疊工藝處理的紋樣效果類似于浮雕中的陽刻。
鏤空
紋樣本身是平面的二維的,但面料是有厚度的,比如空氣層面料。一般來說,紋樣的線分割的是同一塊背景,同一塊面料,但鏤空的手法中,線所分開的是兩種不同的背景,這也使紋樣的意義有所改變,它由平面的圖案,變成了分割兩個空間的邊緣線。將紋樣直接在一些較厚的面料上運用激光切割或手工等方式做鏤空處理,使其輪廓更加清楚,線條更加干凈,其浮雕效果會更加明顯,達到從另一個層面來詮釋紋樣的效果。相對堆疊工藝的陽刻效果,鏤空工藝就呈現(xiàn)出陰刻的形式。
填充
面料的填充是將一些填充物填入兩層面料之間,再將其進行縫合,最后再在填充好的一塊面料上進行絎縫。常用的填充物有填充棉,海綿等,不同的填充物與面料之間的搭配,例如填充棉會使整塊面料凸起不均勻,呈中間更加隆起,四周遞減。填充海綿則會形成具有一定形狀的高度相等的凸起成不同的效果.填充屬于在紋樣的載體上做文章,呈現(xiàn)出的是紋樣中的線與線之間部分的凸起的效果,紋樣則作為兩個起伏的分界線,增添紋樣的趣味感。
編結
以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紡線為原料,使用棒針或鉤針等工具進行的手工編結。編結作為一門古老的手工藝,一直被設計師所青睞。在紋樣編結的過程中,設計師用一些特殊質(zhì)感的線編成粗的繩子,再將其彎轉成紋樣的形狀,再將其固定在面料上,起到裝飾的作用,由于繩子有粗度,這種紋樣進而有了立體感,此種方法的難點在于拐點的處理,由于傳統(tǒng)紋樣有些是要直角等“硬”的轉折,而繩子的質(zhì)感使轉折時比較“軟”,此時需要在編結的繩子上做特殊處理,或者在縫合時做特殊處理。編結工藝處理的傳統(tǒng)紋樣,肌理感強,塊面感強。
刺繡
手繡:即手工刺繡,是中國非物質(zhì)遺產(chǎn)保護中最珍貴的物種之一,在中國至少有二三千年歷史,據(jù)《尚書》記載在四千前的章服制度,就規(guī)定“衣畫而裳繡”。針對前面對云紋文化考析中的深入研究,云紋在東漢之前主要是以手工刺繡的工藝形式表現(xiàn)在服飾中。
機繡:以縫紉機或?qū)S美C花機進行刺繡的工藝方法。其中電腦繡花因其具有精密準確、工效高、成本低等特點,多用于批量生產(chǎn)。電腦繡花即是用電腦繡花機來繡花。由于在沒電腦以前繡花都是人依照圖形進行手工繡花,自從有電腦后而且與繡花機械結合,又有軟件工程師與機械工程聯(lián)手將占絕大多數(shù)的重復性繡花在電腦中完成,解決大量生產(chǎn)與降低成本。因此,可以歸結性的說:電腦繡花是現(xiàn)代速度科技,手工繡花是傳統(tǒng)針線藝術
刺繡本身的立體浮雕感不是很強,但如果換做用比較粗的繡線刺繡,紋樣會更加凸起,此時的線并不只是作為紋樣本身肌理,更加作為整個紋樣的三維效果的支撐,或者在中間墊一塊紙板等物體再進行刺繡,這樣的效果會更加明顯。
壓花
壓花工藝是利用壓力的作用將模具上的圖案在復合材料或皮革表面形成相應的花紋的工藝,由于化纖面料對溫度比較敏感,都有一個玻璃化溫度點,在達到這個溫度臨界點時纖維將發(fā)生化學變化,利用這個特點,做出一些模型,再對面料進行壓花處理。擁有用這種工藝處理過的的紋樣的面料,整體顯得自然,不做作,和面料統(tǒng)一的結合在一起,可以直接作為用于服裝設計中,并且設計便于節(jié)約成本,適合大批量生產(chǎn)。
特殊材料
珠飾是由各種材質(zhì)、各種形狀的珠子或片飾串連組合而成。珠飾所包括的材料種類有很多,按加工材料和形態(tài)的不同,主要分為雙色阿膠、珠片、泡珠、角珠、珠管、木珠,玻璃彩珠等。現(xiàn)如今,珠飾不再以單純的閃光華麗吸引大眾,更多的是以獨特的造型、色彩設計與時尚緊密結合在一起,以全新的形態(tài)出現(xiàn)在時裝設計中,成為備受歡迎的裝飾材料之一。
珠片,亮片等特殊服裝材料的運用,能展示出紋樣的另一種感覺,首先由于這些材料本身的質(zhì)感(如金屬,塑料,透明),會使紋樣的質(zhì)感展現(xiàn)出別樣的魅力。
用魚骨、定型鋼絲等架撐起紋樣的形狀,再用面料來輔助設計,使紋樣更具有硬挺感,其造型更加結實有彈性,不過由于其比較難于與人體結構相結合,因此主要運用在局部裝飾,如為肩部增加挺闊造型,胯部的隆起的造型。打破了一直以來紋樣只作為裝飾功能,而加入到結構當中。
工藝結合運用
鏤空與堆疊,鏤空與刺繡,壓花與堆疊,編結與堆疊等等,在服裝設計中,紋樣大部分以一種相對單一的處理工藝所呈現(xiàn),而也有很多設計師將各種手法工藝結合運用在自己的設計中,給中國傳統(tǒng)紋樣以另一種詮釋和狀態(tài)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
(作者單位:浙江理工大學 服裝學院)
通訊作者:陳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