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唐時期詩歌出現了新的變異,即從盛唐之音的情來、氣來、神來,到向內在心靈意象的表達,并且形成了以丑以怪為審美規(guī)范的詩歌創(chuàng)作規(guī)范,韓孟詩派開啟先河,李賀使這一規(guī)范得以融合并確立。這為詩歌的發(fā)展確立了新的審美內涵,為宋代詩歌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李賀;孟詩派;心靈意象
一、意象新變之端
在詩歌發(fā)展的過程中唐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巔峰,而大多數的文化學人所推舉的都是盛唐時期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派、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派,以及唐代詩歌史上的“雙子星”——李、杜。但杜甫之后,唐憲宗元和前后所形成的韓孟詩派亦是唐詩發(fā)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huán)。同時這一流派的兩個主要的文學理論觀的倡導即:韓退之之“不平則鳴”說,韓愈在《送孟東野序》中說“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人之于言葉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凡出乎口而為聲音,其皆有弗平者!”這一觀點的提出,使詩歌出現了向內轉的趨勢即使詩歌轉向對主體心靈的表達,使詩歌拋開了言志與政教之用。這是其一。其二,是“筆補造化”?!岸怂蘖_胸中,元精耿耿貫當中。殿前作賦聲摩空,筆補造化天無功。”(唐·李賀《高過軒》)其主要目標是通過主觀的創(chuàng)造性詩性之思維對客觀意象進行裁奪,主要是要做到“形拘在風塵”、“心放出天地”?;诖隧n孟詩派在詩歌的創(chuàng)作上出現了與盛唐詩人的激昂奔放、飄逸灑脫(李白)、雄奇壯美(邊塞詩人)、沉郁頓挫(杜甫)、安逸明秀(山水田園詩人)的這種外在意向形式之不同的風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以內在精神感受探討為主的詩學風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采用過去不常用的內容,甚至是是世俗,丑陋之事入詩,逞奇矜博,出奇制勝。如韓愈《調張籍》: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櫿Z地上友:經營無太忙!乞君飛霞佩,與我高頡亢。
全詩激昂高亢想象之神奇令人驚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當屬《石鼓歌》,讀罷,其詩之酣暢淋漓,粗豪猛橫的力度感與卓犖之氣頓生。二,是想象奇崛,構思奇異,想象詭譎,標新立異。如韓愈的《八月十五日贈張功曹》、《永貞行》、《納涼聯句》等。三,是注重造語煉字,用奇字,造拗句,押險韻;將散文,駢賦句法引入詩歌,使詩句長短參差,變化不羈。最具代表性的詩歌是孟郊的《秋懷五首》。
從上述的詩歌及其他們的代表性作品我們可以看出,韓孟詩派的詩歌主要具有一種雄奇怪異的美,具體概括是,韓愈的雄大怪異、孟郊的幽僻冷澀、賈島的尖新奇巧、姚合的精警清麗等。但他們的詩歌都具有一個共同的不足,即他們并沒有深入到自身的內心深處去描寫內在的性情。但這一時期與韓孟詩派風格相近的李賀則是這一內化過程的中堅人物并使這一內化過程得以完成。
二、內化的完成
為什么這種內化直到李賀才真正得以完成?這與其獨特的身份與人生經歷及天分密不可分。新舊《唐書》都說李賀是“唐宗室鄭王之后”(據考證,其祖是唐高祖李淵的叔父鄭王李亮),杜牧在《李長吉歌詩序》中亦稱,“賀,唐皇諸孫?!惫试谄湓娮髦性啻翁峒埃喝缭凇短苾焊琛分薪Y尾處提醒人們“莫忘作歌人姓李”,《仁和里雜敘皇甫學》直言:“宗孫不調為誰憐”,在《金銅仙人辭漢歌》里自稱“唐諸王孫李長吉”。因此,其對自己的前途滿懷希望,乃欲報國殺敵,投身行伍,建功立業(yè),仕宦通達。在詩歌《南園》中高呼,“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奔啊疤煅酆螘r開,古劍庸一吼”(《贈陳商》),“我有辭鄉(xiāng)劍,玉鋒堪截云” (《走馬引》), 急欲像寶劍出鞘而初試鋒芒;“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一朝溝垅出, 看取拂云飛”(《馬詩》)等。充分體現出其積極用世,欲要一番作為的心態(tài)??墒聦崊s無情的粉碎他的這個夢幻,只能讓其徒增“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之哀婉長嘆了。只因其父名為李晉肅,乃與“進士”二字之音同;時人便以此為由,令賀不得參加科舉考試,使其不得展凌云之志,報國之才,而抱憾終身,年僅二十七歲便卒于故里。這我們可以看做是其鬼怪詩風形成的外在原因。這種詭譎怪異還與其自身的內在條件有關,我們從《李長吉小傳》中所載可知,其自幼體質羸弱。但天分過人,杜牧在《李長吉歌詩序》中稱其詩說,“云煙綿聯,不足以為其態(tài)也。水之迢迢。不足以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以為其和也。秋之明潔?!w騷之苗裔也。理雖不及。辭或過之?!币虼耍闹杏艚Y之情懷全部借助詩歌表達了出來。加之勤奮,據李商隱《李長吉小傳》載,李賀“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及暮歸。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所見書多。輒曰。是兒要當嘔出心乃而已?”他的短短的二十七歲的生命當中留下了將近四百多首詩。
正是由于上述這些原因使其詩歌完成了由韓孟詩派的詩歌外表意象之險怪,向創(chuàng)作主體心靈表達之險怪的質的轉化。概括起來有如下特點,“藝術思維的逸出常軌,遣詞造句的刺激狠透,修辭設色的慘淡經營,意象結構的古怪生新”這是其詩歌的基本特色。例如,《南山田中行》、《感諷五首》、《神弦》等。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蘇小小墓》:
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為珮。油壁車,夕相待,冷翠燭,勞光彩。西陵下,風吹雨。
詩歌最后四句描繪了西陵之下的凄風苦雨的景象:風凄雨零之中,有光無焰的鬼火,在閃爍著暗淡的綠光。這一部分緊承“油壁車,夕相待”而來。“翠燭”寫出鬼火的光色,加一“冷”字,就體現了人的感覺,寫出人物內心的陰冷;“光彩”是指“翠燭”發(fā)出的光焰,說“勞光彩”,則蘊含著無限的哀傷感嘆。不是么,期會難成,希望成灰,翠燭白白地在那里發(fā)光,徒費光彩而一無所用。用景物描寫來渲染哀怨的氣氛,同時也烘托出人物孤寂幽冷的心境,把那種悵惘空虛的內心世界,表現得淋漓盡致。那首《李憑箜篌引》也是這方面的代表,由于該詩多被引述,故此不贅言。
三、內化的成就
李賀詩歌”內化”意象與形式的生成直接影響到晚唐時期的詩人李商隱。我們從李商隱的那些《無題詩》中就可以發(fā)現這些特點,而這些特點正是承繼李賀而來?,F舉兩例以示明之:
無題二首(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無題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的這類無題詩很多,僅舉此三首作為例說。我們發(fā)現李商隱以上的詩歌都具有,情調幽深朦朧、內涵復雜這一特色。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他意象的使用上,這一點正是承李賀而來,但卻開拓了注重運用典故這一藝術技巧,從而將內在難以言說的情感表達得更為堂皇迷離,意境幽深。他的這些藝術技巧直接影響到后來的“江西詩派”、元好問、及其楊維楨。
四、結語
雖然李商隱在唐詩的發(fā)展史上遠比李賀要重要,并且最終完成這唐詩的情感內化,達到了這類詩歌最高藝術成就,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真正將“韓孟詩派”與李商隱連接起來得卻是李賀,因此李賀在唐詩內化過程中功不可沒。
參考文獻:
[1]袁行霈.中國文學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王琦.三家評注李長吉歌詩[M].北京:中華書局,1960.
[3]歐陽修,宋祁,范縝,呂夏卿等.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87.
[4]劉昫等.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87.
作者簡介:霍洪波(1988–),男,黑龍江綏化人,黑龍江大學中國古代文學2014級研究生,研究方向:宋明清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