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亭是中國古典建筑藝術極具魅力,而又豐富多彩的一種建筑形式。它體形小巧玲瓏剔透、造型優(yōu)美、亭亭玉立。不爭奇,而千姿百態(tài)。不奪雄,但氣象萬千,是中國古典建筑意匠的一個縮影。
關鍵詞:亭;廊;園林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11-00-01
一、亭
(一)亭的運用
亭子在我國園林中是運用得最多的一種建筑形式。無論是在傳統(tǒng)的古典園林中,或是在建國后新的公園及風景游覽區(qū),都可以看到有各種各樣的亭子。或屹立于山崗之上;或依附在建筑之旁;或漂浮在水池之畔。以玲瓏美麗、豐富多彩的形象與園林中的其他建筑、山水、綠化等相結合,構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亭子成了為滿足人們“觀景”與“點景”的要求而通常選用的一種建筑類型。之所以如此,是由于亭子具有如下的一些特點:
1、在造型上,亭子一般小而集中,有其相對獨立而完整的建筑形象亭的立面一般可劃分為屋頂、柱身、臺基三個部分。柱身部分一般作得很空靈;屋頂形式變化豐富;臺基隨環(huán)境而異。它的立面造型,比例關系比其他建筑能更自由地按設計者的意圖來確定。因此,從四面八方各個角度去看它,都顯得獨立而完整,玲瓏而輕巧,很適合園林布局的要求。
2、亭子的結構與構造,隨繁簡不一,但大多都比較簡單,施工上也較方便。過去建亭,通常以木構瓦頂為主,亭體不大,用料較小,建造方便。現(xiàn)在多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也有用預制構件及竹、石等地方性材料的,也都經(jīng)濟便利。亭子所占地盤不大,小的僅幾平方米,因此建造起來比較自由靈活。
3、亭子在功能上,主要是為了解決人們在游賞活動的過程中,駐足納涼避雨、縱目眺望的需要,在使用功能上沒有嚴格的要求。單體式亭與其他建筑物之間也沒有什么必須的內在的聯(lián)系。因此,就可以主要從園林建筑的空間構圖的需要出發(fā),自由安排,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園林藝術特色。
(二)亭的造型與類型
亭子的體量不大,但造型上的變化卻是非常多樣、靈活的。亭的造型主要取決于其平面形狀,平面上的組合及屋頂形式等。我國古代亭子起初的形式是不大的四方亭,木構草頂,結構簡易,施工方便。以后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逐漸發(fā)展成為多角形、圓形、十字形等較復雜的形體。在單體建筑平面上尋求多變的同時,又在亭與亭的組合;亭與廊、墻、房屋、石壁的結合;以及在立體造型上(如出現(xiàn)了重檐、三重檐、二層的亭式等)進行創(chuàng)造,產(chǎn)生了極為絢麗多彩的形體,達到了園林建筑創(chuàng)作上的一個高峰??梢赃@樣說:在世界園林建筑中,我國園林中的亭、廊、墻等這些園林建筑類型是最為豐富多樣,也最富民族的特色,這是我國人民群眾在長期實踐中的創(chuàng)造,是我國藝術中一份可貴的遺產(chǎn)。
按亭子的平面形狀和立體造型分別進行一些分析和研究。
從亭子的平面形狀上,大致可分為:單體式、組合式、與廊墻相結合的形式三類。最常見的有下幾列幾種:
1、正多邊形亭:如正三角形亭、正方形亭、正五角形亭、正八角形亭、正十字形亭等。2、圓亭、蘑菇亭、傘亭等。3、形亭形亭,扁八角形亭,扁面型亭等。4、長方形亭、圭角形亭、扁八角形亭、扇面形亭等。5、組合式亭:如雙三角形亭、雙方形亭、雙圓形亭、雙六角形亭。以及其他各種體形、亭的互相組合等。6、平頂式亭。7、與墻、廊、屋、石壁等結合起來的起來亭式。如半亭等。
亭的立面造型,從層數(shù)上看,有單層和兩層。中國古代的亭本為單層,兩層以上應算作樓閣。但后來人們把一些二層或三層類似亭的閣也稱之為亭,并創(chuàng)作了一些新的二層的亭式。
亭的立面有單檐和重檐之分,也有三重檐的,如北京景山上正中的萬春亭。屋頂?shù)男问絼t多采用攢尖頂、歇山頂,也有用盝頂式的,解放后用鋼筋混凝土作平頂式亭較多,也作了不少仿攢尖頂、歇山頂?shù)刃问降摹?/p>
二、廊
廊、本身是作為建筑物之間的聯(lián)系而出現(xiàn)的。中國屬木構架體系的建筑物,一般個體建筑的平面形狀都比較簡單,經(jīng)常通過廊、墻等把一幢幢的單體建筑組織起來,形成空間層次豐富多變的建筑群體。無論在宮廷、廟宇、民居中,都可以看到這種手法的運用,這也正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特色之一。
下面,就廊的基本類型和經(jīng)營位置作一些簡要的敘述:
(一)廊的基本類型及其特點
廊子的基本類型,如果從廊的橫剖面上來進行分析,大致可分成下面四種形式:雙面空廊、單面空廊、復廊和雙層廊。
如果從廊子的總體造型及其與地形、環(huán)境的結合角度來考慮,又可把廊分成:直廊、曲廊、回廊、爬山廊、疊落廊、水廊、橋廊……等等。
下面,分別按其類型及特點作一些介紹:
1、雙面空廊。在建筑物之間按一定的設計意圖聯(lián)系起來的直廊、折廊、回廊、抄手廊等多采用雙面空廊的形式。不論在風景層次深遠的大空間中,或在曲折靈巧的小空間中均可運用。廊子兩邊景色的主題可相應不同,但當順著廊子這條導游路線行進時,必須有景可觀。通過長廊伸向湖邊的水榭及伸向山腳的“湖光山色共一樓”等建筑,可在不同角度和高度上變幻地觀賞自然景色。為避免單調,在長廊中間還建有四座八角重檐頂亭、豐富了總體形象。
2、單面空廊。一邊為空廊面向主要景色,另一邊沿墻或附屬于其他建筑物,形成半封閉的效果。其相鄰空間有時需要完全隔離,則作實墻的處理;有時宜添次要景色,則須隔中有透、似隔非隔,作成空窗、漏窗、什錦燈窗、格扇、空花格及各式門洞等。有時雖幾竿綠竹、幾葉芭蕉、以作襯景、饒有風趣。
3、復廊。復廊是在雙面空廊的中間隔一道墻,形成兩側單面空廊的形式。中間墻上多開有多種式樣的漏窗,從廊子的這一邊可以透過空窗看到空廊那一邊的景色。這種復廊,一般安排在廊的兩邊都有景物,而景物的特征又有各不相同的地方,通過復廊把這兩個不同景色的空間連系起來。此外,利用墻的分劃與廊子的曲折變化,亦可收到延長游覽線和增加游廊觀賞的趣味,達到小中見大的目的。
4、雙層廊(又稱“樓廊”)。雙層廊可提供人們在上、下兩層不同高度的廊中觀賞景色的效果。有時,也便于聯(lián)系不同標高的建筑物或風景點以組織人流。同時,由于它富于層次上的變化,也有助豐富園林建筑的體形輪廓。
愿、亭、廊這一中華民族建筑文化在今后園林建設中更加鮮花綻放,青春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