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觀當前作文課堂教學、學生寫作、作文批改三個方面的現(xiàn)狀,尋求突破的對策,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關鍵詞:計劃性;備課;素材;批改;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24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11-00-01
作文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隨著教學改革的步伐的加快,作文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目前,我們的初中作文教學正處于一個比較尷尬的狀態(tài),學生寫作難,提起筆來無話可說;教師指導難,費了九牛二虎之功,收效甚微。為此,需要我們冷觀當前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尋求突破的對策。
一、當前作文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
作文課堂教學缺乏計劃性。教師往往對每次作文訓練的目標不明確,對每學期訓練次數(shù)、方式、步驟、內容和重點心中無底,不能做到統(tǒng)籌安排、全面計劃、循序漸進。所以每次作文只能提出既全面又模糊的要求:從主旨、材料到語言、結構,面面俱到又無主次之分,分散了學生可能集中在重點、突破點上的注意力,使學生顧此失彼,茫然不知所措。
很多作文備課就是出作文題。老師布置好題目,學生開始寫,老師開始漫長的批改、講評。因為作文出成績慢,不能立竿見影,再加上其它模塊教學任務重,作文課往往形同虛設。
作文課堂教學處于無序狀態(tài),收效可想而知。
二、當前學生寫作的現(xiàn)狀
以2014南京市中考作文“只是因為 " " " " " " " ”寫作為例,對初二(1)(4)(5)(6)四個班學生作文抽樣調查,結果如下:
調查問題 選項1 結果 選項2 結果 選項3
寫作時的最大困惑 不會審題 10% 無話可說 45% 不會表達
(立意方面) 受到的正面影響 92% 受到的負面影響 5% 其他
(選材方面) 讀后感 20% 寫人記事 75% 其他
(語言表達) 生動形象 16% 干枯無味 70% 其他
(謀篇方面)寫作時的思路 思路清晰 20% 有思路但不清晰 42% 沒思路
由此可見,部分學生不會審題,許多學生有思路但不清晰,無話可說者占被調查人數(shù)的45%。究其原因學生閱讀量少。許多學生平時不注意積累,就連課本上許多現(xiàn)成的事例,寫作文時也不能恰當運用。部分學生平時也摘抄,但他們只是從書上抄到本子上,而不記在心中,這樣的摘抄僅僅是形式上的摘抄,導致寫作時思路不清晰甚至無話可說。
平時許多學生不喜歡寫作文,有時迫于種種壓力即使寫了,寫出的作文也多是“一次性”作文。作文本發(fā)了之后,很少有人升格自己的文章。許多錯別字就一直錯下去,表達方面的語病屢改屢犯。這樣惡性循環(huán),造成當前作文教學低回報的現(xiàn)狀。
三、當前作文批改的現(xiàn)狀
“作文難改”是大多數(shù)語文教師的心聲。目前,大多數(shù)教師仍采用傳統(tǒng)的“全批全改”方式,教師“以一對百”,批語多用套話,不能多角度地指出作文中的優(yōu)缺點,易造成教師審美疲勞,也不能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全批全改由于限于精力和時間,教師不能有針對性地、因人批改,且批改的結果反饋較慢,與學生的多寫多練發(fā)生矛盾。長此以往,作文將成為師生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不可!另一種方式“批個‘閱’字了事”可以說是根本沒改,更不能達到指導學生作文的目的?!叭?,評語籠統(tǒng),”和“批個‘閱’字了事。”這兩種批改方式普遍而長期存在于作文教學中,學生作文水平可想而知。
針對當前作文教學中的問題,尋求突破的對策:
(一)教師課前要“上心”?!敖鉀Q了作文教學,就等于解決了語文教學問題?!弊鳛檎Z文教師要深刻認識到作文教學的重要性,廣泛的閱讀是與時俱進、及時把握教改脈搏的唯一方法,不論是專業(yè)刊物或是文學藝術,作為語文老師都要廣泛閱讀、理念要不斷更新。
作文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往往取決于作文課堂教學備課的水平,作文課堂教學備課:(1)注重備計劃。語文教師在學期之初或學年之初制定作文計劃,除了考慮命題、指導、批改、評講等常規(guī)內容外,還要具體安排學段之間的銜接。(2)注重備學生。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這是加強作文教學必須做的工作。調查了解學生的目的是為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如魏書生老師針對后進生缺乏定向觀察力的情況,引導后進生用比較的方法把觀察對象從背景中分離出來,然后寫題為《五雙眼睛》的作文,效果不錯。
(二)挖掘教材閱讀,學生“用心”吸取素材。閱讀與寫作是密切聯(lián)系的,如果在上閱讀課時能有意識的去聯(lián)系寫作知識,那么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更何況編入語文教材中的都是名篇佳作。通過實踐,我認為在講解課文時應少理性的分析,多感性的賞析。閱讀,可以品味文中的語言、人物、結構和表現(xiàn)手法等,而寫作則是運用準確的語言、典型的人物、精巧的構思和恰當?shù)谋憩F(xiàn)手法來表達主旨。為此,可以運用二者的關系進行作文訓練。同樣在閱讀教學中也可對學生進行審題訓練。
面對寫作時的無話可說,學生要“用心”閱讀,吸取素材。一個好詞語,一個優(yōu)美的句子等都可以成為我們積累的素材,值得注意的是:應該熟記素材內容,多角度分析素材,及時發(fā)現(xiàn)、挖掘素材的價值。再就是應該圍繞素材寫短文,作到熟練運用,使“死”的資料“活”起來。
(三)教師要改進批改方式。作文批改時,必須對癥下藥,因人而異,避免批語“以一對百”、批語多用套話的現(xiàn)象。還可采用互批法。古人云: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只有換位思考,才能發(fā)現(xiàn)得失,彌補不足。每次作文完成之后,改變以往“教師第一讀者”的習慣,而是先同小組互評,自由交換意見,但都要求寫下評語,且由學科小組組長匯總。小組的評語還不是最終的評定,教師既可以就學生原作及“評語”進行評判指導,又可總結本次作文共同優(yōu)點,分析共性的不足。另外,教師應評定等級,有針對性地對學生作文進行客觀分類評價,這樣既可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又使學生明確了自身不足,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總之,作文教學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要想有成效,需要教師在作文教學上傾注更多的心血,更需要學生的不斷積累、不斷訓練,這都無法急于求成,只能小步子、踏實走。
參考文獻:
[1]魏書生.教學工作漫談[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
[2]周華.閱讀教學論[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3]秦訓剛、蔣紅森.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