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典型代表,古詩文教學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階段啟蒙教學的必須課程,作為一名小學生,能夠熟練背誦一些著名詩詞,逐漸成為對其學習效果以及成績檢測的重要指標,對此,《新課標》也對小學生應掌握的詩詞數(shù)量以及范圍做了明確的規(guī)定,可實際教學情況顯示,由于古詩詞語言凝練深刻,加上教師采用的方法不夠靈活,使得小學生對學習古詩詞逐漸失去了原有的熱情與信心,因此,依據(jù)小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采用恰當?shù)姆椒▽ζ溥M行古詩詞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底蘊,使其認識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本文從小學生古詩詞教學的現(xiàn)狀出發(fā),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小學;古詩詞;文化底蘊
中圖分類號:H09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11-00-01
自古以來,中國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獨特的詩詞表現(xiàn)形式,最為我們熟知的是唐詩宋詞,這些古詩詞多是詩人以自身的生活經(jīng)歷為基礎,綜合自己在當時的想法,每一首古詩詞都折射出當時的歷史背景以及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當歲月的長河洗禮之后,其逐漸成為中華文化中最璀璨的明星,而小學生如同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是祖國的未來,在教師的合理引導下,通過誦讀以及課堂講解,讓學生沉浸在古詩詞的優(yōu)美意境中,幫助其樹立民族自豪感,并為保護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做出相應的貢獻。小學階段每學期的教材都包含一定量的古詩詞,旨在通過朗讀、背誦,形成對古詩詞清晰地認識,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這種欣賞性的學習過程已經(jīng)逐漸演化為教師的命令,很多學生是在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即使能夠熟練背誦全部的古詩詞,對其中所要表達的情感以及揭示的道理仍不明所以,因此,作為一名祖國未來的啟蒙教師應肩負起自身的責任,逐步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
一、小學現(xiàn)階段古詩詞的教學狀況
(一)學生興趣較低。小學階段的學生自身的約束與控制能力較弱,沒有家長以及教師的指導,其不能按時完成作業(yè),并進行相應的復習與預習,對他人的依賴性較高。一方面,小學生好奇心重,特被貪玩,與學習相比,玩游戲、看動畫片等其他活動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他們的耐力差,坐不住,而且經(jīng)常與其他同學產(chǎn)生矛盾,影響學習的進程,而古詩詞學習相比而言較為嚴肅,不像童話故事具有一定的敘事性,因此,其興致不高。另一方面,當今社會孩子是家里的皇上,多數(shù)父母將其視為掌上明珠,在家里要什么給什么,一旦孩子的欲望得不到滿足,便會鬧情緒,而學校是一個大家庭,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在一個教師進行學習,教師無法做到對每個孩子都關懷備至,這導致有些學生不喜歡語文老師,因而不愿意上其教授的學習內(nèi)容,這兩個方面導致小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熱情不高。
(二)學生課程繁重。以城市的孩子為例,其家庭條件相對優(yōu)越,多為家中的獨子或獨女,因而承載了父母太多的期望,除了完成正常的學習以外,其還要參加各類藝術班,如舞蹈班、美術班、音樂班等進行其他方面才能的培養(yǎng),每當業(yè)余時間,孩子便在父母的安排下,穿梭于這些藝術班中,占據(jù)了大量的休息時間與學習義務教育科目的時間,如此繁重的學習任務使得學生分身乏術,無法集中精力完成對古詩詞的學習,這降低了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
二、培養(yǎng)學生文化底蘊的舉措
(一)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重視文化對人潛移默化的影響。以小學三年級為例,在教師后面的黑板上以及教室四周的墻壁上設置恰當?shù)奈恢脮鴮懕緦W期所要背誦的古詩詞,每天上課之前,語文教師要引領學生先進性朗誦,再找同學進行背誦,并以此為話題,讓學生闡述自己對此首古詩的看法,并且教師應當定期安排組長進行詩詞更換,借助這種方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二)與家長建立良好的聯(lián)系,讓其監(jiān)督學生進行古詩詞學習。以農(nóng)村學校為例,一般來講,農(nóng)村父母對孩子的關注程度較低,其將重點放在掙錢養(yǎng)家改善孩子的生活條件上,從而忽視了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因此,教師應與其建立良好的關系,通過定期交流,了解學生在家里的表現(xiàn)情況,以此為基礎,向家長及時反映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xiàn),并將學習的重點以及課程安排向家長說清楚,引導家長重視對學生古詩詞的教導,利用飯前飯后的時間,以讓孩子展現(xiàn)自己的本領為由,進行古詩詞背誦,既有效監(jiān)督孩子的古詩詞學習,又營造了良好的家庭氛圍,久而久之,逐步提升學生自身的文學底蘊,為其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重視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制定恰當?shù)膶W習計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并通過平常的觀察,掌握每位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以此為參考標準,制定恰當?shù)慕虒W內(nèi)容,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寬廣的舞臺。例如,教師講解《送孟浩然之廣陵》這篇古詩詞時,教師要找出與此首古詩相類似的其他詩詞,像《送元二使安西》、《別董大》等,安排學生進行背誦,做到舉一反三,能夠根據(jù)所學過的古詩詞,引申出其他類似的古詩,并進行同類講解,讓學生熟練掌握同種類型古詩詞學習的方法,久而久之,提升學生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
(四)引導學生抑揚頓挫進行古詩朗誦。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善于學習與模仿,因此,教師在學習每首詩詞之前,都應引導學生進行朗誦,在朗誦過程中,教師要依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對其進行評價,逐步引導其掌握詩詞朗讀的要領:聲音柔美和諧、語言溫婉清晰、做到抑揚頓挫,經(jīng)過朗讀逐步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以及整首詩的情感傾向,深入詩歌所創(chuàng)設的意境,領略不一樣的風采。
三、結(jié)束語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習詩詞也是如此,教師在講授的過程中,要善于引導學生提高興趣,為能夠熟練背誦古詩次而感到自豪,使其能夠根據(jù)所學的知識對古詩詞進行一定的分析,掌握必備的文學常識,在提高學習技能的同時,通過詩詞熏陶以及經(jīng)典講解,提升學生自身的文化底蘊,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自身所擔負的使命—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經(jīng)過自身的努力奮斗,提升現(xiàn)階段我國小學生的整體文化水平。
參考文獻:
[1]劉玉英.語文教師應具備的人文素養(yǎng)研究[J].成功(教育). 2012(09)
[2]劉楓華,孫躍方.“吟誦—歌唱—配畫—改寫—表演”小學古詩詞五步教學法[J]. 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 2012(04)
[3]杜小維.新課改條件下語文教師應具備的人文素養(yǎng)研究[J]. 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 2012(07)
本文系項目編號GZZ13087的陜西省優(yōu)秀教學能手工作站課題為“小學古詩詞教學策略探究”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