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嘗試構建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學習氛圍濃郁、積極向上、溫馨和諧的學習型文化公寓,在干凈整潔的宿舍中,營造有利于學生自我發(fā)展的民主、和諧、上進的學習氛圍,創(chuàng)建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讓學生逐步形成團隊學習、合作共贏的理念,促進宿舍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與共同進步,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本文就如何創(chuàng)建學習型宿舍進行了探究與實踐。
關鍵詞:學習型宿舍;團隊學習;宿舍分類;舍標
中圖分類號:G647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11-00-02
學習型組織是個人學習向團隊學習的轉化,它首次出現在彼得圣吉博士所著的《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一書中。學習型組織,主要通過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望、團隊學習、系統思考這五個方面的系統鍛煉,在整個組織中培養(yǎng)出一個有利于學習的組織氛圍,利用這種生活環(huán)境從而鍛煉成員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能力[1]。
一、研究背景
在21世紀這個經濟全球化的嶄新世紀,知識經濟將會成為主流。知識的不斷創(chuàng)新也會成為社會發(fā)展、國家進步的第一動力。推動知識創(chuàng)新的源動力在于具有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的人才不斷輸入到社會中去,大學正是新型人才的主要來源之一。
現在各個學校都要求培育新型人才,但是何為新型人才,我們又該如何培育新型人才?三個點——學習力、創(chuàng)新力、競爭力。學習力是人才的發(fā)展之源,創(chuàng)新力是人才的成長之基,競爭力是成功的致勝之本。這三點就是我們希望在學生們身上看到的,也是社會最需要的新型人才必須具有的特點。通過促進學習力、創(chuàng)新力、競爭力的有機結合,能夠保證人才進入社會后具有長期的競爭優(yōu)勢,從而達到可持續(xù)性發(fā)展,這也是我們培養(yǎng)新型人才的具體原因。培養(yǎng)新型人才關鍵力量除了靠教師課堂上講的知識,宿舍文化也對培養(yǎng)新型人才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大學中經常出現這種情況,高獎學金,高考研錄取率,好工作單位都集中在某個宿舍,這就是因為這些宿舍的學習氛圍要優(yōu)于其他宿舍,學習好的同學能夠帶動其他同學,反之某些宿舍可能會有一些同學有錯誤的觀點,他的觀點可能會給其他同學帶來影響,造成一些不良風氣的出現。本文試圖以構建大學生學習型宿舍的研究為出發(fā)點,并借鑒學習型組織的一些觀念與方法,對宿舍文化引入一種全新思路,端正宿舍的風氣,給學生帶來更多的正能量,營造良好的學風,從而實現學習型宿舍的建設。
大學中班級概念較高中會淡化很多,而宿舍的社區(qū)概念則會不斷強化。宿舍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宿舍集體作為大學生基本群體組織相對于其他學生組織有著獨特的功能和影響。大學生大部分生活都在宿舍中度過,在與宿舍成員交流、學習中不斷成長。宿舍環(huán)境對學生發(fā)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運用學習型組織理論和模式建設學習型大學生宿舍,主要是讓在宿舍中的學生做到能夠主動的學習,能夠更好的控制自己,從而改變自身對宿舍的深層理解,宿舍不只是休息放松的象征,宿舍也可以成為自己為未來努力奮斗的場所。同時學校要為學生提供更加優(yōu)良,更加合適的宿舍環(huán)境,這也是推進高校宿舍文化建設的理想選擇,也是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探索。
二、研究目標
總體目標:在構建大學生學習型宿舍的過程中,本著“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基本理念,提升宿舍文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同時培養(yǎng)團結合作、善于交流的能力,讓學生能夠互相理解,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實踐目標:提升宿舍文化,根據年級、專業(yè)、宿舍的不同設計不同的舍標,把舍標貼在宿舍的門上,形成獨具特色的宿舍文化。根據宿舍內的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及發(fā)展方向,把宿舍劃分為:競賽型、考研型、公務員型、創(chuàng)業(yè)型、科技創(chuàng)新型等不同的特色宿舍,并且積極引導使其形成良好的宿舍團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鍛煉學生團結合作、善于交流的能力。宿舍成員學習上互相幫助促進,形成“比學趕幫”的學習氛圍。將“快樂學習、自主學習”的學習意識在宿舍發(fā)揚光大。
三、具體方法
對于大學生,宿舍就是他們的家,是生活、學習最主要的場所。宿舍成員來自各地,必然存在生活習俗、家庭背景和個性特征的差異,與此同時,他們的學習成績也同樣存在很大差異。所以,老師在宿舍分配上應該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的特點,綜合分析,合理安排宿舍,實現優(yōu)勢互補。增強彼此的理解和溝通,激發(fā)學習積極性。
在構建大學生學習型宿舍中,輔導員、班主任起到引導與監(jiān)督作用,幫助學生明確集體意識和集體責任感,課余時間舉行宿舍范圍的文體活動,增進宿舍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尊重了每一個學生的個性,根據學生特點制定個性化教學方式,實現學生個性化發(fā)展要求,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樹立“學習”價值觀。價值觀集中體現了一個寢室特有的文化個性,是寢室文化的核心和基石。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承認學生學習潛能與創(chuàng)造力的前提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施自我教育與管理;學會合作與溝通。目標明確、團結合作的文化氛圍是高效的學習型寢室的特征。在此基礎上,實現寢室量變到質變的飛躍[2]。
四、實施細則
要求每一位學生自覺遵守宿舍管理規(guī)定,搞好文明衛(wèi)生建設。宿舍是一個集體,因此不僅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而且要保持宿舍整潔,講究衛(wèi)生,宿舍及個人用品的整潔干凈;宿舍成員注意個人衛(wèi)生,床上用品、洗漱用品潔凈,無臟衣服堆放;文明衛(wèi)生要做到“整、潔、雅、美”。
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文明和諧的生活環(huán)境,促進宿舍成員間和諧相處,互幫互助,團結友愛。構建積極向上的宿舍文化,宿舍成員不參加“黃、賭、毒、邪”迷信活動,不在宿舍打游戲、經商等,不參與傳銷及其它非法活動;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能夠主動深入圖書館補充知識,相互交流讀書心得與分享自己最喜愛的書籍,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宿舍成員遵守學院學生管理規(guī)定,嚴格按作息時間作息,無上課遲到、曠課、夜不歸宿;尊重管理老師和學生干部,積極配合就寢、衛(wèi)生、出勤等各項管理檢查工作。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時間。
五、成果
建構大學學習型宿舍的一個學期內,宿舍成了同學們共同學習,共同提高,共同發(fā)展的樂園,促進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改革,重視學生和宿舍資源的開發(fā)和管理,從總體上提高了宿舍文化建設,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有所提高。
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共同學習的氛圍已初步形成,在研究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增強。學生比以前更善于發(fā)現并提出問題,具有強烈的“集體意識”,宿舍成員間愿意交流討論,能夠做到討論學習、資料共享、不斷比較分析、不斷總結提高。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不斷進步。團隊合作學習氛圍更加濃厚。
宿舍已成為學生學習的主陣地之一,初步構建了學習型宿舍學習模式,校園文化是一種隱性文化,宿舍文化是校園文化的一部分,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身心健康發(fā)展。經過半個多學期的大學生學習型宿舍建設,一個宿舍的同學能相互分享學習資料與學習方法,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了濃厚的“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競賽型宿舍內出現了多支隊伍獲得省級以上競賽獎勵。宿舍學生主動學習各專業(yè)知識以及各種專業(yè)知識相關的軟件,雖然會遇到困難,但是體現了學生們自主創(chuàng)新,敢于嘗試、敢于放手的研究精神。良好的品德和科學業(yè)績是緊密相連的,學生們充滿探索欲、求知欲、進取欲,敢于獨立思考,有著求新求變的勇氣,鍥而不舍,不畏艱險的意志和毅力,學生們在歡樂中探索,在探索中完善習慣和人格。
經過一個學期的探索、交流、總結,已形成了已宿舍為單位的特色學習型組織。加上學院輔導員老師積極引導,督促大家保持良好的宿舍環(huán)境。學院也舉辦多種學習型文化宿舍建設的活動,比如,已經成功舉辦七屆舍標大賽活動,將專業(yè)學科元素融入舍標中,極大的提高了同學們的專業(yè)認同感。
六、結語
綜上所述,學校應與時俱進,隨著社會環(huán)境的迅速變化,教育理念、管理方法和活動形式也發(fā)生改變。高度重視宿舍文化建設,聯系現實需要與未來需求,為國家人才培養(yǎng)和個人成才的目標奠基。學習型宿舍的建設將會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也會愈加提升[3]。知識經濟時代正向我們走來,對學校教育提出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挑戰(zhàn),建立“大學生學習型宿舍”是對素質教育的一種新的實踐和探索。我們衷心希望同各位同仁一起探索著,為素質教育的實踐奉獻一份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彼得·圣潔.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和實務[M].上海:三聯書屋,1998
[2]苗麗.創(chuàng)建學習型宿舍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G].黑河學刊,2012
[3]許輝.基于大學生思政教育視角的學習型宿舍創(chuàng)建[G].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