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霞
摘 要 本研究選取在童年期有留守經歷的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在實證研究的基礎上,從留守經歷大學生的負性情感與留守者的性別、所學專業(yè)等因素之間的關系、留守時間的長短、不同留守階段對留守經歷大學生的負性情感的影響、留守經歷大學生與非留守大學生之間負性情感之間的差別和留守經歷大學生的負性情感對其學習及人際關系方面的影響四個方面入手,系統(tǒng)研究留守經歷大學生負性情感方面的現(xiàn)狀。
關鍵詞 留守經歷大學生 無留守經歷 負性情感 影響因素
Negative Emotions Survey of College Students
Who had Left-behind Experience
TIAN Yuxia
(International School, Huanghe S & T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 This study selected experiences in childhood have left behind students as research subjects, on the basis of empirical 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s from staying experience negative emotions and those left behind gender, and other factor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fessional school, the length of time left behin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stay experience college students staying nega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s staying differences and stay experience negative emotion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and non-college students staying negative emotional impact on their learning and interpersonal aspects of the four aspects, the system of rear college students experience negative emotional aspects.
Key words left-behind experience college students; no left-behind experience; negative emotions; influencing factors
1 問題提出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民涌入城市,這些農民在城市大多從事體力勞動,收入較低,受現(xiàn)實條件的制約,大多都把子女留在農村老家,托付給其他人撫養(yǎng),成為留守兒童。這些留守兒童由于缺乏父母的關愛,因此其留守期的經歷對其情感健康都有或多或少的影響,因此,對此特殊群體的研究是有重要意義的。但從目前現(xiàn)有的資料來看,我國對此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兒童留守期間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缺乏深入的后期研究。據此,本研究試圖在借鑒先前研究的基礎上,選擇曾經有過留守經歷的大學生作為被試,在分析負性情感和具有留守經歷大學生的研究上,探討留守經歷大學生負性情感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2 被試與方法
被試來自黃河科技大學大一、大二、大三的在校學生,包括文史類、理工類及農醫(yī)類的本、??颇信髮W生,樣本分布面較廣,有較高的代表性。共發(fā)放問卷500份,回收問卷488份,回收率97.6%,篩選出有效問卷473份,有效率為94.6%。473份問卷中,符合留守標準的學生83人,占總調查人數的16.6%,其中男生45人,女生38人。其他400人為無留守經歷的大學生,其中男生202人,女生198人。
本研究采用的調查工具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自編基本信息問卷,包括性別、專業(yè)、年級等內容。第二部分是大學生學習狀況和人際關系滿意度調查問卷。第三部分是負性情感量表。問卷在一周內發(fā)放并回收完,并采用整班施測的方法,雖然不同班級之間填寫問卷時間不同,但同一班級是在同一時間填寫問卷。測驗采用統(tǒng)一問卷、指導語,當場發(fā)放,當場回收。
3 數據分析
3.1 留守經歷大學生負性情感描述分析
通過讓受訪者填寫負性情感量表,可將受訪者的負性情感量化評分,其得分高低與負性情感指數成反比,即得分越低,表明負性情感越強烈。
(1)按性別分類。男生的負性情感得分,區(qū)間在1~10分者比例為零,11~20分者比例為33%,21~30分者比例為51.5%,31~40分者比例為12.1%,41~50分者比例為3%,均值為22.21分。女生的負性情感得分區(qū)間在1~10分者比例為2.6%,11~20分者比例為51.3%,21~30分者比例為41%,31~40分者比例為5.1%%,41~50分者比例為零,均值為20.28分,從得分頻率分布來看,女生的負性情感強度高于男生。
(2)按專業(yè)分類。文史類的負性情感得分均值為21.03分,理工類的負性情感得分均值為23.35分,農醫(yī)類的負性情感得分均值為18.67分,均低于平均值。從得分頻率分布來看,農醫(yī)類學生的負性情感最強烈,略高于其他專業(yè)學生,文史類次之,理工類最低。
3.2 不同成長階段的留守經歷和留守時間長短影響大學生負性情感的差異分析
(1)不同成長階段的留守經歷對大學生負性情感的影響如表1所示。
由方差分析結果得出,sig.=0.265>0.05,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幼兒、小學、初中及高中不同留守階段的經歷對大學生負性情感得分的影響并無顯著差異。
表1
表2
(2)留守時間長短與大學生負性情感的相關性分析見表2。
由以上SPSS 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可知,負性情感得分與留守時間長短的相關系數為0.154,線性相關強度非常弱,顯著性為0.195,大于0.05,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因此可得,相關留守經歷大學生負性情感得分與留守時間長短不存在顯著的線性相關。
3.3 留守經歷大學生與非留守經歷大學生的負性情感差異分析
表3
留守經歷大學生負性情感得分均值為22.28,樣本容量為83,非留守經歷大學生負性情感得分均值為31.91,樣本容量為400,負性情感得分越低,代表負性情感越強烈。從樣本數據來看,留守經歷大學生負性情感得分均值低于非留守經歷大學生,即其負性情感強烈度要高于非留守經歷大學生。
3.4 留守經歷大學生學習狀況和人際關系狀況滿意度描述分析
(1)按性別分類。留守經歷大學生對目前自身的學習狀況的滿意度整體低下。51.4%的男生對目前自身的學習狀況不滿意,41.7%感到一般滿意,只有6.9%的男生表示滿意,比例較低。43.6%的女生對目前自身的學習狀況不滿意,46.2%感到一般滿意,10.3%的女生表示滿意,由此可見,留守經歷大學生無論男女,對目前自身的學習狀況均感到不滿意。
在人際關系狀況滿意度方面,女生明顯高于男生,94.9%的女生人際關系狀況良好。而72.9%的男生對目前的人際關系狀況表示不滿。
(2)按專業(yè)分類。在按專業(yè)分類的統(tǒng)計中,根據學生所學專業(yè)進行歸類,分為文史類、理工類和農醫(yī)類三個專業(yè),這三類專業(yè)留守經歷大學生的學習狀況和人際關系滿意度的統(tǒng)計如下。
文史類專業(yè)學習狀況,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總體不滿意比例為40.5%,只有10.8%的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感到滿意。理工類專業(yè)學習狀況,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總體不滿意比例為61.5%,38.5%的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感到一般,而感覺滿意的學生則為零。農醫(yī)類專業(yè)學習狀況,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總體不滿意比例高達62.5%,只有12.5%的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感到滿意。總體來看,三個專業(yè)的留守經歷大學生對目前自身的學習狀況的滿意度整體低下,感到滿意的比例只有10%左右,而感到很滿意的比例三個專業(yè)均為零。由此可見,三個專業(yè)均對自己的學習狀況感到不滿意。
文史類學生對人際關系,感到不滿意比例為5.4%,感到滿意總體比例為43.2%,51.4%的學生對自己的人際關系滿意度感到一般。理工類專業(yè)對自己的人際關系,感到不滿意比例為11.5%,感到滿意總體比例為23.1%,65.4%的學生對自己的人際關系滿意度感到一般。農醫(yī)類專業(yè)對自己的人際關系,感到不滿意的比例為25%,感到滿意和感到一般的比例均為37.5%。三個專業(yè)的留守經歷大學生人際關系狀況基本良好,文史類專業(yè)學生的人際關系狀況的滿意度略高于其他專業(yè)的學生。
4 現(xiàn)實指導意義
(1)從研究結果知道留守經歷的大學生的負性情感要顯著高于無留守經歷的大學生。對于父母來說,雙方同時外出打工時盡量帶上子女,現(xiàn)在政府對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也越來越重視,采取多種形式措施來解決農民工子女在城市教育難的問題,因此,父母出外打工時,應想辦法把子女帶在身邊。如果實在不方便帶上子女,對于外出打工的父母來說,也應該盡量多抽出點時間回家,多與孩子交流。因為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關心和愛護,而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平時應多與孩子電話溝通,而不是只在孩子有事的時候或是在孩子缺錢的時候才通電話,電話里應更多關心孩子的學習、生活以及心理的成長。
(2)大學生應正確認識自我,克服不良心理因素。自我認識的偏差是影響留守經歷大學生負性情感的重要因素,認識自己和正確的自我評價是正性情感的前提。一是要正確認識自己的社會地位。留守經歷大學同樣也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在社會地位上與其他大學生是平等的,自卑和自負都是不可取的。二是要正確對待自己的優(yōu)缺點。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自負、自大是一種短視的行為。相反,留守經歷大學生也不要因為自己是留守兒,就無視自己的優(yōu)點,而是應該分析自己的優(yōu)勢所在。三是要勇于表現(xiàn)自我。大學生要想讓自己變成一個適應性良好的人,最終方式是使自己“透明”——允許外人走進自己的內心,與他人進行心與心的交流。
此課題為2013年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項目編號:2013-QN-633
參考文獻
[1] Pottinger AM. Childrens experience of loss by parental migration in inner city Jamaica.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psychiatry,2005.
[2] 葉敬忠著.[美]詹姆斯·莫瑞. 關注留守兒童[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3] 徐禮平.兒童期留守經歷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研究——以貴州省高校大學生為例[D].遵義醫(yī)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1.4.
[4] 李曉敏,袁蜻,韓福生等.農村留守經歷大學生心理行為與人際關系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0(8).
[5] 溫義媛,曾建國.留守經歷對大學生人格及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0(2).
[6] 人民網. 留守兒童面臨的問題[EB/OL].(2007-9-27).http: //acwf.people.com.cn/GB/99061/102368/102532/63198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