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T MODELS”
眾所周知,新課程改革是一項巨大而繁瑣的工程,而我們廣西又是全國最后一個進入新課改的省份。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循序進行,我們的認識和行為也在悄悄地發(fā)生著變化。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一度認為,所謂成功的課堂教學改革,最根本的特征之一就是要讓課堂氛圍活躍起來。而這種活躍,突出表現(xiàn)就是學生們紛紛舉手,你一言我一語的那種火熱場面??删驮谧蛱欤谖覀冊L學的向明中學,聽了沈強老師的一節(jié)課并參加了評課交流活動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我之前似乎走進了一個認識上的誤區(qū)。
沈強老師執(zhí)教的是一篇散文——《邂逅霍金》。課上,沈老師沉穩(wěn)的教態(tài)、深厚的教學功底讓我們敬佩,但同時,我們總覺得有一點遺憾——課堂氣氛似乎太過于沉悶,教室里特別安靜,始終沒有出現(xiàn)我們之前所期望的那種學生互動交流的熱鬧場景?!斑@樣的課堂好像跟我們那里的一樣,這是在課改上遙遙領先的上海嗎?”私下里,我似乎聽到了老師們這樣的質疑。那一刻,我也生出了這樣的念頭:這算是一個值得觀摩學習的成功課例嗎?帶著這樣的疑惑,在短暫的休息之后,我們參加了評課交流活動。果不其然,有老師當場就提出了這一看法和疑慮。
負責散文教學專題研究的上海市特級教師鄧彤老師作出了這樣的回答:“誠然,課堂是該活躍起來,但這種活躍也是要究其根本,因課而異的,并不是說每一個學科、每一節(jié)課都要追求和實現(xiàn)那種鬧騰騰的場面,課堂的動與不動,關鍵不在表面,而是在于學生們的思維是否飛動和流暢了起來。只有這樣,這節(jié)課才算是一節(jié)上活了的、并且能達到效果的課。沈強老師的課,雖說課堂上沒有出現(xiàn)你一言、我一語的情景,但認真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都在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問題。前些年,我們也曾追求過那種熱火朝天的課堂效果,但現(xiàn)在,我們已摒棄了那些花架子,重拾這種最本真的常態(tài)教學、本色教學。要知道,外在的平靜并不意味著就沒有內心的激蕩。另外,就今天這堂散文課來說,它更需要讀者靜下心來慢慢品味、慢慢咀嚼,鬧哄哄的場面怎么能跟它匹配呢?”
多么醍醐灌耳的一席話呀!洗盡鉛華,回歸平淡與本真,這是怎樣的一種歷練和境界?直到這一刻,我們才意識到,我們那種盲目地、刻意地追求和打造出來的“活躍”是多么幼稚和可笑!我們甚至還常常用這樣的一套標準去衡量和評價別人的課是否算是成功?,F(xiàn)在回頭看看,是呀,那種花花綠綠的假把式,于己于人又有何用呢?
進入課改以來,短短一年的探索與嘗試,我們都在摸著石頭過河,怎么做,如何做,在很多方面我們都還是迷茫的,有的地方甚至是盲目和錯誤的。如果不是參加了上海方略教育機構組織的這次有意義的訪學活動,如果不是走進了名校與名師們對話,我們又怎能及時糾正錯誤,跳出誤區(qū),豐富教學理論,提高教學水平,從而保證新課改的順利推行呢?
如果說,過去我一直在傳統(tǒng)教學的黑屋子里團團轉,那么,方略的培訓就是一把鑰匙,給我打開了一扇窗、一扇門,讓我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前方,進而帶著我走出去,感受到了教育的春天。
觀摩示范課,我從理論回歸到實踐,頓時豁然開朗,茅塞頓開。原來,教師上課可以這樣上,學生學習也可以這樣輕松,教學效果可以這樣理想。過去,我死守著“題海戰(zhàn)術”這個法寶,固步自封,甚至自以為是。面對新課改,我總會給自己找各種理由,比如考試不改革,課堂就難以改革;班額太大,無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生源太差,難以進行自主學習……諸多主觀原因讓我徘徊在課改之外??戳撕愂械膭⒗蠋焾?zhí)教的《送東陽馬生序》,我真切感受到,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完全可以被激發(fā)出來,學習的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可以被彰顯出來?!皼]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是成立的。
短暫的六天訪學,緊張而忙碌。每天從早上八點半開始到晚上五點才能結束,每天都有專家的講座、問答、老師的課堂呈現(xiàn)以及小組討論,除此之外,方略還給我們布置了作業(yè)?;貞浧疬@段歷程,幾位導師對我們說的話仍回響在耳畔:“好教師不僅是憑知識去教育學生,更重要的是憑自身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薄敖處熞纬勺约邯毺氐慕虒W藝術風格?!薄耙运刭|教育對應試,應試者勝;以應試教育對應試,應試者敗?!薄敖逃淖罱K目的是為了人的發(fā)展,而不是為了考試?!?/p>
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在游戲廳里,學生不需要任何人教,就能很快學會打游戲,并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而在課堂上,有教師教授的課本知識卻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實?通過一段時間的訪學,我找到了答案:原來,是我把學生管得太死了,總是規(guī)定學生按我預定的方式學習,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也導致課堂氣氛不活躍。我還找到了方法:在教學中,應努力讓學生自己來感受知識的獲得過程,倡導學生對照課本進行自學,并且多提供機會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促進交流,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樂趣,找到自信。學習是一種快樂,我們教師也不妨“學著樂,樂著學”,使我們的課堂真正成為活動的課堂、自由的課堂、和諧的課堂、激情燃燒的課堂、回旋著生命旋律的課堂。
第一次參加方略培訓,我上了一節(jié)研究課《波的圖像》,隨后,我又聽了專家何老師的示范課。對比之下,我深刻地意識到,無論多么好的課程理念,如果沒有教師教育思想的轉變和教學方式的更新,都將無法得以落實。同樣的一節(jié)專題復習課,何老師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啟發(fā),交給學生讀題審題的方法技巧,并在每題后讓學生思考、總結、歸納,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了學習的過程中,能從中體會到思考理解的過程,有所感悟。我卻只能進行基本的知識講解,就題講題,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歸根究底,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教學理念的差異,而這又直接決定了教學質量的好壞。我們應該從思想上轉變觀念,從行為上轉變方式,不斷加強自身業(yè)務學習,千萬不能“穿新鞋走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