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一下,如果即時通訊、線上購物、社交互動等互聯網內容和應用突然消失,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子?再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的手機沒有微信、微博、云閱讀、手機錢包等移動互聯網應用,我們是否還會每隔幾分鐘就掏出手機一次?
移動終端改變了用戶生活習慣,成為用戶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品牌開展O2O營銷的最好渠道,品牌營銷長跑在繼尋找用戶、實現溝通之后,移動端促進用戶價值轉化的最后一公里。
用戶體驗才是決勝之道
移動市場的火熱,也讓搜狐加大了對移動策略的把控。搜狐將重點發(fā)力移動端,將APP和Wap兩個移動端口打通,實現內容和應用的交互,為用戶提供便捷的個性化服務。用戶體驗跟價值是搜狐今后營銷理念的核心,優(yōu)化用戶體驗,實現價值轉化,這必然要通過移動端實現。
品牌要開展O2O營銷,線上線下打通最關鍵的鑰匙就是移動端。雖然移動端大行其道,但用戶在家的整段時間,依然保持著在PC或電視觀看節(jié)目或電視劇的習慣,“想要形成互動,只能利用用戶碎片化的時間,在地鐵上,在路上?!痹谶@一過程中,實現良好互動要保證兩點,第一用戶不能反感,第二用戶能夠更加便捷的參與。在家里對內容感興趣,出了門愿意用移動端跟產品互動,這個是對最后一公里的解讀。
本著用戶體驗為先的營銷理念,搜狐新聞客戶端不斷改版,除了在新聞內容上做更深度延伸,滿足用戶核心需求外,也逐步延伸至用戶生活的方方面面,幫助用戶解決問題,同時實現品牌營銷。比如國航,我們的合作不會是在移動端做展示廣告這樣的傳統模式,而是將國航服務直接接入搜狐新聞客戶端,用戶可通過新聞客戶端滿足查詢航班、訂購機票等需求。
產品升級,從簡單化、生活化、體驗化布局
依托于搜狐大數據技術平臺分析,搜狐用戶呈現出個性化與便捷化的用戶行為習慣。圍繞這兩大用戶行為,搜狐從簡單化、生活化、體驗化入手展開營銷布局。
● 入口打通,讓營銷簡單化
品牌溝通變得更簡單了。搜狐移動端依托自身強大的用戶基數,設計更具展示效果的廣告形式,比如Loading頁、信息流大圖、信息流文字鏈、視頻貼片、Wap插圖廣告等五種形式。統計發(fā)現,與手機屏幕小、用戶關注度比較高有一定原因,移動廣告相對更容易被用戶點擊。
用戶接受廣告變得更簡單了。搜狐新聞客戶端首頁設計下拉式互動體驗,讓用戶在輕松互動中接受品牌想要傳遞的廣告信息。世界杯期間,搜狐在新聞客戶端焦點位置設置世界杯互動小游戲,讓用戶易于參與與分享 ;仁川亞運會期間,射擊射箭運動主題互動,射箭運動,簡單體驗與獎勵機制配合,弱化用戶對廣告的“抵觸”心理。
人群定位變得更簡單了。入口打通,讓大數據分析更精準,根據用戶的關注及主動訂閱行為,通過人群標簽定位、地域位置定向、分系統投放三種投放類型,幫助品牌實現更精準的廣告投放。
● 與內容關聯,讓營銷生活化
讓應用對接客戶服務。航班查詢、旅游票務、話費查詢等用戶生活需求,汽車維修保養(yǎng)等區(qū)域服務,新品或促銷等信息發(fā)布,搜狐新聞客戶端將更多生活服務功能接入自身平臺,完善用戶體驗的同時,幫助品牌實現營銷。
政企賬號,讓企業(yè)入駐搭建。搜狐新聞客戶端為企業(yè)提供多功能展示平臺,以寶馬品牌為例,基于平臺,寶馬可以實現品牌基礎展示,新聞及信息發(fā)布,一鍵分享,同時接入數據庫,讓用戶輕松查詢本地寶馬經銷商。一站式服務,如同微型搜狐移動端品牌官網。
自媒體構建內容生態(tài)系統。搜狐自媒體從前期造勢、文章發(fā)布、事件直播、評論分享形成閉環(huán),圍繞事件完成內容發(fā)酵全過程。
● 強化交互參與,讓營銷體驗化
讓體驗更細分、更實時、更全面。搜狐新聞客戶端的直播間產品,基于事件報道,延伸三種模式:事件模式,發(fā)布例如CBA、亞運會、兩會等具備社會影響力的大事件;綜藝模式,直播《中國夢之聲》、《全能星戰(zhàn)》、《潮流課堂》等綜藝節(jié)目;展會模式,圍繞車站、智運會、數碼站等行業(yè)展會,提供新鮮資訊。
還有一種為品牌原生定制的發(fā)布廳模式,為品牌量身打造線上發(fā)布會,以視頻、文字、圖片等內容滿足品牌營銷需求。例如《小時代3》首映禮,搜狐直播間可滿足資訊發(fā)布、視頻直播、影迷互動等一系列需求,基于搜狐新聞客戶端龐大的用戶基數,直播間當天在線人數達到90萬。
讓體驗更無縫。基于品牌需求與產品特性,定制HTML5頁面,實現多端無縫鏈接。例如,捷豹對于品牌展示要求凸顯格調,在H5頁面設計上更強調氛圍、細節(jié)的營造,H5頁面是其品牌的高端展示平臺;寶馬X4新車上市則強調互動,對于這款個性鮮明,追求“型于尋常外”的車型,用戶需要一個簡單的互動——涂抹,用手指幫助他從不平靜的手機中誕生出來,步步遞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