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居民區(qū)工作了整整十八年,當選區(qū)人大代表也快有八個年頭了,百姓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就要為百姓。只有真心付出、認真代言,才能架起取信于民的連心橋”。普陀區(qū)第十四屆、十五屆人大代表,石泉社區(qū)(街道)洵二居民區(qū)黨總支書記徐引娣在接受采訪時說。在工作中,她始終秉著人大代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處理好代表履職和本職工作之間的關系,以自己的真誠、耐心和智慧,認真當好選民心中的政策宣傳員、問題調查研究員、矛盾調解員、發(fā)展幫扶員、穩(wěn)定維護員。
做動遷居民的代言人
18年前,徐引娣來到洵陽新村第二居委會工作。這片舊里沒有抽水馬桶,弄堂狹窄潮濕,墻壁潮濕斑駁,閣樓陰暗簡陋……居民們一直盼望著動遷的那一天。徐引娣多次向前來調研的市、區(qū)人大代表反映居民盼舊改、搬新家的愿望,在區(qū)有關會議上介紹基層情況,積極傳遞群眾的心聲。2013年,當徐引娣得知自己工作的社區(qū)被納入舊改征收范圍后,按捺不住喜悅之情,她說:“從我來這里,居民盼搬遷,盼了快二十年,現(xiàn)在終于有盼頭啦”。在高興的同時,徐引娣也接下了共同做好動遷征收的重任。都說舊改號稱“天下第一難”,如何破解舊改之難,實踐民生承諾,成了徐引娣首要思考的問題。
作為征收地塊的居委會干部,又是人大代表,她充分發(fā)揮來自人民群眾的優(yōu)勢,全身心地撲進舊改工作。舊改地塊征收啟動前,她挨家挨戶上門宣傳政策,真誠地與居民溝通,認真傾聽居民呼聲;用群眾耳熟能詳?shù)恼Z言,耐心細致做好解釋說明工作;深入開展調查研究,主動向有關方面反映居民的合理訴求。她積極參加征收方案聽證會,就房源、補貼置換、補償獎勵等提出意見,被有關職能部門積極采納。她還與舊改工作組人員一起查找工作中的疏漏并督促改進,共同完善工作方案,努力化解基層矛盾。征收居民們表示,像徐引娣這樣的人大代表“看得見、說得著”,設身處地為居民著想,想方設法為居民解憂,真正是居民們的好代表。
樂為選民排憂解難
長期在基層一線磨煉,徐引娣最清楚老百姓的心聲,能敏銳捕捉到百姓普遍關心的問題。為了廣泛收集選民的意見建議,她還在居委會專門設立了人大代表聯(lián)系選民信箱。
在征求意見建議時,徐引娣了解到小區(qū)內有位選民,32歲,因患腎病,被鑒定為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丈夫工資為1500元,家庭收入情況達不到申請低保的標準,相關救助政策也無法惠及。夫妻二人僅靠這點收入如何過日子?看病吃藥怎么辦?徐引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在區(qū)人代會上提出書面意見,針對因為救助政策還未覆蓋到社區(qū)中患大病的年輕人,建議政府出臺相關政策,使該人群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和醫(yī)療保障。書面意見遞交后,她積極與區(qū)民政局溝通,還通過“990”電臺向市民政局反映情況。徐引娣一邊積極呼吁,一邊尋找緩解難題的方案。她根據(jù)該選民的身體狀況,想方設法給她推薦合適的工作崗位,最終介紹她到一位小區(qū)黨員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公司擔任打字員,合法用工既解決了該選民的生活和醫(yī)療費用,同時也解決了她退休時的工齡問題。通過就業(yè)和臨時救助緩解了該選民在生活和治病上的困難,其家境也逐步好轉起來。2013年9月1日,《上海市因病支出型貧困家庭生活救助辦法(試行)》正式實施,徐引娣才長舒了一口氣。
徐引娣對待每一位選民如同對待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真誠溝通、敢于擔當。同時,積極為政府工作出謀劃策,成為政府與群眾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連心橋”。真心付出獲得了好口碑,區(qū)紀委、區(qū)信訪辦、區(qū)法院、區(qū)稅務局等部門紛紛邀請這位百姓身邊的人大代表擔任行風監(jiān)督員、社會評議員。徐引娣今年55歲,再過幾個月就將退休,但她依然堅持工作在第一線,認認真真做好每一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