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的高職日語教學過程中,語音語調的教學并未獨立出來,而是融合在綜合日語基礎階段的教學中。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手段的影響,語音語調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效果差強人意,致使學生在實際交流中往往由于發(fā)音缺陷而導致溝通失敗,產(chǎn)生挫折感。因此,改革傳統(tǒng)的語音語調傳授方式尤為重要。影子跟讀訓練法作為一種高度認知作業(yè)過程,在改善外語學習者的語音語調、提高聽說能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在高職綜合日語基礎教學階段引入影子訓練法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高職;日語教學;影子訓練法;實踐意義
基金項目:2013年浙江紡織服裝職業(yè)技術學院科研項目“高職綜合日語初級階段教學中影子訓練法的應用研究”(項目編號:2013-1B-006)
作者簡介:林燕,女,浙江紡織服裝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日語語言學、日語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7747(2014)33-0061-03
語言作為一種交流工具,主要有書面交流和口頭交流兩種方式。隨著中日兩國之間交流日益頻繁和緊密,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標準地道的日語語音在交流溝通過程中的重要性。甚至有研究者將其視為日語學習的重要內容,認為是考察學習者日語交流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內高等院校日語專業(yè)學習者來說,如何在非母語環(huán)境里將日語學好,講一口流利地道的日語,是日語專業(yè)教學一直孜孜以求的目標。
根據(jù)教育部《高等院校日語專業(yè)基礎階段教學大綱》的要求,日語專業(yè)基礎階段一般為兩年,主要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掌握日語基礎知識,訓練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培養(yǎng)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為高年級階段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由于語言首先是有聲的,日常交流主要通過口頭形式進行,因此,在基礎階段更應重視聽、說技能的訓練,培養(yǎng)口頭交際能力。只有有了較高的聽說水平,才可能有接受信息和表達思想的能力。同時,基礎階段的聽說能力訓練也將直接關系到高年級階段語言水平的提高。
一、高職綜合日語基礎階段的語音語調教學現(xiàn)狀
在高職日語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綜合日語課程在專業(yè)課程中占據(jù)了相當大的比重。以筆者供職的浙江紡織服裝職業(yè)技術學院日語專業(yè)2013級培養(yǎng)方案為例,綜合日語課程的課時在整個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專業(yè)課程中所占的比重為535%,基礎階段第一年的專業(yè)課中所占的比重更是達到了85%。由此可見,該課程在學生建立日語語音基礎、培養(yǎng)基本聽說技能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梢哉f,綜合日語課程基礎階段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音語調習慣的關鍵時期,是初步正確建立日語語感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基礎好壞直接影響了中高級階段的學習效果,甚至關系到學生是否能持續(xù)保持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高職日語專業(yè)基礎階段的主要學習內容之一為語音學習,包括語音和語調兩個部分。其中第一學年重點掌握基礎語音、單詞的聲調和各類單句的基本語調;第二學年重點掌握語流中的發(fā)音和語音知識,以及各類單句、復句的語調變化,理解句子重音,掌握朗讀技巧。在語音學習階段,教師將語音語調的基本規(guī)則和基礎知識傳授給學生,例如清音、濁音等的發(fā)音規(guī)則,聲調(頭高型、尾高型、平板型)和拍的基本知識等,按照從單音到單詞、從單詞到句子這樣的順序進行發(fā)音指導,通過示范、模仿、練習、糾正、再練習,反復進行訓練。
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即便有時候教師和學生雙方都付出了相當?shù)呐?,學生對語音語調的掌握程度仍然不理想。主要體現(xiàn)在:(1)語音方面,濁音和半濁音、清音的送氣音和不送氣音難以準確區(qū)分,促音和長音不夠到位等。(2)語調方面,即使掌握了單個單詞的聲調,在句子以上語言單位中仍按原單詞聲調進行發(fā)音時出現(xiàn)不自然的語調。這是因為單個單詞的聲調會根據(jù)其在句中的位置、功能以及與前后詞語產(chǎn)生關系而發(fā)生變化。這種現(xiàn)象主要集中在固有名詞和一些復合詞語的發(fā)音上。這些情況說明,跟單音、單詞的發(fā)音影響相比,韻律(prosody)即講話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的語言的聲音方面的特質(一般指語音、語調、重音、聲調、節(jié)奏、音高等一些無法單獨割裂的聲音要素),對語言流暢自然程度的影響更為重大(杉藤,1989),[1]學生掌握了語音語調的基本規(guī)則和基礎知識并不一定意味著就能發(fā)出準確自然的日語語音語調,即自然的日語韻律。
二、影子跟讀訓練方法
影子跟讀訓練法(shadowing exercise)這個名稱來源于英文單詞“shadow”(像影子一樣跟隨,如影隨形),其內涵的基本核心是幾乎同步地、盡可能正確地模仿原講話人的發(fā)言(玉井健2005)。[2]最早是作為一種實踐訓練方法常被用于同聲傳譯譯員的基礎階段的訓練。由于可有效提高譯員的同步聽說技巧、優(yōu)化注意力分配、強化短時記憶能力,近年來受到諸多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并被逐步引入到外語教學中。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經(jīng)常會有類似影子跟讀的現(xiàn)象。比如:我們在聽對方講話時,為了更好地理解講話內容而在內心將對方的話語進行復述;將對方說出的電話號碼等數(shù)字在心中進行默默復述或不由自主在口中輕聲復述等等,都可以說是一種影子式的跟讀。
認知心理學認為,人腦工作記憶系統(tǒng)中的語音回路是對聲音信息進行短時存儲和加工的場所,如果不對語音回路中被動存儲的聲音信息進行處理,信息將很快消失,即不被我們的記憶系統(tǒng)接受。因此,通過將聽到的語音信息暫時存儲在工作記憶系統(tǒng)的語音回路中并對其進行反復復述,從而使得轉瞬即逝的語音信息能在我們的腦海里進行停留并保持記憶,使意義理解變得更加容易(望月2006)。[3]因此,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影子訓練法對聽到的語音以幾乎同步的方式進行復述,實際上是一種將接收到的新信息有意識地表面化的口頭訓練。因此,影子跟讀訓練法并非簡單的鸚鵡學舌式的機械重復,而是一個高度認知的作業(yè)過程,對改善外語學習者的語音語調、提高聽說能力、掌握自然的詞匯和語言表達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
影子訓練法的具體實施方法根據(jù)訓練目的以及學生的水平不同,有多種步驟和細節(jié)安排。高職綜合日語課程基礎階段,主要目的是為了改善學生語音語調上的缺陷,提高日語流暢程度,進而加強學生的日語聽說能力。在這樣的目標設定下,可按以下步驟實施訓練:(1)邊看文字材料邊聽示范錄音;(2)邊聽示范錄音邊朗讀文字材料;(3)使用每個意群有短暫停頓的錄音材料,不看文字材料逐字進行影子式跟讀;(4)不看文字材料聽示范錄音進行韻律跟讀;(5)邊聽示范錄音邊看文字材料,確認未能跟讀出來的部分;(6)由教師進行發(fā)音解釋(韻律分析);(7)不看文字材料再次進行韻律跟讀;(8)將學生的跟讀進行錄音,并與示范錄音進行對照分析(喬方,2012)。[4]
為了避免影子式跟讀淪為單調的重復練習,同時為加深學生對訓練材料的內容理解,可以在正式進入訓練前引導學生通過網(wǎng)絡等對訓練材料的主題內容進行相關知識儲備,在影子跟讀訓練結束后要求學生對材料內容進行1分鐘左右的總結式回答并錄音,使跟讀訓練與互動溝通交流活動結合起來。
訓練所用語音材料的難度要適中,句型和詞匯程度要符合學習者的接受能力,內容要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過于簡單的單詞或句子不能達到訓練的目的,超過學生接受程度的內容則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
三、影子訓練法的實踐意義
(一)重新定位語音語調在基礎階段學習中的地位,促進基礎階段教學模式改革
教育部《高等院校日語專業(yè)基礎階段教學大綱》對基礎階段日語語音語調的教學提出了更加注重實踐應用和溝通交流的要求,但由于高職院校日語專業(yè)課程設置上的原因,語音語調的教學并沒有獨立出來,而是納入到基礎階段的綜合學習中,語音語調在溝通交流中的重要影響、在學生實際口頭交流能力提高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且受傳統(tǒng)教學法和教師個人因素的影響,再加上缺少配套的語音語調教學材料,語音語調方面的教學一直處于有法不依、單純強調音節(jié)模仿的粗放型教學模式(祝玉深,2007)。[5]綜合日語課堂中導入影子訓練法,不僅為教師提供了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同時也使學生從簡單的單音、單詞的機械跟讀和模仿中解放出來,學生能更多地接觸日語原聲帶錄音材料,并通過循序漸進的練習,使自己的發(fā)音能逐漸與日語原聲相接近,從而產(chǎn)生極大的學習成就感,激發(fā)起更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轉變傳統(tǒng)的語音語調指導理念,改進指導方法
對于語音語調部分的教學,傳統(tǒng)的教師觀念認為只要將相關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然后再帶領學生跟讀幾遍單詞或句子即可。在知識點的導入和練習上也無固定方法可循,各?;蚪處焸€人往往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經(jīng)驗進行。而事實是,由于漢語以及各地方言母語負遷移的影響,不同出生地的學生講的日語往往帶有奇怪的漢語甚至方言的腔調,這對外語學習來講確實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因此,教師應該認識到單純的傳授語音語調知識給學生,以及機械的跟讀糾音對于語音語調指導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掌握日語原聲語流中正確的聲調核辨別方式,從而培養(yǎng)良好的日語韻律感。影子跟讀訓練法給教師在語音語調指導方面提供了一個便捷的、有一定方式和步驟可循的科學指導方法,使教師能在語音語調指導方面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有利于日語第二課堂的開展,使課外學習活動形式更加多樣
影子跟讀訓練法只要有原聲材料,訓練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因此,除了在課堂上由教師組織牽頭的訓練之外,學生亦可利用課余一切時間進行訓練。同時,也可以利用課程網(wǎng)絡學習平臺等多媒體手段,將訓練結果進行反饋和交流。
為使學生能掌握更加地道的日語,提高交流溝通的成功率和自信心,高職綜合日語基礎階段中除了基本的語音語調知識之外,更要重視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自然日語韻律。影子訓練法在高職綜合日語基礎階段教學過程中的實踐步驟和具體效果還需要在實踐環(huán)節(jié)中進行探索和驗證,這也是筆者今后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杉藤美代子.現(xiàn)代の日本語音聲研究の課題[J].日本語學8,1989(3):4-13.
[2]玉井健.リスニング指導法としてのシャドーイングの効果に関する研究[M].東京:風間書房,2005.
[3]望月通子.シャドーイング法の日本語教育への応用を探る―學習者の日本語力とシャドーイングの効果に対する學習者評価との関連性を中心に―[J].関西大學視聴覚教室29,2006(3):37-53.
[4]喬方.日本語學習に見られるシャドーイングの効果[J].明海日本語,2012(2):103-111.
[5]祝玉深.關于日語語音教學模式的探討[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7(4):36-40.
[責任編輯陳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