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時民
金秋重陽正是登高的好時光。登高,其實就是爬山,是古今中外所推崇的一項體育活動,現(xiàn)在已發(fā)展成登山運動。在古代,登山乃是文人墨客娛情和健身并顧兼益的高雅之舉,唐宋的文壇泰斗李白、蘇東坡足跡遍布很多青山,留下了無數(shù)華章;明代高濂偏愛“秋則憑高舒嘯”,同時代的徐霞客更是情寄山水,留下了名聞遐邇的《徐霞客游記》。在我國民間,陰歷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登高飲菊花酒則成了經(jīng)久不衰的風俗習慣。
秋日登高,好處頗多,能促進機體對“多事之秋”氣候多變的適應性,從而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從區(qū)域條件來看,1500米以上的高山具有氧分壓低、日平均氣溫低、太陽輻射強、大氣污染少的特點,因此經(jīng)常登山對某些疾病能起到防止作用。
科學家發(fā)現(xiàn),當?shù)巧虾0?500米的高山,大氣中氫離子的含量極多,氧分壓降低,此時人體的血氧飽和度也隨之降低,上山僅1小時后,即可觀察到生理上出現(xiàn)一系列變化:肺通氣量和肺活量增加,周圍血循環(huán)增強,腦的血流量增加,小便酸度上升,血糖量可輕度下降。
不過,“多事之秋”氣候變化反復無常,應視氣候多變的特點而有針對性地活動。
登山前宜喝些溫開水之類,少穿衣服,以免出大汗,汗后不應立即脫去衣服,防止冷風侵入肌膚致感風邪;應及時補充水分和水溶性維生素,以潤秋燥。
胃潰瘍病人在高山可因紫外線的過度照射而刺激胃酸分泌,使病情加重;紫外線也可促進甲狀腺素的分泌,故胃潰瘍患者和甲狀腺亢進患者應謹慎登山。另外,晚期高血壓、心功能代償不全的病人也不適宜登山,以免導致不測,所以,登高還要根據(jù)各人的體質來進行。
從體育運動的角度來看,登山由低而高,有臺階,有回環(huán),登山活動可以活絡關節(jié),增強雙腿和腰背肌肉的力量;全身活動使肌肉節(jié)律性收縮和擴張,能加速血液循環(huán)和淋巴循環(huán),增強冠狀動脈血流量,又能消耗大量熱量,所以登山肯定對強身健體好處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