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有 蘇麟 張勝
(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人民醫(yī)院 大余341500)
焦慮癥與抑郁癥雖屬于不同的精神障礙,但兩者為常見的臨床共病形式,以往的研究結果顯示,有70%~90%的抑郁癥狀伴有焦慮癥狀,40%~50%的抑郁癥患者伴有符合臨床診斷標準的焦慮障礙[1]。因此,臨床在治療焦慮抑郁癥狀的同時解決失眠癥狀顯得尤為重要。為進一步探討針對伴焦慮抑郁的頑固性失眠患者的治療方法,本研究采用黛力新聯(lián)合右佐匹克隆、安神補腦顆粒的方法對部分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間收治的60例伴焦慮抑郁的頑固性失眠患者,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24~60歲,平均(38.5±4.2)歲,病程 1~17 年,平均(4.5±0.9)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國際失眠癥診斷標準,同時符合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以及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2]。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入院時間以及病理狀況等方面相比差異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失眠診斷標準[2]:患者伴有失眠癥狀,其他癥狀均繼發(fā)于失眠,主要包括難以入睡、易醒、多夢以及疲乏、白天困倦等;上述癥狀每周發(fā)生次數(shù)在3次以上,且持續(xù)3~4周以上;失眠癥狀導致顯著苦惱,精神活動效率顯著下降。焦慮及抑郁診斷標準: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以及漢密爾頓焦慮量表進行癥狀測評[2]。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黛力新進行抗焦慮抑郁治療,每天早上、中午口服0.5 mg。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者采用阿普唑侖進行治療,睡前口服,藥物用量可根據(jù)患者病情以及藥物耐藥性急性調(diào)整。觀察組患者采用右佐匹克隆聯(lián)合安神補腦顆粒進行治療,右佐匹克隆于每天睡前服用,安神補腦顆粒于每天早晚沖服,藥物用量可根據(jù)患者病情以及藥物耐藥性急性調(diào)整。兩組患者均治療8周,治療期間不得使用其他抗抑郁以及鎮(zhèn)靜催眠類藥物。
1.4 療效評定標準 采用SDRS評分對患者治療的臨床療效以及不良反應進行評定,SDRS減分率在75%以上為痊愈,50%~74%為顯效,25%~49%為有效,25%以下為無效。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2.1 兩組患者失眠癥狀改善情況 兩組患者睡眠均有改善,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失眠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例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DRS評分以及不良反應治療8周后,兩組患者SDRS評分均有顯著改善(P<0.01),但組間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對照組11例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其中頭暈乏力7例、惡心1例、食欲下降2例以及肌肉松弛1例;觀察組3例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其中頭痛2例、口干1例,組間相比差異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表2 兩組患者SDRS評分比較 (±S) 分
表2 兩組患者SDRS評分比較 (±S) 分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30 30 24.01±2.05 23.68±2.01 13.89±1.50 13.15±1.39
2.3 兩組患者HAMA、HAMD評分比較 治療8周后兩組患者的HAMA、HAMD評分相比治療前均有顯著下降(P<0.01),組間相比,觀察組下降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HAMA、HAMD評分比較 (±S) 分
表3 兩組患者HAMA、HAMD評分比較 (±S) 分
組別 n 治療前HAMAHAMD治療后HAMAHAMD對照組觀察組30 30 16.65±1.73 16.68±1.36 19.78±2.37 18.78±2.60 15.65±1.29 13.89±2.46 17.40±1.83 15.65±1.06
[1]趙紅武.谷維素聯(lián)合安神補腦液治療神經(jīng)衰弱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21):19-20
[2]張鴻燕,原巖波,黃蘭,等.右佐匹克?、衿谀褪茉囼瀃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04,20(4):258-260
[3]李融,候鋼,武玉蘭,等.失眠癥相關因素的調(diào)查[J].上海精神醫(yī)學,2002,14(1):28-30,33
[4]鄧小鵬,周麗芳,韓剛亞,等.右佐匹克隆合并生物反饋治療老年失眠癥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14,37(4):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