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
摘 要:“雙飾”與“多飾”的定義中,都存在有待進一步完善之處。作為“雙飾”構(gòu)成要素的先后出現(xiàn)者,可以不是“詞”,可以不是“同一個”,可以多于“兩”個。“多飾”定義中的“同一個”和“語言形式”所指不夠明確,“一語雙敘”仍然留有“雙飾”和“兩”個的痕跡?!巴瓮舢惲x”連用為一般類型的“多飾”,“同形異音異義”連用可以視為另一類型的“多飾”?!岸囡棥迸c頂真、相向、回文幾個修辭格存在兼屬問題?!爱愋瓮敉x”連用為另一類型的“飾演”。
關(guān)鍵詞:雙飾;多飾;定義;另類“多飾”;修辭格兼屬
中圖分類號:H10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4)11-0160-04
“雙飾”與“多飾”的拈出與得到廣泛的認可,對修辭格的研究,對語言表達的藝術(shù)化,明顯具有實際意義。
作為修辭新格,它們也注定存在有待進一步完善之處。
一、“雙飾”“多飾”定義的再探討
“多飾”與“雙飾”關(guān)系密切,“雙飾”為“多飾”的產(chǎn)生基礎(chǔ)。
(一)“雙飾”定義中的局限性
“雙飾”修辭格始創(chuàng)于譚永祥,出自《“雙飾”修辭格》(《邏輯與語言學習》1992年第1期)。在譚永祥的其他一些重要著作中,也都可以見到相關(guān)的論述:
在上下文里利用詞的多義或者修辭義,使同一個詞先后表達兩種不同的意義,就好像同一個人先后飾演兩個不同的角色一樣,這種修辭手法叫“雙飾”。
……
廈門這個地方實在不錯。現(xiàn)在是群賢畢至……怎么把方言工作做好,是我們應該集中精力考慮的事。廈門的空氣這么好,方言學會的空氣也得跟廈門的空氣一樣好。
(李榮《漢語方言學會成立大會開幕詞》,《語文研究》1982年第1期)
第一和第三兩個“空氣”是指“構(gòu)成地球周圍大氣的氣體”,第二個“空氣”是指的“氣氛”,即“一定環(huán)境中給人某種強烈感覺的精神表象或景象”。(《修辭新格》1頁,暨南大學出版社,1996-10)
“雙飾”的定義中,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詞”
“詞”值得斟酌。從理論上看來,不僅是詞,語素和短語也可以先后出現(xiàn),并且“飾演兩個不同的角色”。在“雙飾”的論述中,可以見到語素或者短語先后出現(xiàn)的用例。例如:
第二位汪太太過了門沒生孩子,只生病。在家養(yǎng)病反把這病養(yǎng)家了,不肯離開她,所以她終年嬌弱得很,愈使她的半老丈夫由憐而怕。
(錢鍾書《圍城》)
“生孩子”的“生”是詞,“生病”的“生”是語素;“養(yǎng)家”的“養(yǎng)”是詞,“養(yǎng)病”的“養(yǎng)”是語素。
我們食堂樣樣“刮皮”,只有馬鈴薯“不刮皮”。
(《語文戰(zhàn)線》1983/1)
兩個“刮皮”都是短語。
第二天,又上課。幾個相當用功的學生興沖沖地給老師送上了幾個答題的卷子。他們說,他們已經(jīng)做出來了,能夠證明那個德國人的猜想了??梢远喾矫娴刈C明它呢。沒有什么了不起的。哈!哈!
“你們算了!”老師笑著說,“算了!算了!”
“我們算了,算了。我們算出來了!”
“你們算啦!好啦好啦,我是說,你們算了吧,白費這個力氣做什么?你們這些卷子我是看也不會看的,用不著看的。那么容易嗎?你們是想騎著自行車到月球上去。”
(徐遲《歌德巴赫猜想》)
老師的“算了”是詞,“作罷”一類意思,“算”只是語素;學生的“算了”是兩個詞的組合,“算”為“計算數(shù)目”一類意思,是詞。兩個“算”明顯有別。
先后出現(xiàn)的,可以都是語素,可以都是詞,可以都是短語,也可以一方是詞,另一方是語素或者短語。
2.“同一個”
“同一個”值得斟酌。從理論上看來,并非“同一個詞”的同形同音詞,完全可以先后出現(xiàn),自然而然地“飾演兩個不同的角色”。在“雙飾”的論述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同形同音詞先后出現(xiàn)的用例。例如:
有“面子”的,拉的沒面子;
沒“面子”的,拉的盡面子。
(立然輯《拉煤》,《中國青年報》1981-01-18)
“情面”義的“面子”與“粉末”義的“面子”,只是書寫形式相同,讀音形式也相同,意義方面沒有任何關(guān)系,因此應該視為同形同音詞。再如:
甲 三十年前,人吃粉絲。
乙 那么現(xiàn)在呢?
甲 現(xiàn)在弄不好粉絲把人給吃了。
乙 這倆粉絲概念也不一樣。
(孫晨、馬東、姜昆《我有點暈》)
兩個“粉絲”是同形同音詞。
大家寫給大家看的書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安妮日記》等書封面上的廣告語,2006-01)
兩個“大家”,含義完全不同,也是同形同音詞。
同形同音詞不是“同一個詞”,而是不同的詞。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06)中,兩個“面子”、兩個“粉絲”、兩個“大家”都是作為不同條目處理的。
3.“兩”
“兩種不同的意義”、“兩個不同的角色”的“兩”值得斟酌。正如《修辭精品六十格》(譚永祥,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11)論述“雙飾”時所言,“連用一般以兩項為常見”,但就本質(zhì)而言,既然可以“雙飾”,也就可以“三飾”、“四飾”……例如:
我們從敖包回來,到了大蒙古包里,只見二哥他們幾個在打撲克。我看了一眼,他們把兩副撲克放在一起,打升級,這種玩法叫“雙升”。他們在玩著,我們又出了蒙古包。我一看,這里有十幾座蒙古包,這里可謂風力發(fā)電機的海洋、草的海洋、花的海洋。
(幽谷居士《花的海洋》)
作為喻體,三個“海洋”各有所指。endprint
“你長時間在家休養(yǎng),老穿軍裝有什么好?”
“好看,好笑,好洗,好自我欣賞?!?/p>
(自擬)
問答中的這些“好”,有語素,有詞,涉及“好處”、“令人滿意的性質(zhì)在哪一方面”、“值得”、“容易”、“便于”等多個意義。
由此看來,有“雙飾”,也有“超雙飾”,“雙飾”只是某類表達方式之一種,最為常見之一種。
因此,“雙飾”這一名稱有斟酌之必要。
(二)“多飾”定義中的局限性
修辭學的研究成果中,又出現(xiàn)了“多飾”:
在連貫性語流中,利用語音、語義或語法手段,使同一個語言形式先后表達不同意義的一種修辭方式。又稱一語雙敘。(譚學純、濮侃、沈孟瓔主編《漢語修辭格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11,58頁)
“多飾”理論中凝聚著“雙飾”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同一個”
“多飾”的定義中仍有“同一個”,至少包含以下幾種現(xiàn)象:
一時髦女郎向一養(yǎng)牛專業(yè)戶示愛,男人說“我沒有四十八條腿”,女人說“可你有這么多的腿”。
兩個“腿”為一個詞,它們理所當然屬于“同一個”。
他的目光“恰恰”射中了她……在“恰恰”的舞步里失去的或許比得到的更多……
兩個“恰恰”,前一個為副詞,后一個為名詞。二者同形同音,而意義方面毫無相同之處。它們明顯屬于不同類別,不應簡單認定為“同一個”。
酷哥與酷吏
兩個“酷”,前一個為音譯詞,后一個為語素。二者同形同音,而意義方面毫無相同之處。它們屬于不同層級,不應簡單認定為“同一個”。
如果存在這么多不同的個體都可以概括以“同一個”,那么,“同一個”的含義難免顯得過于模糊。
2.“語言形式”
“多飾”的定義中以“語言形式”代替了“詞”,免去了一些局限,但帶來了新的問題。例如:
他媳婦不生病,只生孩子。
兩個“生”分別為語素和詞,不在同一層級,不宜毫無區(qū)別地統(tǒng)稱為“語言形式”。
老王每次作報告,自我感覺都很好。聽眾也叫好:好暈,好睡覺。
四個“好”依次為形容詞、語素、副詞、動詞,不在同一層級,又分屬差別明顯的類別,也不宜統(tǒng)稱為“語言形式”。
如果存在這么多不同的個體都可以統(tǒng)稱“語言形式”,“語言形式”難免失去明確的含義。
3.“一語雙敘”
“多飾”這一名稱中沒有“雙”,似乎免去了“兩種不同的意義”所帶來的限制,但從別名“一語雙敘”中仍然可以見到“雙飾”和“兩”個的痕跡。
如果去掉“一語雙敘”這一別名,讓“多飾”成為這種修辭方式唯一的名稱,有助于相關(guān)理論的嚴密化。
二、“同形異音異義”連用
一個個具體的語言組合材料,都有書面形式、讀音形式、意義內(nèi)容即形音義幾個方面,如果讓先后出現(xiàn)者在這幾個方面既存在相同之處,又存在不同之處,以相互區(qū)別對應,可以得到多種表達方式。其中一些成員較為特殊?!巴瓮舢惲x”的組合材料相互區(qū)別對應,即為“多飾”;變“多飾”的“同音”為“異音”,即“同形異音異義”的組合材料相互對應,則為一種既相似又有別于一般“多飾”的表達方式。例如:
不打折,打什么折,打什么折(zhé),我要打折(shé)。
(孫清河《出氣公司》)
打折(zhé)”與“打折(shé)”形體相同但讀音形式并不相同,是運用同一形體表達不同意義。
樂樂樂樂樂樂樂
朝朝朝朝朝朝朝
(北京故宮太和殿聯(lián))
先后出現(xiàn)的“樂”,先后出現(xiàn)的“朝”,讀音不止一個,意義隨之不同,是以同樣的形體表達不同的意義。
同形異音異義的組合材料先后出現(xiàn),在書面上,也是同形異義者連用,與“多飾”相同。這種組合更難于出現(xiàn),可以視為另類“多飾”。
三、“多飾”兼屬其他修辭格現(xiàn)象
“多飾”與其他修辭格的區(qū)別要素是“同一個語言形式先后表達不同意義”。符合這一要求的修辭格不止“多飾”一種。
出現(xiàn)兩次或者多次,才有可能“多飾”。一些修辭方式,同樣以組合要素出現(xiàn)兩次或者多次為特征。
(一)頂真
頂真的基本格式為“甲乙丙,丙丁戊”,“丙”至少出現(xiàn)兩次,分別為“甲乙丙”之尾與“丙丁戊”之首。先后出現(xiàn)的“丙”可以變換含義。例如:
(但是)天下的樂趣都是煩惱帶來的,煩惱使人不得不希望,希望卻是一包醫(yī)百病的良方。
(梁遇春《第二夜的青春》)
前面一個“希望”,指“心里想著達到某種目的或出現(xiàn)某種情況”,為動詞;后面一個“希望”,指“心里想著達到的某種目的或出現(xiàn)的某種情況;愿望”,為名詞。
六月六看谷秀
春打六九頭
頭上擦的本是桂花油
油了褲
油了襖
油了我的花枕頭
(評劇《花為媒》)
“六九頭”與“頭上”的“頭”,一個指“起點”,一個指“頭部”;“桂花油”與“油了褲”的“油”,分別為名詞的構(gòu)成部分與獨立的動詞。
劉戡戡內(nèi)亂,內(nèi)亂未戡戡先死
徐保保寶雞,寶雞不保保成仁
(佚名)
“劉戡”與“戡內(nèi)亂”的“戡”,一個是名詞,為人名,一個指“用武力平定(叛亂)”,為動詞;“未戡”與“戡先死”的“戡”,分別同于“戡內(nèi)亂”與“劉戡”的“戡”。“徐?!迸c“保寶雞”的“保”,一個是名詞,為人名,一個指“保護;保衛(wèi)”,為動詞;“不保”與“保成仁”的“?!?,分別同于“保寶雞”與“徐?!钡摹氨!?。endprint
一個成于頂真方式的組合,如果先后出現(xiàn)的“丙”含義不同,與“多飾”就會出現(xiàn)兼屬現(xiàn)象:是頂真,也是“多飾”。
(二)雙向
雙向的基本格式為“甲乙丙丁戊甲”,“甲”出現(xiàn)兩次,分別處于整個組合的最遠處,即兩端。兩個“甲”可以含義不同。例如: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里嘆零丁。
(文天祥《過零丁洋》)
兩個“惶恐”分處一個組合之首尾,前一個為“灘”名之局部,后一個指“驚慌害怕”。兩個“零丁”分處一個組合之首尾,前一個為“洋”名之局部,后一個指“孤獨;缺少依靠”。
相思樹底說相思,
思郎恨郎郎不知。
(梁啟超《臺灣竹枝詞》)
兩個“相思”分處詩句首尾,前一個為樹名之局部,后一個指“彼此思念”。
田間的詩深入田間
(《中國青年報》1958-04-05)
兩個“田間”位居組合之兩端,前一個為詩人的名字,后一個指“農(nóng)田里”。
一個成于雙向方式的組合,如果位于組合兩端的“甲”含義不同,與“多飾”就會出現(xiàn)兼屬現(xiàn)象:是雙向,也是“多飾”。
(三)回文
回文的基本格式為“甲乙丙,丙乙甲”,“甲”、“乙”、“丙”各至少出現(xiàn)兩次。先后出現(xiàn)的“甲”、“乙”、“丙”,可以有不同的含義。例如:
女人的世界和世界的女人
(周必忠書名,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1989-05)
兩個“世界”,一個指“領(lǐng)域;人的某種活動范圍”;一個指“地球上所有地方”。
群眾運動,運動群眾。運動群眾的人自己也被運動。
(古華《芙蓉鎮(zhèn)》)
前一個“運動”,意義為“政治、文化、生產(chǎn)等方面有組織、有目的而聲勢較大的群眾性的活動”,是名詞;第二個“運動”,臨時獲得“折騰”一類意義,是動詞。
除夕歌,歌除夕,
幾人嬉笑幾人泣:
富人樂洋洋,
吃肉穿綢不費力。
窮人晝夜忙,
屋漏被破無衣食。
(陳獨秀《丁巳除夕歌》)
前一個“歌”為“歌曲”,后一個“歌”為“歌唱”。它們分別屬于名詞與動詞。
一個成于回文方式的組合,如果先后出現(xiàn)的“甲”、“乙”、“丙”含義不同,與“多飾”就會出現(xiàn)兼屬現(xiàn)象:是回文,也是“多飾”。
四、又一種“飾演”
“雙飾”是一種“飾演”,還有其他形式的“飾演”。
在語言組合中,可以讓不同的形體,相同(或相近)的讀音,表達同一個意義——異形同音(近音)同義。例如:
毛 你就是一艘輪船啊——
胡 怎么回事?
毛 艦。還是古代一種兵器——
胡 怎么回事?
毛 劍。到最后你就是那菜市場里大甩賣啊——
胡 怎么講?
毛 更賤。
(尚敬等《炊事班的故事》)
“艦”、“劍”、“賤”讀音相同,因而成為臨時同義詞,或稱語境同義詞。
金雞報曉雞年到
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
抓住機遇
主動出擊
急流勇進
家家有積累
人人有積蓄
恭喜發(fā)跡
雞年大吉
(李用祥、朱積敏、原建邦《雞年說雞》)
在這個組合中,最為特殊的是連續(xù)出現(xiàn)“雞”、“機”、“擊”、“積”、“急”、“跡”、“吉”等字,它們讀音相同或者相近,意義上都與“吉”相關(guān)——在漢語傳統(tǒng)文化中,“雞”有時可以代“吉”,另外幾個字憑借讀音相同或相近的條件而與它們成為語境同義詞。
變“多”為“一”,猶如多人對應一個角色,這也是一種富有個性的“飾演”。
“多飾”是“一”飾“多”,一形對應多義;這種方式是“多”飾“一”,多形對應一義。
兩種“飾演”屬于同一更大的族群。
——————————
參考文獻:
〔1〕譚永祥.漢語修辭美學[M].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2.
〔2〕王希杰.修辭學通論[M].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
(責任編輯 張海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