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波
生本教育是“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它的基本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我在口語課上大膽地做了一系列的嘗試,并初步提出了口語課的模式為:興趣—參與—討論—采訪—匯報—感悟/檢測。這一模式的提出符合當前我國正在進行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趨勢,符合語言學科學習的特點,符合學生的認知結(jié)構和智力水平。這個模式以大部分學生的興趣為著眼點,使學生通過主動介入,積極參與,激烈討論,踴躍采訪,爭相匯報,在輕松、愉快、自由的氛圍下,產(chǎn)生感悟,暢所欲言,有所獲得。
1. 模仿表達
學生在初學英語階段,“口語”運用上主要表現(xiàn)為靠記憶全盤照搬言語材料,不自覺地表現(xiàn)為“依葫蘆畫瓢”的方式,語感則主要停留在對言語材料的表面現(xiàn)象的感知上,無外語思維能力,處于“不敢說→被迫說”的狀態(tài)。據(jù)此,應采取大量的英語操練方式,如句型替換、造句、回答問題、模仿情景、對話、背誦等,采用擠壓方法讓學生“open your mouth”(開口)。
(1)單詞教學:聽錄音跟讀本課新單詞、新句型。
(2)對話教學:了解對話的語言環(huán)境,跟讀對話。
(3)閱讀教學:聽錄音,模仿錄音朗讀,然后同步讀。
2. 課前的Warm-up
安排課前朗讀單詞或日常會話,是進行“口語”訓練的熱身。俗話說得好,“曲不離口,拳不離手”。每次上課前,我安排10分鐘的英語會話時間進行口語訓練。內(nèi)容選學過的對話,有時教師跟個別學生對話,有時學生之間對話。如打電話,談論家庭,互問好,打招呼等,“Hello, is that Tom speaking? ?Yes, this is Tom speaking. / 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 Im fine too…”這樣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之后有一個自我表現(xiàn),自我考核能力的機會,能使學生感受到語言交際的功能,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學生樂于開口。
3. 復述(Repeat)表達
復述也是口語訓練的重要形式,它可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可以用不同的人稱、時態(tài)、語態(tài)來表達所學的內(nèi)容。老師可以按著故事的情節(jié)為線索,把重點詞句投影到黑板上,或以時間順序,類別等做成引導圖,指引學生復述。這樣做,學生們在復述時有章可循,不會感到吃力,避免死記硬背;也可以畫簡筆畫,它簡明、易畫、生動,老師可以邊畫邊引導學生敘述,語言和畫面結(jié)合起來,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
4. 小組合作操練
新課改強調(diào),要把“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轉(zhuǎn)向“以學生為中心課堂”,形成以教師為主體,學生為主導,靈活的教學方式,努力創(chuàng)造寬松無慮的講英語的氖圍,鼓勵學生學了就要用,不要怕說錯而被別人笑話。在學生運用語言的過程中,教師要少糾正或不糾正他們的失誤,學生的表達應得到所有人,包括教師在內(nèi)的尊重并受到鼓勵。在練習過程中,可以采用兩兩合作、多人合作及各種情景表演的小組合作形式來完成教學任務,通過合作式的學習來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人體部位名稱時(如head, nose, face. etc.)可采用同桌小組活動的方式開展游戲,輪流由一人發(fā)號施令:“Touch your mouth…”另一學生根據(jù)指令做相應動作,表演中同學們不僅掌握了知識點,還增強了同學之間的互動。
5. 善于討論
在生本教育的課堂中,幾乎天天有討論,堂堂有討論,人人都進行討論。討論是訓練英語“口語”的常規(guī),討論的方式同桌之間討論,有時小組討論或師生之間的討論。討論的時候,可以由老師設計一些問題給學生或者學生自己創(chuàng)設合適的問題,進行討論。如在學習機器人(Robots)這一話題時,教師可以采用類似以下獨白:Can you imagine what the ?robot can do ? Can he help us ? What can he do for us? Can he take the place of us in our life? Why? 類似以上方式,能夠誘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和提出問題; 中學教材中,有很多課文內(nèi)容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話題,如:名人英雄(Heroes)、旅行(Travel)、節(jié)日(Festivals)、體育(Sports)等等。教師可以將這些內(nèi)容活化為實際,讓學生就其充分發(fā)表看法和見解,趣化口語教學。
6. 創(chuàng)設環(huán)境,營造氛圍
英語“口語”教學必須從交際的、直觀的情景出發(fā),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景,讓學生受到情景的感染,激發(fā)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教師應該在課堂內(nèi)外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英語氛圍,如有效運用多媒體教學、開辟英語活動周、英語角、英語廣播等,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和諧、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這樣可以給學生增添了無窮的情趣,讓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練習“口語”,在良好的英語環(huán)境中學習英語、掌握英語,提高學習效率。
責任編輯〓黃日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