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
幼兒的課程學習不是一個簡單的接受過程,而是一個幼兒主動建構的過程,是幼兒與活動對象及活動情境不斷適應、融合的過程。良好的幼兒園課程應依據(jù)幼兒的需要、興趣和經驗,盡可能挖掘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課程資源,使幼兒園課程不斷豐富和完善,不斷滿足幼兒成長的需要。我園使用南師大的《幼兒園滲透式領域課程》已七年多,這套課程采用以領域為主,以話題為輔,貫徹領域間相互滲透(即不同的課程之間產生有機聯(lián)系,實現(xiàn)課程的整合)的思想,從生活中學習,在活動中學習,促進幼兒主動的、有聯(lián)系的、有效的學習。
我園在滲透式領域課程的實施中吸收陳鶴琴、張宗麟等教育先驅們的思想,尤其是陳鶴琴的五指活動的課程組織原則,即把幼兒園的五大領域比喻為人的五個手指,同生于手掌,血脈相連,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聯(lián)系的整體,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精神,注重教育的全面性、啟蒙性,充分考慮課程不同層面的聯(lián)系和相互滲透,努力將滲透式領域課程的縱橫交叉的“網”編織在幼兒生活中。為保證幼兒學習的有效性,我園通過培訓,培養(yǎng)教師有滲透的意識、滲透的習慣、滲透的能力,并提出了滲透式領域課程實施中兩種滲透的途徑。
第一種:注重領域間的相互滲透
這種滲透體現(xiàn)了不同領域經驗的一種必然的、固有的聯(lián)系,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主要指“內容”方面的相互滲透,這種滲透是在話題背景中實現(xiàn)的。如小班上期的第一個話題“我上幼兒園”,健康、語言、社會、藝術都很容易直接支持這個以身心健康和社會生活為主要內容的話題,而科學的活動設計僅需要注重讓幼兒獲得安全、舒適、快樂、有序的生活體驗便可以了。
再如中班下期話題2“春天和夏天”,科學、健康(春天的保健和鍛煉)、語言、社會(保護環(huán)境是一種社會責任)、藝術都很容易直接支持這個以自然現(xiàn)象和貼近以及關愛自然為主要內容的話題,而數(shù)學活動設計則可以從生活應用入手加以配合。
又如大班下期話題4“大家來運動”,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都很容易直接支持這個以體育運動、社會協(xié)調和身心健康為主要內容的話題,而數(shù)學活動設計則可以從生活應用入手加以配合。
第二層次,是指“符號體系”方面的相互滲透。如結構、對稱、節(jié)奏、韻律、色彩、秩序、美等概念,可以在所有領域之間找到相互滲透的可能性。
如中班“會變魔術的紐扣”,既可以是美術的,又可以是科學的,還可以幫助幼兒認識體育動作,音樂舞蹈或文學作品的結構,一日生活的結構,一年四季的結構等。再如使用各種圖表進行規(guī)劃、記錄和整理的方法,是所有領域的學習都可以使用的,而絕不僅僅是科學領域的專利。
第三層次,是指具體“活動目標”方面的相互滲透。它實際上是在更具體的層面上體現(xiàn)或實現(xiàn)了上兩個層次的滲透目標——凸顯幼兒的主體發(fā)展,落實課程的核心目標,同時也落實了領域系統(tǒng)發(fā)展目標。
具體設計思路如下:
活動目標一(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以及“做人”的智慧與能力),可以重點突出健康人格和良好社會品質的發(fā)展目標。如音樂中的集體歌唱、舞蹈等必須借助和支持社會的相關經驗,如公正、團隊合作,以及接納和支持他人等;各種活動都應該促進幼兒的自我認識、自我接納等。
活動目標二(過程與方法),可以重點突出符號體系間的相互滲透、建構的目標。對于幼兒來說是作為學習的一種方法,對于教師來說是作為“領域間遷移-建構”或“在原有經驗上不斷建構”的立項獲得具體教學支持的方法。如音樂可以借助美術、體育的經驗來建構“對稱”的概念等。
活動目標三(知識技能與能力),可以重點突出學科自身不斷建構的目標。
以上目標舉例,是教師的滲透理念全面、細致、深入地落實到課程實施過程中。
第二種:注重話題、一日活動的滲透
這種滲透也有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話題內的滲透。如中一班現(xiàn)在進行的話題是“我的朋友”,他們班選擇的活動“家”與前期的活動“大樹和小鳥”、“我的朋友”、“辦家家”等都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滲透的。
第二層次:一日生活間的滲透。幼兒園課程滲透還包括一日生活中生活、學習活動及游戲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活動和經驗的滲透。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是課程實施的重要途徑,一日生活中有益經驗就是幼兒園課程。如中三班的活動“泡泡變變變”就是根據(jù)他們班的孩子在游戲“吹泡泡”的經驗上生成的活動。關注一日生活不同環(huán)節(jié)之間經驗的滲透,有利于幼兒的學習和發(fā)展。
第三層次:活動中的滲透?;顒又械臐B透是課程滲透的關鍵。任何活動都可以實現(xiàn)領域間的滲透,沒有不涉及其他領域只能進行某個領域學習的活動。如小三班的活動“拔蘿卜”,有故事講述、情景表演、音樂游戲等,體現(xiàn)了語言、社會、藝術領域間有機的相互滲透?;顒觾鹊臐B透必須是有機的、隨意的,而為滲透進行的滲透則可能是漫無邊際的,也可能是拼湊的。
用滲透思維構建課程是解決我園課程發(fā)展的一種有益嘗試,經過幾年時間的摸索、探討與實踐,我們認為,滲透式領域課程是適合并有利于提升我園教育水平的一種課程模式,對促進幼兒的有效學習和全面發(fā)展有著其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