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健
四中全會開啟了法治中國建設的新征程,為信訪工作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11月上旬,深化平安中國建設和全國信訪工作會議結束后,省信訪局立即召開中心組(擴大)會,就貫徹落實四中全會和武漢會議精神,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入推進信訪工作制度改革,創(chuàng)新思路方法,提高社會矛盾化解能力和水平作了安排部署。
持之以恒抓學習。重點把握好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的關系,把中央精神學深學透。領導干部帶頭學習,用全會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邀請專家到機關對全會精神進行宣講,把《信訪條例》的學習宣傳納入干部培訓和普法內容,重點圍繞陽光信訪、訴訪分離、逐級走訪、依法信訪等開展宣傳。
源頭治理抓基礎。緊緊盯住群眾反映強烈的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進一步加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力度,做到關口前移,重心下移,真正把信訪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tài)。狠抓初信初訪初電的處理工作,加強接訪工作的跟進督查,不斷提高一次性解決問題的辦結率和息訴率。扎實推進網上信訪工作,減少信訪事項的辦理程序,降低群眾的上訪成本,提高信訪事項的辦理質量和效率。
依法治理抓機制。堅持法定途徑優(yōu)先,引導信訪人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信訪問題。一手抓合理訴求的有效解決,一手抓違法上訪行為的依法處置,努力減少非訪的發(fā)生,維護良好的信訪秩序。同時,進一步健全完善通過行政調解、行政復議、行政仲裁、行政訴訟等方式化解矛盾糾紛的機制,最大限度通過法定途徑處理矛盾糾紛。
綜合治理抓責任。當前,要緊緊圍繞土地征用、房屋拆遷、勞動社保、環(huán)境保護等重點領域,部分退役軍人、涉眾型經濟案件受損人等利益訴求以及企業(yè)改制遺留問題等重點問題,綜合治理,全力化解。在辦理信訪案件中,要堅決杜絕“長官”意志,嚴格按照法律程序辦事,通過以案說法、典型曝光等方式,引導上訪群眾增強法制觀念,通過法律途徑和正常渠道表達訴求。
深入調研抓破題。當前我國經濟正進入轉型期和攻堅期,大量社會矛盾和問題必將通過信訪渠道反映出來。對信訪工作中存在的忙于應付、訴訪分而不離、程序空轉、網上信訪改革等問題,要進行深入調查研究,拿出符合我省實際、體現法治精神、管用有效的信訪破解方案,從根本上改進工作,提高效率。
強化宣傳揚正氣。要大力宣傳信訪工作中運用法治思維解決信訪問題的好經驗、好做法,信訪干部中宗旨意識強、熱愛信訪事業(yè)、具有較高法律素養(yǎng)、作風過硬的好典型、好榜樣,傳遞信訪干部的正能量,在信訪干部中營造風清氣正、積極向上的良好環(huán)境。
(作者系省信訪局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