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鑫博
(山西師范大學研究生學院,山西臨汾041004)
臨汾市吉縣一、二、三中學籃球教學狀況。
1.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jù)研究目的和內容需要,查閱有關籃球教學及體育教學開展方面的文獻資料,為論文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
1.2.2 問卷調查法 隨機向300名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300份,收回287份,回收率為95.6%,有效問卷287,有效率為100%;向教師發(fā)放調查問卷18份,收回18份,有效回收率100%。本問卷均能滿足調查需要。
1.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在計算機上對數(shù)據(jù)進行了數(shù)據(jù)分類統(tǒng)計匯總、百分率計算等常規(guī)數(shù)理統(tǒng)計處理,對其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及檢驗,為本研究提供依據(jù)。
2.1.1 學生對籃球運動的喜歡程度 表1調查結果顯示,喜歡籃球運動的學生人數(shù)占總比例的97.2%,其中有87.8%的學生非常喜歡籃球運動,有9.4%的學生喜歡籃球運動,其中男生喜歡籃球運動的比重遠高于女生。只有2.8%的學生不喜歡籃球運動。
表1 學生對籃球運動的喜歡程度(n=287)
結果表明:學生非常喜愛籃球運動,參與籃球運動的積極性較高,這為籃球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2.1.2 學生一周參與課外籃球運動的次數(shù) 表2顯示,在一周中學生參加籃球運動的次數(shù)主要是一次和兩次,占總比例的77.4%,參與三次的占11.5%;三次以上的占11.1%。結果表明:學生雖然喜歡籃球運動,但大部分人參與籃球運動的次數(shù)較少,分析其原因是吉縣各中學體育教學中籃球教學占有比例少,同時學生學習壓力大,課余活動時間較少,從而影響學生參與籃球運動。
表2 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次數(shù)(n=287)
2.1.3 學生對籃球教師教學水平的評價(見表3)
表3 學生對籃球教師的評價(n=287)
從表3中可以看出,學生對體育教師的籃球教學水平滿意的占86.4%,不滿意的占13.6%,這表明學生對體育教師的籃球教學水平評價較高。
2.2.1 教師的年齡、性別 表4中顯示,吉縣各中學體育教師以40歲到50歲居多,此年齡段教師教學經(jīng)驗豐富,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技術動作,抓住重點難點。但是在教學學一些高難度的動作時,中年教師有一定的局限,影響教學效果。
表4 教師的年齡(n=18)
2.2.2 教師的學歷、專業(yè) 教師的學歷是一個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術水平的標志,對教學效果有著很重要的作用。表5顯示,吉縣各中學體育教師學歷以大學本科為主,學歷達標情況比較理想,基本能滿足吉縣各中學的籃球教學需要。
表5 教師的學歷(n=18)
表6顯示出吉縣各中學中體育教師學習籃球專業(yè)的人數(shù)較少,這會使吉縣各中學的籃球教學在教授籃球專業(yè)知識和技能上有所不足,遭遇到一定的困難,對教學效果產(chǎn)生影響。
表6 體育教師的專項(n=18)
調查顯示,吉縣各中學的籃球教學全部是男女合班教學,而且人數(shù)基本都在50人左右,這會給籃球教學帶來很大的壓力。由于受到教學內容的限制,教師在籃球教學中主要以講解法為主,練習法為輔,在教師講解之后學生進行練習時,由于人數(shù)過多,學生不僅掌握技術動作較慢,而且學習的興趣會受到減弱,影響教學效果。
2.4.1 場地設施與器材 表7顯示,被調查的三所學校中吉縣一中有兩塊土籃球場地;吉縣二中有一塊塑膠場地和三塊水泥場地;吉縣三中有三塊土籃球場地。可以看出吉縣各中學籃球場地十分缺乏,籃球教學環(huán)境極差,場地的缺乏對體育教師進行籃球教學和學生進行籃球活動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表7 學?;@球場地
表8顯示,教師和學生對學校的場地器材配備滿意程度不是很高。表明學校對體育投資較少,學校場地器材匱乏,學校的場地器材不能滿足學生和教師的需求。
表8 學生與教師對場地器材的滿意程度(n=305)
2.4.2 學校對籃球教學的態(tài)度 從表9中可以看出各學校對于籃球教學不夠重視,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只注重學生文化課的成績,不注重學生身體的健康,這無疑忽視了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fā)展。
表9 學校對籃球教學的支持態(tài)度(n=18)
通過對吉縣各中學調查發(fā)現(xiàn),吉縣各中學學生大部分喜歡籃球運動;吉縣各中學籃球體育教師主要以中年教師為主,年輕教師儲備不足,女教師相對短缺;教師專項技能不能滿足籃球教學需求,各學校的籃球教學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普遍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的興趣的培養(yǎng),影響終身體育的發(fā)展。
吉縣各中學的硬件設施不完善。由于每班學生人數(shù)較多,而學?;@球場地和籃球數(shù)量相對較少,因而不能滿足籃球教學和學生活動的需要,這使學?;@球教學和籃球活動的開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學校不重視體育教學,只注重考試內容學習,給學生課余活動時間太少,學生參與體育活動方式單一,大多是學生自由活動。
[1] 徐華軍.中學籃球課堂教學改革初探[J].體育教學,2005(3).
[2] 吳忠義.中學課程改革的反思與對策[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0(3).
[3] 李瓊.新課標下的中學籃球教學改革[J].體育師友,2008(4).
[4] 甄利芳.臨沂市中學籃球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09(9).
[5] 齊立斌.黑龍江省群眾籃球運動發(fā)展現(xiàn)狀與影響因素的研究[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06.
[6] 王比琪.山東省中小學體育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1(1).
[7] 張釗雄.廣州市區(qū)中學籃球運動開展現(xiàn)狀調查[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8(2).
[8] 契文彬.中、美中學籃球教學比較研究[J]體育科學,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