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許凌峰 攝影 張磊 設計 宋海強
GX400 壯漢 試駕雷克薩斯GX400
文 許凌峰 攝影 張磊 設計 宋海強
有一種誤區(qū),一提到雷克薩斯GX,很多人就會說它是普拉多。非也非也!用一個比較簡單的例子來形容一下,也許一個富翁和一個平民穿著外表類似的服裝,那他們的條件就真的對等么?當然不是!不要被外表所迷惑,要深入挖掘才能看出內在,人如此,車也如此!
這次試駕的雷克薩斯GX400是小改款車型,相比于老款的GX400來說,變動并不是很大,只不過前格柵也采用了家族式的紡錘體形。不過,這款車用4.0L的V6發(fā)動機取代了4.6L的V8發(fā)動機后,不少人給我打電話詢問是否動力的降低會影響這輛車的越野性和通過能力。當初我也不能給太標準的回答,畢竟我上次開這款車還是在前年成都車展的時候,而且只開了一小會兒,體驗算不上特別深刻。但GX460我卻熟悉的很,畢竟開過很多次,也有過不少跋山涉水、穿沙破冰的經歷。但經過幾天的駕駛以后,我想我已經有答案了,雖然在鋪裝路面上的加速沒有GX460那么犀利了,但在越野方面的能力上卻一點都沒有減弱。
先來簡單談談這輛GX400,外觀沒有什么好說的,雖然和普拉多有點像,但氣勢上絕對比普拉多更勝一籌。總體來說,雷克薩斯GX絕對是不折不扣的“壯漢”,因為像我這個身高的試駕編輯都有種“爬上爬下”的感覺,幸好GX的迎賓踏板高度設計得比較合適,要不然個頭稍微矮點的駕駛員想上車都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當然,內部細節(jié)上GX400還是秉承了雷克薩斯精致、細膩的特點,不管是漆面、內飾的用料、做工細節(jié),都相當講究。認為GX是普拉多的同學們,普拉多上會有17揚聲器的Mark Levinson音響么?肯定沒有,但GX400可是標準配置哦。
至于GX的空間,我還是想老生常談一下??傮w來說,內部相當寬裕,前排的頭、肩空間設計的很合理,視野非常寬闊。后排相當寬敞,用最舒適的坐姿乘坐,腿部距離前排座椅仍然有不小的余量。至于第三排座椅,平心而論并不適合成年人坐在里面,空間比較狹窄,短時間乘坐還可以,如果長時間乘坐絕對非常疲勞。但如果是孩童乘坐,還是綽綽有余的。
既然是壯漢,越野性能體驗當然是最重要的。相比于GX460來說,GX400除了動力略微減弱外,所有關于越野能力的電子系統(tǒng)或是配備可絕對沒有減少,畢竟偷工減料這類的事情在雷克薩斯這樣的品牌上是不可能發(fā)生的。
至于GX400搭載的4.0L V6頂置雙凸輪軸帶雙智能正時可變氣門控制系統(tǒng)發(fā)動機,能夠在5 600r/min時輸出202kW的最大功率,并在4 400r/min時產生381N·m的最大扭矩,而變速器也從6擋降至5擋。此外,它的電子動態(tài)懸架系統(tǒng)(KDSS)通過液壓系統(tǒng)實時調節(jié)前后平衡桿,以較長的懸架行程提供更強的通過性,并有效提升車輛顛簸或轉彎時的動態(tài)穩(wěn)定性。道路模式選擇系統(tǒng)(Multi-terrain Select),這其中包含了巖灘、丘陵、巖石和泥沙道路四種駕駛模式,通過電子輔助實現(xiàn)在這些路況下最大的安全性、舒適度和脫困能力。此外,GX400最新配備的自動爬坡控制系統(tǒng)(Crawl Control)通過自動控制發(fā)動機扭矩和制動系,使車輛行駛在極限越野路面上實現(xiàn)超低的平穩(wěn)車速,并可以通過撥扭實現(xiàn)五擋車速的選擇,這對于駕駛員來說無疑是非常便利的,只要細心地觀察車兩邊的路況,控制好方向盤,其他的事情交給車子自己去做即可。如果在較窄的越野路面上行駛,車四周的盲區(qū)是無法避免的麻煩,駕駛員經常下車觀察路況也是無奈之舉。針對這種情況,雷克薩斯汽車為GX400安裝了全方位多地形路況監(jiān)視器,它的優(yōu)勢在于為車前和兩邊的反光鏡下安裝了3個高清外置攝像頭,可以把車前和車側的影像清楚的投射在中控臺的顯示屏上。為了清楚車身在影像中的位置,系統(tǒng)還具有前輪方向指示功能,把車輪下一步將壓到路面哪個位置清晰的反饋給駕駛員,不僅方便,并且非常實用。
對于越野來說,駕駛經驗是必不可少的。但隨著汽車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似乎越野技巧越來越被淡化掉。比方說,一位擁有資深越野經驗的駕駛員駕駛著一輛什么輔助系統(tǒng)都沒有的越野車,不一定會比一位什么都不懂但駕駛著科技先進的越野車的人強,這就是后現(xiàn)代派的越野。恰巧,GX400就是這么一輛后現(xiàn)代派越野車,坐在上面駕駛員完全可以當一個旁觀者,將全部工作交由車輛來完成,所需要做的只有:控制好方向盤,簡單判斷下路面情況,選擇合適的行駛模式。
我們駕駛著GX400來到一個充滿巨石路面的采石場進行通過性的測試,作為一位《越玩越野》的試駕編輯來說,雖然開著像GX400可以完全大撒手,讓車輛自己完成,但我還是更相信自己的駕駛經驗,因此便和GX400的電子系統(tǒng)來了一場挑戰(zhàn)賽。第一回合由GX400電腦系統(tǒng)控制,自己前行,我負責掌握方向;第二回合油門、剎車、行駛的方向完全靠自己,并關掉防側滑功能。
這條巨石路僅有50m左右,但危險系數(shù)較高。攝影師磊哥給我掐表,第一回合開始我便打開自動爬坡控制系統(tǒng)(Crawl Control),由電腦自動控制。聽著發(fā)動機的聲音不停的在調整著輸出,ABS也在不停的工作,車身慢慢悠悠的前行,到達終點,時間3min42s。第二回合自己上手,沒有雷達幫助的我,只能靠自己的感覺選擇路線,左腳控制著剎車,右腳控制著油門,聽著一些異響,也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情況,一路比較坎坷的完成了比賽,不過時間僅為3min16s。當我以為完勝的時候,裁判員磊哥告訴我一個晴天霹靂般的消息,左前杠蹭傷了,應該是路中一塊過于凸起的石頭沒有躲開。雖然蹭傷比較輕微,但也算是我的失誤,看來有的時候經驗也需要配合著一些電腦的輔助才能讓“越野”更為完美,這點我不得不承認。
駕駛了幾天GX400后,它給我的感覺相比于GX460來說節(jié)省了不少燃油,而越野能力完全沒有下降。雖然拖著重達2 340kg的身軀,但有低速四驅的幫助下,扭矩的輸出已經足夠充足。當然,GX400在鋪裝路面上的加速能力也許會弱上一些,但有誰會去開著這么個龐然大物飆車呢?